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
1、老虎,你上当了,狡猾的狐狸是借着你的威风吓跑了百兽的。(狐假虎威)。
2、 狐狸口气很大,用“老天爷”来威吓老虎。“派”说明它和老天爷之间的关系很近,“管”说明它权力很大。“你们百兽”,说明狐狸不在百兽之中,并且要比百兽高级,暗示它要比老虎还要强大。如果老虎吃了它,就等于和老天爷作对。如果说之前狐狸的反问有试探的意思,这次“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是对老虎非常强硬的威吓了。
3、但是,狡诈的手法决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chuō)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狐假虎威)。
4、传说森林中有一只凶猛的老虎,每天都在森林中捕捉各种小动物吃,森林里的动物们都很怕它,听见老虎的声音就都躲得远远的。
5、“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6、玉皇大帝一看,猫果真在睡觉!他勃然大怒,一气之下,他决定永远不允许猫再上天。同时,他让老鼠顶替猫的位置。老鼠又说话了:“我一定要排在第一位!”“为什么?难道你的贡献比牛还大吗!”“人们都认为我比牛大多了。”玉皇大帝没有办法,只好让人们来评判。人间到云端的人都说:“呵!好大的牛啊!”接着,他们看到了站在牛头上的老鼠,都说:“好大的老鼠!竟然比牛还大!”玉皇大帝只好让老鼠排在第一位。
7、 森林里的野兔啦,小鹿啦,黑熊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走过来。再往后一看,呀,还有只大老虎!动物们吓得撒腿就跑。老虎想:“动物们一看到狐狸就跑得无影无踪,看来它们真的很怕狐狸!”这下,老虎彻底相信了狐狸的话。
8、老虎高兴极了,立刻扑了上去,把狐狸捉住了。
9、鼠,十二生肖之一。鼠的第一个象征意义是灵性,又包括它的机灵和性能通灵两个方面;鼠的第二个象征意义是生命力强。
10、走着走着,老虎也觉得有点害怕起来了,老虎不知道,野兽们惧怕的是自己,他还真的以为动物们害怕狐狸,于是,老虎也匆忙的逃走了。
11、老虎心想:反正狐狸也跑不出我的手心,跟他在森林里走一趟再吃也不迟!于是,老虎就跟着狐狸向森林深处走去。
12、《狐假虎威》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
13、 第二部分(第二至六自然段)讲狐狸蒙骗老虎的过程。“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表明狐狸的狡猾,一下子就想出了主意。“扯着嗓子”说明狐狸内心很恐慌,却还要装着很神气的样子。“你敢吃我?”狐狸用反问的语气,除了装神气,实际上还是一种试探。
14、本课是一则成语故事,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战国策》。,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绝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
15、(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6、我们村里有个恶棍,常常仗着主人的威势,狐假虎威,鱼肉百姓!
17、 例如,抽同学读完第一段,我问:“谁从哪些词或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吗?”小武同学说道:“从句子 在茂密的森林里,我知道了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小媛同学说道:“窜过 这个词语,能够反映出狐狸看到老虎之后想迅速逃跑。”小苑同学说:“从 扑过来 这个词语,我能感受到老虎动作非常快。”我很高兴,孩子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能通过表面的文字发现更多文字背后的信息。
18、“哟呵,你大王呀,是真的么?”老虎疑惑不信。这一下,问题来了,想不到机警的狐狸又发话了:“不信?我让你瞧瞧。我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看一看哪个兽兽见到我有不害怕的?”
19、 读完第二段,有同学主动交流:“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说明狡猾的狐狸在想主意呢。”“扯着嗓子,是因为狐狸内心其实很慌,但是表面上还要装作很神气威武的样子,所以他才会 扯着嗓子 问老虎。”“你敢吃我? 这是反问句,要读出狐狸自以为是的语气来。”那么,孩子们就知道“我”字要重读拖音。
20、释义: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含贬义。
21、正在这时,树上的一只猴子,从睡梦中惊醒了。它发现树下站着一只狐狸和一头老虎。它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看到过老虎,吓得魂飞魄散。它大叫一声:“老虎来啦!”然后,逃之夭夭。
22、狐假虎威的领导看到我没事做的样子真是浑身难受啊。
23、这些恶人尽在老百姓面前狐假虎威,一碰到大官无不哈腰鞠躬。
24、老虎愣住了,说:“你?狐狸是‘森林之王‘,我怎么没听说呢?”看见老虎不太相信的样子,狐狸摇了摇尾巴说:“你跟着我在森林里走一圈,就知道我的厉害了。”
25、狐狸说:“错!我可不是一只普通的狐狸,我是天帝任命来管理所有野兽的”。老虎听了哈哈大笑,狐狸又说:“你要是不信,那就跟在我后面走一趟,你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野兽见了我就会逃命”。
26、 狐狸的谎言奏效了,老虎松开了爪子,放弃了已经到手的美餐。这时候狐狸还不能逃跑,因为它一跑,老虎就会立刻识破它的骗局,最终又入虎口。它能做的,是乘势而上,借老虎的威风吓跑野兽,以假象彻底打消老虎的疑虑。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狐狸必须让老虎亲眼见识一下它的威风,才能让老虎完全折服于它。“我带你……”“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明狐狸假装做出一副管理百兽的架势,向老虎炫耀它的权势,说话的语气应该是很傲慢的。
27、谓己功名,难居物下;曾不知狐假虎威,地凭雾积。——北齐·魏收《为后魏孝静帝伐元神和等诏》
28、森林里的动物们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身后还跟着一只大老虎,全都吓得四处逃窜,躲了起来。
29、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30、 “老虎一愣”,说明老虎本以为吃狐狸是理所当然的,被狐狸的反问吓住了,觉得很奇怪,不敢立刻把狐狸吃掉。
31、 总体来说,本文的阅读指导比较到位,用的时间虽然也多了一些,但是孩子们对本文句子,以及背后蕴含的意思,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32、 第六段中“狐狸摇了摇尾巴”,孩子们能够体会到狐狸很得意,想着自己都要把老虎给吓唬住了。它在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时要把他那种傲慢、不可一世的语气读出来。
33、 我又深一层讲了讲这个成语的比喻义,我说:“狐假虎威不光用在动物方面,也还比喻人,比喻借别人的威风来欺压人。”在这里,怕孩子们不理解,我又拿他们最近读过的《水浒传》青少年版里边的高俅的儿子借助高俅的势力来欺压别人这个例子,讲了讲这就叫“狐假虎威”。相信孩子们对“狐假虎威”这个成语认识更加深入。。
34、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扩展资料反义词:独擅胜场
35、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36、你这只()狐狸,连( )都敢欺骗,我看你是活得( )了。老虎生气极了。它冲了过去,把狐狸( )。
37、想到这里,老虎对狐狸说:“你先()走,我待会( )。为了弥补刚才的( ),我现在去抓一只( )送给你。”狐狸一听,兴奋得( ):这下,我终于可以( )啦!狐狸( )跑向森林深处,老虎( )跟在后面。( ),大大小小的野兽,没有一只( )的。
38、他那种狐假虎威的人在我面前竟敢如此趾高气扬,真是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