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55句集锦

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55句集锦

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

1、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2、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3、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4、破釜沉舟:砸碎锅,凿沉船。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5、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

6、 十载寒窗、 口不绝吟、 匡衡凿壁 、雪天萤席 、

7、南朝时期,有一个叫顾欢的孩子,非常好学。因为家中贫穷,所以不能进乡中的学校学习。但他却不放松自己,整天跑到校舍后去听先生讲课,而且听到的知识从不遗忘。晚上则点亮松枝或燃着稻糠,用来取光学习,从不间断。经过多年勤奋自学,顾欢终于成为一个博学多才、对社会有用的人。《太平广记》卷一七五《李琪》记载,唐代李琪为母亲守墓期间,点燃稻糠或柴禾取光,在夜间苦读,竟读完了数千卷书。后人因以“燃糠自照”为勤奋学习的典故。

8、无独有偶,同朝的孙康也是如此。由于家贫,无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浪费,很可惜。

9、“(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10、盈帙满笥:帙:装书画的布套;笥:盛衣物的方形竹器。指布套和器物都快装不下了。形容著述或书籍很多。

11、(图)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2、这个成语故事由“负薪”和“挂角”两个故事组成的。出自宋朝王应璘编著的《三字经》中的“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13、孙敬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视书如命,酷爱读书,常通宵达旦,人称“闭户先生”。

14、   手不释卷:手里不离开书本,形容读书勤奋。

15、(兢兢业业):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16、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其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人喜欢阅读,参与保护知识产权。

17、小编语: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有好坏之分,不是什么书都能读的,所以,应该带着批判的态度去读书,经过自己的大脑筛选,什么书是值得一读的,关于读书的成语有哪些呢?

18、黄卷青灯: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19、今天,诗词君给大家介绍的是,那些成语里的勤奋读书的人儿。

20、  (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1、出处:刘克庄 《雷母宜人王氏墓志铭》 :“夫子得囊萤映雪,不以家衡虑;贤郎得担簦负笈,不以贫辍学。”

22、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23、  (出处)《史记·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

24、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25、“挂角”指的是隋朝的李密。李密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没有时间读书,于是,他每天去放牛,都把要读的书装在书包里,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就这样,李密长大后也是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26、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27、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三:多次。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指读书勤奋刻苦。

28、口不绝吟: 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29、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他下定决心,发愤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在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剧烈的疼痛使他很快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30、解释: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好;热爱

31、宵旰攻苦:宵:夜;旰:天已晚。早起晚睡,刻苦读书学习。

32、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33、学而不厌:厌,满足。勤奋好学,达到不知满足的地步。形容十分好学。

34、“刺股”讲的是战国时期苏秦的故事。出自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35、出处: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36、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37、朱买臣在路上边走边读书,这个典故还有下文,他的妻子最后忍受不了他的行为,最终还是离开了他,他没能留住自己的妻子。

38、下决心努力学习和工作,连吃饭也忘记了。形容勤奋和专心。

39、囊萤映雪(nángyíngyìngxuě)

40、唐代房玄龄等《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41、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用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42、  (出处):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43、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44、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有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当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他马上就清醒了,又继续读书学习。

45、马中关五:犹言鲁鱼亥豕。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表示读书刻苦的成语有哪些悬梁刺股:刻苦学习。

46、那段和同伴们一起奋斗的时光,也许人生就只有那么一次。

47、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48、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49、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50、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盖三年不窥园。”

51、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52、膏:灯油;晷:日影。点燃油灯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学习或工作。

53、由于匡衡孜孜以读,终于成为西汉经学大师,官至丞相。

54、“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