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孔子的名言警句大全(摘抄好句55句)

孔子的名言警句大全(摘抄好句55句)

孔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1、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3、(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有几句正确言论就推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言论。”

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宪问》(孔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5、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7、孔子说:立志于道,根据于德,归依于仁,而游娱于六艺。

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9、(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孔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10、  10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1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出处:论语

1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4、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5、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6、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7、⊙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19、答: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20、孔子名言"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2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2、发财和升官,这是人们所盼望的,若不是用正当方法得到的,君子不会接受。

2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24、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25、孔子会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天发誓说:如果我有不对的行为,请天厌弃我!请天厌弃我!

2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7、  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28、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9、解释: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30、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31、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32、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3、  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34、(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35、(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3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见《论语述而》)。

37、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9、  1)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0、(《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41、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2、:“坚持正道原则,即使对国君有所冒犯,也不能放弃正道原则;臣子事君,其实不是为了给君做事,而只是在国君之下做事,是为国为民做事,归根结底则是为了行仁义,辅助国君推行仁政;对待任何人都不要有厌倦之心,一律以真诚相待,自己言行首先要遵守并坚持道义;发现君子就加以举荐,发现小人就使他远离国君;去掉你的邪恶之心,而真诚的依据礼义与国君相处。做事需要机敏,谨言慎行,按照礼义修养自己,并且使天下趋于礼义。这样,即使在千里之外,也会象兄弟一样。如果只说不做,或者行为不机敏,又不依据礼义待人,即使是住在对门恐怕也行不通。”

4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4、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45、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6、  15)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7、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8、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49、⊙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51、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52、  13)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3、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54、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