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央嘉措的经典情诗绝句(摘抄好句26句)

央嘉措的经典情诗绝句(摘抄好句26句)

央嘉措的经典情诗绝句

1、假如真有来世,我愿生生世世为人,只做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哪怕一生贫困清苦,浪迹天涯,只要能爱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仓央嘉措(央嘉措的经典情诗绝句)。

2、在仓央嘉措被清廷废掉后,暂时遵照谕旨,令他居住在拉鲁嘎采林苑,不久即“解送”北京。《七世达赖传》指出:“拉藏汉等施以种种诡计,将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迎请’到汉地。”“火狗年(1706年,丙戍)五月十七日,当仓夹嘉措从拉鲁嘎才出行时,无数信仰达赖的众生,信仰之力使他们眼泪涌出,泪洗面颊。当在人们请求达赖为一切众生祈祷之乞求声中,达赖身前供满了数不尽的洁白哈达”。继之,“当走到哲蚌寺时,僧侣们含着眼泪,在一片祈祷声中,舍命从蒙古人手中抢走仓央喜措,迎至甘丹颇章,拉藏汗闻之,即调兵攻打。其时,仓夹嘉措生起不忍之心,说‘生死对我已无什么损失’。言罢,无所畏惧地径直前往蒙古军之中”也就是说,当人们在哲蚌寺前的参尼林卡为其送行时,哲蚌寺僧人将仓央嘉措强抢至该寺的甘丹颇章宫中保护起来。拉藏汗闻报后,立即派兵包围了哲蚌寺。寺僧们为了他们所热爱的圣主,亦准备用武力拼死抵抗。一场流血冲突,眼看不可避免的就要发生了。救主仓央嘉措见此情形,于心不忍。便自动走到蒙古军中,立地平息了这场一触即发的战斗。然后,他从北路进京,抵达青海的贡嘎诺尔时圆寂,时年25岁。这是传记中的普遍说法。

3、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4、39)西风吹谢花成泥,蜂蝶每向香尘泣。情犹未了缘已尽,笺前莫赋断肠诗。——仓央嘉措

5、38)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渐悟也好顿悟也好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仓央嘉措《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6、如果今生未曾相见,我们就不会心生爱恋。?如果今生未曾相知,我们就不会彼此相思。?如果今生未曾相伴,我们就不会彼此相欠。?如果我们未曾相爱,我们就不会彼此抛弃。?如果今生未曾相对,我们就不会就此相逢。?如果今生未曾相误,我们就不会彼此相负。?如果今生未曾相许,我们就不会继续此缘。?如果今生未曾相依,我们就不会彼此眷恋。?如果今生未曾相遇,我们就不会再次相聚。?可是我们偏偏相见相识,造就了今生的情缘。?怎样才能斩断这缠绵的缘分,才不至于受这生死爱恋的苦缠。——仓央嘉措《仓央嘉措词传》

7、若不常想到无常和死。虽有绝顶的聪明,照理说也和呆子一样。——仓央嘉措

8、我行遍世间所有的路,逆着时光行走,只为今生与你邂逅。——仓央嘉措《若能在一滴眼泪中闭关》

9、纳木措湖等了我多少年,我便等了你多少年——仓央嘉措《仓央嘉措诗集》

10、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11、从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光/玛吉阿米的面容/不时浮现在我心上曾缄译: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恰如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注:此言倩影之来心上,如明月之出东山?仓央嘉措

12、一眼望去,浮世中的英雄个个落魄,镜中的美女悄悄迟暮。我为了死,才一次又一次地活了下来,而其他人却随处羞愧。——仓央嘉措

13、当那条唯捷径省略了朝拜者,我便在一滴花露中瞬间彻悟。仓央嘉措

14、你有权崇拜我但你无权拥抱我仓央嘉措《仓央嘉措诗传》

15、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

16、这类诗歌,主旨在于揭露宗教与农奴制度对于自由与爱情的压抑、摧残与迫害;展示了主人公希望摆脱宗教桎梏,追求自由与幸福爱情的积极主题,具有普遍而又深刻的的社会意义;是仓央嘉措诗歌中比较接近现实的一类。这类诗歌张扬了历史理性的尺度,将个体性的小我转化成社会性的大我。

17、总之,对这位南唐后主一样的西藏黄教法王,我们不能苛求太多,正如西藏人民所吟唱的那样:

18、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仓央嘉措仓央嘉措诗集句子有些事,你见或不见,它就在哪里。身处壮阔的布达拉,我是雪域威赫至尊。游荡在繁华的拉萨,我是潇洒汉子宕桑。

19、第一首诗歌将情人和喇嘛、爱情和佛法这两对尖锐矛盾着的事物同向相互对比,而以心儿的选择作为对比的杠杆,以人性作为选择的最终标尺,把客观事物的美丑、主观感情的爱憎以及诗人的取舍,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两相对比的结果,形象格外鲜明,感受更加强烈,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效果。这就是作者所采用的正对的用法,这种用法在《情歌》当中触目即是。第二首诗歌以拥有爱情和失去爱情时的两种相反的状态相对比,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运用的杠杆主要是主人公对于爱情以及生命的幽深的体验,在相反的爱情形式中,调制蒸发出不同的情感浓度。这种对比偏向于反向对比,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一种反向对比的典型实例,即上文所谓之反对。第三首诗歌,以树木指代姑娘,以柳树指代爱情的对象,作者不但用一百棵树木中间抽选出的这一棵柳树与众多的树木进行对比,还用这一棵树木的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期待相互对比,对比的杠杆是爱情的理想,对比的结果是理想的滑失。这种对比从文本的结构上来说,应该是一种抽心对的典型实例。这种对比与第二种对比,在仓央嘉措情诗中也是随处可见。另外,在仓央嘉措情诗中,还有交叉对(比)(譬如《情歌》第十九首)、联环对(比)(譬如《情歌》第二十九首)的实例,本文限于篇幅,此处不再一一展开论述。

20、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21、15)洁白的圆月出东山,缓上天顶多明亮,我被月光照亮的心房,映现出玛吉阿米的模样。--仓央嘉措《仓央嘉措词传》

22、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渐悟也好顿悟也好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仓央嘉措《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23、天上的星斗却已算准。(于道泉译,第四十七首;此诗在庄晶译文中排序为第四十八首。)

24、但是,这能由得了他们吗?《情歌》第六十四首中所称的:“背后凶厉的魔龙”,以及“白露”与“寒风”,绝对不会允许他们如此自由自在。他们只是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与农奴制度这对刀俎下的鱼肉,只有被任意切割的份儿,那里还有自由与自主的权利呢?

25、入山投谒得道僧, 求教上师说因明。争奈相思无拘检, 意马心猿到卿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