首页 句子 年轻人不要读尼采(摘抄好句89句)

年轻人不要读尼采(摘抄好句89句)

年轻人不要读尼采

1、南都:您在尼采译文集总序里说,尼采属于青年,因为青年的特点,一是强健的生命,二是高贵的灵魂。您能否给当代的青年提几点关于人生的建议?

2、第尼采是最早起来揭示科学理性的局限性的人之他也是第一个明确地揭示人的心理中无意识领域并加以细致剖析的人。在这方面,在他之前尽管不乏先驱者,但都不及他论述得具体而透彻。遍及现代西方文化各领域的强大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如现代派文学艺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现象学运动,存在主义哲学,等等,尼采实为始作俑者。

3、哪一个心灵正常的人,不需要来自同类的爱和理解呢?然而,哪一个真正独立的思想家,不曾体会过孤独的滋味呢?

4、“现在再没有人爱我了,我如何还能爱这生命!”

5、还在学生时代,尼采在一家旧书店里偶然购得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欣喜若狂,一口气读完了。他觉得,叔本华就像是特地为他写了这部著作一样。

6、一周财经大事观察(第2018-39号):再次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的概率有多大?

7、记者:今天大众读者更关心大学精英教育,可能很少会想到“双轨制”,除了具体做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研究的学者,大家很少把目光放到职业学校上。您如何评价德国教育体制之下的“双轨制”呢?(年轻人不要读尼采)。

8、你认为人生要紧的事情有哪些,你又是如何对待的?不妨写在评论里,与大家交流?

9、一周财经大事观察(第2018-43号):习主席谈中国未来加大开放力度的核心领域

10、德国的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上午上学下午游戏。下午不上课,学生们自己玩。你们想一想,德国这个民族,小孩子只上半天学,但出了一百多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算上德裔在美国的有两百个之多,是所有民族里拿诺贝尔奖最多的。但他们好像很不用功,不用功到这个地步——只上半天学!

11、周国平:他认为当时已经出现这个苗头,那这样下去,德国教育就完蛋了。他当时是这样感受的。我们很难说尼采这个想法对不对,因为随着这种时代的发展,大学教育的普及越来越成为一个趋势。但尼采对当时大学教育的普及是反对的。他认为大学就应该培养精英;而其他的人才,可以在职业学校和高级职业学校里培养。而他所看到的情况,本来培养精英的学校,素质并不太好的学生都涌进来了,教师队伍也扩大了,而素质也降低了,教育本身并没做好准备。这就让整个教育的质量下降了,所以德国的文化精英人才,数量越来越少了。

12、在现实的王国里,虽然有时候是那样的美丽、迷人和惬意,但我们总是只活动在一种需要不断克服的沉重气氛之下,但在思想的王国里,我们却成了不具肉身的精灵,既没有了重负也没有了困苦。所以,一副精妙、丰富的思想头脑在某奇妙一刻在自身所寻觅到的幸福,就是这地球上任何幸福都无法比拟的。----《叔本华美学随笔》最经典的王小波15句经典名言假设我相信上帝,并且正在为善恶不分而烦恼,我会请求上帝让我聪明到足以明辨是非的程度,而绝不会请他让我愚蠢到让人家给我灌输善恶标准的程度。----《人为什么活着》我还知道很多悲惨的事在我看来,人生最大的悲哀,在于受愚弄。这些悲惨的故事还写得完吗?----《似水流年》

13、我记得法国2010年的哲学考试题目中如下三题:

14、凤凰文化:尼采的诗算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吗?通过尼采研究,您一举登上了80年代文化热的舞台中心。在那个时代,西学是一股潮流,尼采、萨特、弗洛伊德等人成为流行话题,许多学者也是通过译介某个人的东西而取得学术名望的。现在回过头来,您会怎么评价那场文化热?怎么评价当时的学术环境和机制?

15、我觉得理想的生活是做一份你喜爱的工作,工作本身给你快乐,你觉得在这份工作里,你的创造力、你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你的自我认同得到了满足。然后你拥有休闲的时间,那个休闲时间也可以安排得很充实,满足你各方面的爱好。

16、《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一部诗体著作,讲的是智者查拉图斯特拉在人世间传播智慧,启迪人心的故事(不是正统的哲学著作,是很典型的通过故事讲哲学),在这部书中,尼采提出了“超人”“永恒轮回”等他的重要哲学思想,是囊括尼采思想最全面的著作,也是他最著名的著作

17、正当十八世纪的伟人们都在弥留之时,毁灭也对那些刚刚跨进十九世纪门槛的诗人、精神斗士、解放心灵者举起了屠刀,从未有过如此不屈的鲜血浸渍神的圣坛。

18、第尼采也是现代西方哲学人学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明确主张,哲学以探求人生意义为鹄的。他对人性的看法,以人的超越性为基调,富有现代特点。在他之前,尽管有费尔巴哈首倡哲学人学,但费尔巴哈对人性的看法基本上落入传统范围,不足以代表现代的开端。

19、“向我传来的友好的声音如此之少。如今我孤单极了,不可思议地孤单……成年累月没有振奋人心的事,没有一丝人间气息,没有一丁点儿爱。”

20、莎乐美很可爱,你看她的照片,很漂亮的,很有灵气。尼采爱她的时候是35岁,莎乐美是17岁,比尼采小18岁。她父亲是白俄的一个将军,她的母亲是一个波兰人。17岁嘛,就是一个少女,就是个从俄罗斯到德国的“南漂”。莎乐美是很了不起的,少女时代是尼采的梦中情人,到她中年的时候,成了现代德国最伟大的诗人里尔克的情人,这就倒过来了,里尔克比她小十几岁。她成了里尔克诗歌上的老师,把里尔克原来写的诗批得一钱不值,带着他去旅行,评论他的诗,里尔克后来真的越写越好了。到她50多岁的时候,又成了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她也写了很多东西,写小说,光尼采的研究著作就写了两本。她是真懂尼采的。

21、周国平:我很无知,真的,我没有看过他们的书。

22、我今天建议你们读尼采,是怀着一个70岁的青年的心愿,希望你们不做20岁、30岁、40岁的老人。尼采是属于青年人的,我说的青年,不只是指年龄,更是指品格。青年的特点,一是强健的生命,二是高贵的灵魂,尼采是这样的人,我祝愿你们也成为这样的人。——周国平

23、周国平:我在文学上的训练要比哲学早得多,因为我想每一个孩子小时候肯定是从文学开始的,不会从哲学开始。我其实也是这样,一开始也是读了很多文学的书。我十七岁进北大以后,是哲学系的,但是我当时读的书大量是文学而不是哲学,也读一些哲学的。我的体会就是,文史哲不分家,文科无论哪一科,都应该跨界,都应该博览群书。但我不是有意训练,我不是说我要训练这个全面,就是喜欢。

24、好厚的脸皮vs一刀砍在了那个地方崩坏了刀口,敌人落荒而逃----《绿毛水怪》

25、哲学家的亲生母亲是谁?尼采没有说。我给他说出来,就是天地精神——那种永恒的东西应该是哲学家的母亲。一个哲学家你要知道,自己是被寄养在这个时代的。这就很清楚了——实际上你和这个时代是两码事。你要站在永恒的立场上,去观察这个时代,去批判这个时代,要克服这个时代在你身上造成的烙印。你要立足于永恒的精神价值去改变这个时代,给这个时代指出方向。我想我们每一个人你有精神高度的话,你都应该这样来看时代。不要随着时代的潮流走。对时代的潮流你要有一个审视的目光,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26、尼采并非一个生性孤僻的人,年复一年的孤独的漂流也并非一件浪漫的乐事。在难以忍受的孤寂中,尼采一次次发出绝望的悲叹:

27、周国平:是当时的青年和大学生。《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在当时的大学里面的确是很轰动,有一个香港的刊物评选改革开放以后对青年影响最大的书,就把这本书放在首位,我后来才知道的。我到大学去做讲座,反响很热烈。每次我到单位都会带回很多的读者的来信,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说太喜欢这样的尼采了。

28、一周财经大事观察(第2018-30号):此次国常会议旨在“救经济、防陷阱”

29、我爱你爱到不自私的地步。----《爱你就像爱生命》

30、可是,尼采现在又要否定叔本华和瓦格纳了。他的灵魂注定不得安宁,不断地摒弃曾经推崇的一切,打碎一切偶像,终于面对空无所有的沙漠。他把自己逼到了沙漠里。

31、对范冰冰的这个“处理结果”是有关部门深思熟虑的?

32、20世纪初,中国的文化名流中,梁启超、王国维、鲁迅、陈独秀等人都曾翻译推介尼采的著作。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d确定尼采为“反动哲学家”,研究和传播尼采成了禁区。

33、大概2012年,我在南开大学做了一个发言,讲“哲学到底有什么用?”我讲了哲学的三大用处:

34、人生的长链,不论是金铸的,还是铁打的,不论是荆棘编成的,还是花朵串起来的,都是自己在特别的某一天动手去制作了第一环,否则你也就根本不会过上这样的一生。----《远大前程》

35、江濡山:拭目以待——哈佛大学新校长的精彩表现!

36、我个人认为,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价值取向,二是在这些取向上取得的成就。很显然,第一个方面是根本。倘若取向都变了,成就也就说不上,而且还会适得其反。----《思维的乐趣》

37、周国平:首先说,德国的教育有极大的优点。其实从整个欧洲的范围来说,进行教育的改革,德国是领先的。

38、周国平:尼采提出哲学家应该在自己身上克服时代。我想,这一条对每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来说都是适用的。他所说的“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是什么意思呢?你真正是有一个精神高度的话,就要和时代拉开一个距离。

39、周国平:写作的人是需要有闲暇,要偷懒,要懒懒洋洋的,要无所事事。但前提是他的内心是活泼的。有些人懒洋洋的也写不出什么来。对于写作的人来说,闲暇是非常宝贵的。

40、要清楚人类社会纯粹就是充满侥幸和失误的游戏场,当不幸降临我们时,要坦然面对,善于遗忘,不要老是耿耿于怀,难于忘却。

41、尼采并非一个生性孤僻的人,年复一年的孤独的漂流也并非一件浪漫的乐事。在难以忍受的孤寂中,尼采一次次发出绝望的悲叹:“我期待一个人,我寻找一个人,我找到的始终是我自己,而我不再期待我自己了!”“现在再没有人爱我了,我如何还能爱这生命!”

42、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面,都是些肤浅的思想和渺小的念头;这些人目光狭窄,情操低下;他们的见解谬误百出,是非颠倒当我们了解到这些以后,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的评论淡然处之了。

43、尼采是有史以来被人们谈论最多的、也是最不被世人理解的哲学家之一。关于他的流言蜚语,涉及他的性生活、他的政治立场、他的精神是否正常。

44、机遇之神以无与伦比的技巧向我们表明,与它的恩惠和仁慈相比,任何才华能力都是罔效无用的

45、记者:可是,今天有这么多游戏娱乐和物质浪漫的东西,供年轻人躺在沙发上获得舒适,走在商场里获得满足,就我的判断来说,今天让大家翻开这些书,是真的变难了,也许翻开周国平都变得很难了。

46、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47、第二个问题也很有意思。去过法国你就知道,法国是很有艺术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了当代艺术。当代艺术颠覆了传统的艺术概念,认为传统艺术的定义是有问题的。它首先拆除了艺术品与现成品的区别。另外出现了一些新的艺术样式。今天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行为和观念也可以成为艺术了。我摆一个POSE都可能成为艺术。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艺术是不是可以没有规则?”年轻人需要了解当代艺术的变化和状况。

48、 ✔ 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49、第就是刚才讲的独立的、自由的思考,是彻底的、批判的思考。

50、大概现在只有一个国家是把哲学作为高考的一个科目,那就是法国。其实法国没有“高考”,而是叫中学“会考”。“会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参加一个考试,拿到毕业证书以后,你在任何年龄,哪怕你已经68岁了,都可以去大学注册上学。这是比较通行的做法。就是说公民只要有高中毕业证书,无论什么时候想申请上大学都是可以的。当然大学要不要你是另外一回事情。

51、周国平:可以这么说吗?学术明星?其实我觉得,人们对你的接受,其实分很多不同的情况,最后综合出一个结果。很多人其实就是误解,你主要的东西,他没有读过,更没有深入去思考;但是,可能你的片言只语,流传的一些语录打动了他,他需要这些心灵鸡汤,他觉得这喝起来很舒服,他就喜欢你了。但是,他真正对你理解了没有,这个很难说。会有一些人比较深刻地理解你,但是这个肯定是少数。所以我就说,一个学者成为一个学术明星,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一种善意的误解吧。

52、这是尼采的一家之言。尼采也是为了解决他自己一直在思考的人生意义问题,从古希腊去找榜样。哲学家们对古希腊的解释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认为古希腊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理想状态。

53、虽说前途令人担忧,但是凶吉未卜,所以还模模糊糊地怀着懵懂的希望----《双城记》

54、在给妹妹的信中,他情不自禁地谈道:“那种突然疯狂的时刻,寂寞的人想要拥抱随便哪个人”!

55、第三条,德国建立了研究型的大学,首先设立了博士学位,而且办了很多的学术杂志,所以就产生了一批文化精英。你看德国其实教育是很有成效,给培养精英提供土壤,所以涌现了许多文化的伟大人物,从19世纪到20世纪,200年里面,诞生的天才最多。哲学不用说了,从康德、黑格尔、费希特、尼采、马克思,到现在的海德格尔;音乐就更不用说了,贝多芬啊,莫札特、巴赫这一批人都是世界之最。数学高斯,物理学爱因斯坦……实际上到20世纪初期的时候,这个势头一直是这样的。在纳粹上台之前,德国人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世界之最,超过了美国和英国的总数,在纳粹上台以后,德国的精英人才纷纷逃到了美国,也就把文化中心带到了美国,美国才成了中心。

56、两年后,瓦格纳的最后一部歌剧《帕西法尔》的剧本寄到尼采手中,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寄到瓦格纳手中,两人从此决裂。

57、周国平:这里面《悲剧的诞生》可能翻译得更早一些,收在1986年出版的《尼采美学文选》里面。当时我的想法是因为尼采大部分作品没有中译本,大家都读不到,太可惜了。我原来计划的是一个人把尼采生前发表的著作都翻译出来,就从没有中译本的开始。但是后来我放弃了这个计划,因为我不想光做尼采的粉丝,我还要做周国平。当时翻译这些东西,我倒并不是说它们对中国有多大的用处,要帮助中国解决什么问题。我没有这样非常宏大的想法。一开始就是自己喜欢,我就自己喜欢,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就去做。

58、周国平:上世纪80年代,我硕士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我上研究生的时候就在看他的书,当时的中译本数量是很少的,就民国时期有四本。后来这些译本没有再版过,也没有新的译著,人们是看不到他的书的。我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我们图书馆的藏书很丰富,这些书都有。

59、年轻人很狂妄是因为他们都和自己的同类人打交道,这些人往往什么都不是,却喜欢显得重要。----《人性,太人性的》

60、专访江濡山:不少旅游专家竟把政府和投资人忽悠到沟里去了

61、患难之交真的那么稀有吗?恰恰相反,我们一旦和某人交上了朋友,他就开始患难了,就向我们借钱了。----《叔本华人生哲学》

62、我记得法国2010年的哲学考试题目中如下三题:

63、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64、南都:《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的查拉图斯特拉是不是一个完美的哲学家的典型?

65、如果说,孔孟程朱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些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多年,实在太过分。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沉默的大多数》

66、不能忘记当年19岁的我捧读《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心中经历的波澜。今天我才知道,周国平是在6平方米地下室里完成这部杰作的,想以感恩之心对他说:当年您在那样一个角落里的那一声呐喊,唤醒了一位青年的灵魂,后来这位青年的写作是对这一声呐喊的回应。愿中国的年轻人在19岁的时候都能读到这本书。

67、南都:您从什么时候起接触到并开始研究尼采哲学?

68、尼采说,“人们既不相信我的话,也不了解我,这是一个事实,这个事业将我事业的伟大性和我同时代的渺小性之间的悬殊,明白地表现出来了。”于是他便允诺去完成最后一件事——“改良”人类。正如他所说的“我没有建立新的偶像,我只希望旧的偶像们了解所谓赋有人类双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尼采一生崇尚的是古希腊精神,对基督教精神则嗤之以鼻)。打倒偶像非常接近我的工作,打倒偶像然后对一切价值体系重新评估。”

69、第一个题目叫做“追求真理是不是可能没有利害关系?”

70、大概2012年,我在南开大学做了一个发言,讲“哲学到底有什么用?”我讲了哲学的三大用处:

71、其实也没什么可放弃的,除了无边的苦难和废墟外----《双城记》

72、我把我整个的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我会爱,入迷,微笑,陶醉。你一来,我就决心正经地、不是马虎地生活下去.我一正经起来,就觉得自己不坏,生活也真不坏。我对好多人怀有最深的感情,尤其是对你我也坏得很,我总用最刻薄的眼光看人。你爱我吗?你要教我好,教我去爱大家。习惯多么可怕,就像人习惯空气,鱼习惯水,而我习惯爱你。----《爱你就像爱生命》

73、我和陈清扬在蓝黏土上,闭上眼睛,好像两只海豚在海里游动。天黑下来,阳光逐渐红下去。天边起了一片云,惨白惨白,翻着无数死鱼肚皮,瞪起无数死鱼眼睛。山上有一股风,无声无息地吹下去。天地间充满了悲惨的气氛。陈清扬流了很多眼泪。她说是触景生情。----《黄金时代》

74、到我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的时候,学术界开始有两三篇的文章,在讨论尼采了。其中有一篇是我的博士生导师汝信写的,但这篇文章讨论尼采的思想起源,比较学术。那个时候还没有一篇非常明确肯定尼采的文章。那么我的这本书,首先有一定分量,它是一本书,不是一篇文章,然后这本书的立场就是满怀热情地肯定尼采。所以就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我想这就会让大家重新发现,尼采是这样的啊。

75、这位前程无量的青年学者要安心治他的学问了?

76、在这里,我与90后的年轻人分享十句尼采的著名言论:

77、有时候想不明白:活着的人与死去的猪哪个更有价值

78、在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尼采说,“通向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合群时期”,崇敬、顺从、仿效随便哪个比自己强的人。第二阶段是“沙漠时期”,束缚最牢固的时候,崇敬之心破碎了,自由的精神茁壮生长,一无牵挂,重估一切价值。第三阶段是“创造时期”,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肯定,然而这肯定不是出于我之上的某个权威,而仅仅是出于我自己,我就是命运,我手中抓着人类的阄。

79、然而,在布雷尔千方百计想要“控制”尼采的过程中,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布雷尔发现自己的生活状态糟糕至极:职业倦怠,婚姻失血,爱欲受阻,痛苦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地撞击着他的心灵。每天,尤其是晚上,仿佛要把他整个地吞噬掉。同时,他发现,他被他的这个“任何一个问题抛给他,即使是里面最微小的种子,都会在思想上快速成长为青葱的树木”的天才病人吸引。他隐隐感到这个人可以帮他解惑,他不想尼采离开,提出了“请帮助我”的请求。起初,他主要是想以此为诱饵,研究并治疗尼采的偏头痛。然而之后一度,完全变成了尼采作为心理医生医治他的心理疾病。尼采信以为真,留了下来。

80、正是在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影响下,尼采写出了那本得罪德国正统语言学界、断送自己学术前程的著作。可是,尼采现在又要否定叔本华和瓦格纳了。

81、周国平:作为个人选择,有一些人愿意长时间工作,我们当然不能反对。但如果很多人都愿意这样,我觉得这可能说明人们对于什么是幸福,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还缺乏认识。假设我是个艺术家,我可能会废寝忘食地做作品,时间上很难控制,我也不想控制。这是很自然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薪金来付出这么多的时间,我认为就是一个生活观念的问题了。

82、他想等他活出一个全新的自己,就会找到一条回到孩子们身边的路。到时候,如果有人阻挡了他前往孩子们身边的路,他“将成为一把战斧。将披荆斩棘,砍出一条通往他们的路”!他也看到,在内心深处,他知道“再也找不到一个像玛蒂尔德的女人”,他爱她!醒来后,他的目光不肯须臾离开他的妻子,在厨房里,在结婚十四以后,他说:今天,我决定娶你!这一次,是他自己的决定,同样的婚姻,同样的生活,因为是自己的选择,所以开启了全新的繁盛。

83、周国平与尼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6年出版的《尼采:在实际的转折点上》使得周国平作为尼采学者享誉学界,甚至普通百姓也知道周国平是著名的尼采学者,可以说,尼采和周国平在中国是密不可分的。除了研究尼采的哲学之外,对于鲜为人知的尼采的诗歌以及美学作品,他也有丰富的研究。

84、一周财经大事观察(第2018-35号):2019可能爆发更猛烈的全球金融危机

85、周国平:我想理想主义永远不会死,人的灵魂不会死,总会有一些人还存在着,指引它、鼓励它,这是肯定的,但是是处在少数或者潜在的状态。

86、一个愉快的人总有他高兴愉快的原因,原因就是: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谁经常笑,谁就是幸福的;谁经常哭,谁就是痛苦不幸的。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我们的愉快情绪,而愉快情绪又取决于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人生的智慧》

87、在一个隐居者的著作中,人们总是可以听到某种旷野的回声,某种孤独的窃窃私语和怯生生的警觉;在他最激烈的言辞中,甚至在他的哭泣中,发出的是一种新的、较为危险的沉默之声,隐藏之声。他孤独地日日夜夜、年复一年地坐在那里,灵魂陷入常见的冲突和对话之中。----《天才的激情与感悟》最经典的狄更斯15句经典名言内心的情绪总是要透过人体的外表流露出来的----《双城记》闪打雷劈不用很长时间,你可知道,积聚成雷电要多长时间地震吞下一座城市不要多长时间把,告诉我,准备一场地震要多长时间。可是一切准备停当,它就会发作,把面前的一切碾个粉碎。而平常,它一直准备着,虽然看不见,也听不见。----《双城记》亲密无间的爱,也像疏远的隔阂一样,会让人猜不透,而且前者更是神秘莫测,难以捉摸----《双城记》

88、你们所谓的权力、金钱、权威的快乐只不过是一种偏头痛而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