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林夕写过的歌曲大全30句集锦

林夕写过的歌曲大全30句集锦

林夕写过的歌曲大全

1、怎么说呢,因为他俩写的歌实在太多太多,可以说覆盖整个娱乐圈,首首都经典。问题是想要粤语歌,那就都安利10首他俩写的粤语歌。林夕作词杨千嬅《处处吻》

2、谁来斗胆讲仙丹会断肠,谁有胆去相信过激立场,人人一把口一百种真相,谁说得漂亮——《六月飞霜》

3、平日我喜欢淋雨,人在花洒下,一条条水围成一个圈,罩在身上,撞向我,但绝不拖沓。肥皂沫刚才还在臂上,双手只移动一下,便又消失了。——《曾经》

4、而传闻林夕能够边打麻将边作词,林夕在节目中否认,指那次只是利用电话交谈并修改部分歌词,此歌的监制为伍乐城。他与黄伟文合称香港词坛的“两个伟文”。林夕是其笔名,关于来历,坊间有很多说法,其中“由简体梦拆分而得”流传最广,但其实这只是以讹传讹的说法。

5、爱是一段一段一丝一丝的是非,叫有情人不能够说再会。

6、《我》、《少女的祈祷》、《北京欢迎你》等。

7、2006年1月1日,该曲获得2005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叱吒乐坛十大歌曲奖,叱咤乐坛我最喜爱的歌曲大奖。同年1月23日,该曲获得第28届香港 十大中文金曲。

8、但我拖著躯壳发现沿途寻找的快乐,仍系于你肩膊或是其实在等我舍割,然后断线风筝会直飞天国。——《一丝不挂》

9、青春彷佛因我爱你开始,但却令我看破爱这个字

10、由林夕作词周杰伦作曲的《算命》,是两个人第一次合作,不过即便再加上张学友的演唱也没有让这首歌火起来,可能当时的乐坛还不太能接受这种曲风,这首歌带有典型的周杰伦风格。

11、即使一生多出一根刺没有刺痛别要知,就当共你有剧情没有故事。。。——《不来也不去》

12、《玻璃之情》是香港著名演员、歌手和音乐人张国荣的歌曲,收录于2003年7月8日发行的音乐专辑《一切随风》中。这首歌由林夕作词、张国荣作曲。

13、《流年》是一首由陈晓娟谱曲,林夕填词,王菲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王菲》中,由KC DIGITAL LIMITED公司发行于2001-10-

14、《人间》是一首由中岛美雪谱曲,林夕填词,王菲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王菲》中,由KC DIGITAL LIMITED公司发行于1997-09-

15、其实是开始打算填词的时候,很喜欢林振强,觉得林字很美,所以选择姓林,而后来的确是看了简体版的《红楼梦》,见到林下面有个夕阳很漂亮,于是觉得不如就叫林夕。最初,只是用这个笔名写稿,到后来正式写词,就顺便也用了这个名字。至于自己的真实姓名,不是不愿意提起,只是既然用笔名,就是想隐姓埋名。

16、从来未爱你绵绵,可惜我爱怀念尤其是代我伤心的唱片。从来未爱你但永远为任何人奉献,从没细心数清楚一个夏雨天,一次愉快的睡眠,断多少发线。——《绵绵》

17、单无助,连一个人看出戏都即时想起孤身只影,而无法从孤单寂寞中发掘出孤独的好处,包括自由,自在,难得一个人可以独自思考,无须任何人交待情绪的享受,就是没有破除世俗觉得一个人在餐馆吃饭很尴尬的魔障。——《原来你非不快乐》

18、原来过得很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裳薄。

19、爱一个人总是从不知不觉开始,风平浪静甜甜蜜蜜,难以抽空学习研读“幸福”这两个字。到大势渐去,力挽狂澜时才知道当时不只是寻常。爱得最深往往也就是将尽时。

20、《六月飞霜》是香港流行男歌手陈奕迅的一首歌曲,由林夕作词,KoolG、舒文作曲,陈奕迅演唱。收录于专辑《StrangerUnderMySkin》中,发行于2011年02月22日。

21、所谓心事,不过是不如己意,那就是我执,执著于自己描画的理想,一有落差,即生烦恼。

22、《富士山下》、《爱情转移》、《一丝不挂》《钟无艳》、《年度之歌》

23、别离原为战胜与光阴的竞赛,每把声音定会嘱咐要早出早回来,只是回头便知时代早不存在,临别的激动和悲哀却可印证着爱。——《早去早回》

24、与吴美筠、洛枫等香港80年代著名诗人创办《九分壹》诗刊。

25、《再见二丁目》是由林夕作词,于逸尧作曲,谷中仁编曲,杨千嬅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曲也是她的成名作及代表作,收录于其1997年发行的专辑《直觉》中。

26、林夕,1961年12月7日出生于香港,原名梁伟文。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词作人,与黄伟文并称香港词坛的“两个伟文”。

27、有一种爱,对方白白爱你一场,你也白白爱了一场;完事之后,被爱者却比施爱者更难受。这就叫无辜的爱情。——《无辜的爱情》

28、灾难催促成长。成长,该包括心灵上的抗灾能力。——《原来你非不快乐》

29、《红豆》是王菲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林夕作词、柳重言作曲,最早收录于王菲1998年发行的专辑《唱游》当中。1999年这首歌曲获得了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以及香港无线电视台十大劲歌金曲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