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的诗句和名言警句
1、如果不同意作者观点,即从作者话中的对立面进行立论——“人生无所畏,要勇往直前”、“一个人要无所畏(怕),才能成功”,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阐述:(1)人生无所畏,要充满自信,敢于尝试,勇于创新;(2)人生无所畏,才能无所顾忌地冲破教条,敢于挑战权威,大胆探索;(3)人生无所畏,要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梦想;(4)人生要无所畏惧(如艰险、困难、挑战…),才会获得成功(5)因无知而无畏,常常酿成大祸,损人害己(反面);(6)人生无畏,更能成就功业;(7)人生无所畏,社会才能得以向前发展。
2、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吸收某一领域的全部信息,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学习的机会,花时间去充电,才能放电。
3、这首诗表达了对避祸出亡的变法领袖的褒扬祝福,对阻挠变法的顽固势力的憎恶蔑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愿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
4、 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葬在了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上。
5、谭嗣同《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6、(青过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8、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9、陶渊明与屈原、陆游,同样置身小人当道的官场,且都无力改变现实,前者选择主动退避,后者尽管被贬谪但仍选择逆行担当,不忘家国,其境界孰低孰高,我们自能衡量。
10、亨利·福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停止学习的人,都已经进入老年,无论其是20岁还是80岁,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葆青春。
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2、考生可以从“和谐”的角度谈人与动物的关系,进一步把主题深化为保护动物、保护自然;
13、坚持信念,直至最后一刻绽放理想之花。我们坚持了十几年的信念,在高考中成功取得优异成绩,摆脱自己的宿命,在蓝天中翱翔。如今,到了最后的关头,难道我们能放弃自己的信念吗?再多的日子也熬过来了,再多的苦也收过来了,难道还惧怕几十天的痛苦吗?我们不敢信自己的命运,因此奋斗,拼搏。坚定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吧,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受他人的摆布,相信自己,绽放理想之花。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能雪冤忠死亦甘。
15、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革新,与时俱进
16、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17、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18、当今各行各业想要成功的人士或已经成功的人士,他们总是不停地学习,获取新知识,了解新资讯,把握新趋势,放长眼光,因此他们成功的机会才会比一般人多了许多。
19、(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对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2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1、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本题所给的两则材料意思相反,考生审题时就要找出两则材料的不同之处,选择其中一条立意成文。
22、上述三位长辈关于“ 共同记忆”意义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共同记忆”的意义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从子女、学生、市民三种角色中任选其写一篇文章。
23、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杜甫《野老》
24、•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
25、当年的黑发,如今白几多,走过很多季节,不凋的是爱心的奉献。
26、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2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28、老师是大树,为世界带来一片春色。老师播撒希望的种子,把我们培育成一片树林。
29、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30、例如:《留给明天》留什么给明天?这里的“什么”才是
31、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32、在网络媒体上,为什么“痛感新闻”给人扑面而来,甚至是铺天盖地之感?
33、(1)话题多。这一作文题是话题作文,只不过话题比以往多。此次有五个话题。此次作文要求“以上面这个寓言或其中某个人的话作为话题”。寓言有一个总的寓意,再加上四个人的话,这样就共有五个话题。这样,从写作的内容讲,范围更宽,学生选择自由度更大。
3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全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35、D.谭嗣同,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3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D)
37、接着再进一步指出完全“红”和完全“黑”的人是不存在的,多数是“红”“黑”兼有,因此一定要一分为辩证全面地分析问题。
3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9、除此之外,对于人才还应给予足够的宽容,要鼓励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营造鼓励创新、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杨振宁曾经这样评价“氢弹之父”泰勒:“泰勒几乎每天都有十个新想法,其中有九个半是错误的,但他并不在乎,而是以非凡的勇气对那半个正确的想法进行大胆的创新。正是凭着每天半个正确想法的创新积累,泰勒博士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无疑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40、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4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42、教师的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43、 母语面前正竖立起了一道道国人筑起的墙?
44、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45、①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提升思想的境界。到过
46、(严师畏友)严:严格。要求严格的老师和伴侣。
47、倾倒“垃圾”的人,在中国简称为“垃圾人”。面对“垃圾人”,你该如何选择?
48、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49、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50、作文“提示语”分析。明确写作任务,是“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写作的首要任务。要想明确写作任务,就要善于抓住“提示语”进行分析。本材料作文中的“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就是“提示语”,这个“提示语”启示我们:
51、愚蠢的教师只会传授真理,聪明的教师应教孩子发现真理。
5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5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4、材料:小兰和妈妈都喜欢看小鸟飞翔,听小鸟唱歌,他们第一次养鸟,妈妈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俩要好好的养小鸟,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的自由唱歌、自由飞翔的权力,母女很不舍得将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既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活动的有好几百人,一鸣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母女下山后听到花鸟市场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小鸟的需求量大增,每天都要起早贪黑捉小鸟。”
55、(审题提示)评价过程中要紧抓任务指令:“以两、三句为基础”,多或少都要降类。“合理引用”,不引用者降类,引用生硬者酌情扣分。
56、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57、然而,懂得了“厚德”与“知行合一”还不够,还需辅以坚定的志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忍。大雪封山,而宋濂仍然“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只为求得老师的指点。看到老师不高兴,他就站在一旁,耐心等待。等到老师脸色好些,便屈身恭敬讨教,终于登堂入室,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受到万人敬仰。纵观历史,有多少人像宋濂那样,不慕锦衣华服,一心向学,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名就功成。
58、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蒙田
5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60、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61、哲学家没说话,沉思后在纸上画了个“?”和“!”。
62、2018年高考议论文分类素材大全11-15,满分作文必备!
63、孟子认为应该如何培养“浩然之气”?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64、①正反对比:可以是正反观点的对比,也可以是正反例证的对比。
65、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教师是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
66、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67、潼关:在今陕西,关城地势险峻,自古即为要塞。
68、(说明:进一步议论,指出陆游精神与屈原精神的承继关系,也是题目“名句化育后世”的体现,照应第七个名句。)
69、学习孟子严密而生动的说理和气势恢宏的语言风格。
7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71、除了上述采用组合方式立意外,也可以抓住要求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这句话作为立意点,谈名句化育世人的功能,比如写自己在某些名句的影响激励下升华品质德行的事迹。或者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阐发自己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理解,这个对文化素养积累少的同学来说是很难下手的。
72、弄清词语之间的关系(并列、条件、因果、修饰等),确定其关键词语及含义,然后立意。例如:以“我的梦想”为题作文。
73、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寄托自己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7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75、译文:即使屠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都是像昆仑山一样的英雄好汉
76、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77、腐儒碌碌叹无奇 宋·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78、也可以从“鸟”的角度去谈,尊重自然,尊重生命;
79、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