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菊花高洁品质的诗句
1、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 出了它空管挺直、不牵扯攀附的高尚 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凛然不可侵犯。(赞美菊花高洁品质的诗句)。
2、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黄菊湾》作者:顾况
3、风雨过中秋,愁对画帘银烛。那更气迟节晚,负重阳金菊。——《好事近》作者:晁补之
4、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像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赞美菊花高洁品质的诗句)。
5、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6、由题目可知两首诗都是咏物诗,可以查《咏物选集》;
7、但在百花之中,我最喜欢菊花了。它虽然没有花中公主--牡丹那高贵大方,也没有花中仙子--水仙那样淡雅芳香,但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美。
8、这两首诗均创作于作者致仕家居石湖时,请分别从表达方式、语言风格、思想感情三方面赏析两首诗的不同之处。(6分)
9、轻风吹来,一阵清香扑鼻,随着淡淡的清香味,我远远地望去,啊!那是一片花的海洋。今天,妈妈带我去公园赏菊,一到门口,就闻到了淡淡的花香,来赏花的人,人山人海,估计都是被这花香吸引来的。
10、李诗借陶令篱边色写菊花的品格高洁,但是并未借此表达隐逸之情,借花自况,表达不畏倾轧打击而担忧赋闲迟暮的忧虑,希望得到援引赏识。杨诗突出野菊默默无闻,不被关注钟爱,但是,不改其清幽本色,以折枝欣赏表达对其的赞美。同时,把野菊与希求陶渊明赏识的庭菊比较,进一步凸显其特立独行,高洁脱俗的品质。
11、(2)试题分析:考查多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诗中的菊花虽然开放在重阳节之后,但依然光彩照人,然而那些没有情趣的世俗之人就不再前来欣赏了。作者借赏菊之事讽刺了世人的趋炎附势、浅薄庸俗之态。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虽遭冷落依然灿烂的高洁脱俗品行的赞美之情
12、D.“报与桃花一处开”是作者想像有朝一日自己做了“青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
13、历史悠长:菊花在我国有很长栽培历史,至今已有3000多年。
14、(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5、秋天来了,菊花开了,有的白似雪,有的绿似玉,有的红似火,还有的黄似金,真是五颜六色!
16、(2)世情儿女只看重阳一日花,实为求福求寿,不为赏花。作者借此讽刺世人庸俗和功利。然而重阳后的菊花虽无人观赏,却依旧灿烂美丽,由此表达了作者对虽遭冷落依然灿烂的高洁脱俗品行的赞美。
17、就在这个悲凉的季节,菊花却在秋风中,怒放。原来我们的小区里树木不少,可惜深秋到了,都凋零了。
18、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叹庭前甘菊花》作者:杜甫
19、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0、甲诗偏于理性,前两句从“①”入手,用其它花来衬托菊花;乙诗精于描绘,“②”一词写出了菊花的灿烂美丽。2分
21、 菊花是我最喜爱的花,我爱它独特的品格。在百花凋谢时,是它来给秋天增添色彩。它不像牡丹那样高傲华贵,也不像荷花在百花盛开的季节开放,而它在百花凋零时却孤独地绽放着。
22、 那废旧毛线编织的护腿, 体现了你的勤劳灵巧, 也展现了你的简朴。
23、而黄巢的《题菊花》,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诗中写菊花迎霜开放的劲节;写自己有朝一日实现宏伟抱负,让菊花、桃花共享春天的温暖,使劳动人民做命运的主人的美好前景,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作者尊敬菊花,赞赏菊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开放在春天,共享春天的和煦阳光,充分表现了黄巢的空阔胸襟和远大抱负。这首诗表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值得仔细鉴赏、品味。
24、(注)①垂车:又称悬车,指悬挂车子,不再当官上朝。
25、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是什么意思?
26、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27、高洁品格的象征——菊花有代表高洁品格的象征意义.例如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28、正像朱自清所说的那样:我爱热闹,也爱清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就像今天初冬的夜晚这样,我的遐想便展开翅膀飞翔了。
29、菊花茎的颜色要比叶子深的多,茎上有很多皱纹,碧绿的叶子像玉石雕的一般,不规则地长在茎的两侧。雨后的清晨,叶子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呀闪的,露珠从叶子上滑落下来,好像调皮的娃娃在滑滑梯上玩耍呢!菊花的根牢牢地扎在盆里,再大的风也刮不倒。菊花的花瓣是一条条的,中间的花瓣向里卷着,就像鹰爪一样,有些菊花,花瓣向外舒展,好像天女散花一样美丽!每朵菊花绽开了张张笑脸,送来了阵阵浓郁的清香。
30、(答案)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结合前四句逐句进行理解分析。首联“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写出了其颜色。颔联使用了陶渊明和罗含的典故,结合注释进行理解用典之意,并且抓住“色”“香”体会菊花的特点。
31、(2)请从修辞角度鉴赏元稹《菊花》的四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
32、夏姐姐悄悄地离开了,秋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菊花也开了。
33、(2)全诗借花讽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34、一天,妈妈带我去公园赏花,走到花坛外,一簇簇菊花挺立在坛中。有的花开得大朵大朵的,有的开得小巧玲珑,有的是含苞欲放的花蕾……远远望去,好像一个个半圆形的粉红色毛线球,又似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坐在花坛上听风爷爷讲故事呢!从近处看,菊花的茎上有许多细细的绒毛,叶子是锯齿形的,摸上去有些粗糙。花有的是向上开的,斜着开的,直着开的,千姿百态,真惹人喜爱。有时候还招引小蜜蜂采蜜呢!
35、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恰好相反。其中心句为:“莲,花之君子者也。”
36、说到菊花,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陶渊明。陶公在家中或耕田种地,或植菊养花,在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中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咏菊名句,把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水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菊花的傲然刚强与陶渊明的笑傲权贵、淡泊名利可谓性情相近,品质相通。
37、甲诗直抒胸臆,赞美了菊花 ③;乙诗借花抒感,表达了作者④。2分
38、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天底下爱菊之人千千万,我只是其中一个。我更爱菊花的品质,菊花之品质也同样打动了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志高行洁,常以芳草自喻,他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用菊花的高尚品德比喻自己洁身自好,也表达了他对理想执著追求的崇高精神。
39、菊花虽然错过了美好的春天。但它却在百花凋零的秋天欣然绽放。我看着菊花,心中产生一种很想观察它的感觉。于是,我跪了下来,仔细观察了起来。我发现它很像一艘艘小船,正在航行。再凑近一点儿看,那些花瓣仿佛一个个小姑娘正在鞠躬。我往远一点站,坛中的菊花变小了,这使我想起了我奶奶织毛衣时用的毛线球。我和爸爸妈妈准备离开这里,一起去看不同品种的菊花。
4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南宋杨万里的《小池》
41、走进公园,一眼望去全是菊花,我问妈妈:“为什么这里只有菊花呢?”妈妈笑嘻嘻地回答:“因为我们是来赏菊的呀!秋天,当百花凋零,万叶枯黄时,菊花却傲然挺立,像松柏那样经风霜耐严寒。”沿着公园的小路,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菊花,它们五彩缤纷,白的似雪,粉的似霞,黄的赛金,红的似火。
42、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43、A.“西风”点明时节,逗起下句“满院”,说明菊花极多,但在“飒飒”秋风中菊花虽多,仍显得孤寂,给人以“孤孑无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