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古人关于节俭的名言(摘抄好句50句)

古人关于节俭的名言(摘抄好句50句)

古人关于节俭的名言

1、虞舜下令漆饰食具,激起众国纷纷叛离。哪如唐尧俭朴实在,用柞做椽且不削齐。难怪世人赞赏伯夷,盼望搞好社会风气。奢侈本是最大罪恶,节俭美德不容怀疑。许由不肯接受天下,难道需要辨出道理?只要实行兼爱尚同,再疏也会和睦亲密。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词有哪些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用纯

2、《悯农》          杨万里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3、在我们学习语文时都接触到不少关与勤俭节约的词,比如: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和一些名言佳句: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欲求温饱、勤俭为要。还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都体现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它牢记心头!

4、由于尧、舜、禹在事业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5、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古人关于节俭的名言)。

6、古人明白,只要老百姓辛勤劳动,社会安定,百姓和国家都会随之富足起来。我们现在仍应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动,这样,国家才会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裕。

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8、赏析:这首诗,诗人根据历史兴亡的史实,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些明确的以古鉴今的态度,包含着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认识更自觉完整。在兴亡系于何人的问题上,尽管李商隐受时代的局限,还只能将理乱的命脉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诗中,大都是指责他们败乱国家的。因此这种揭露更有进步意义。

9、注释:克勤于邦: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克俭于家:在家生活节俭。

10、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11、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12、节约时间胜过储存金银。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有关节水的古诗诗句(有关节水的古诗诗句)

13、(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提示)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

14、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浪费是支出,节约是收入。

15、(提示)《周易》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有许多地方阐述事物变化的道理。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

16、(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提示)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

17、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先秦《左传·昭公十九年》

18、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数过家门而不入。

1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提示)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在椽子上雕花纹,这都是奢侈而不合礼法的事情。大夫御孙劝谏他时,说了这句话,并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先人的“大德”中注入了“大恶”,不但不能取悦先人,反而是辱没了他们。

21、在我们学习语文时都接触到不少关于勤俭节约的词,比如: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和一些名言佳句: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欲求温饱、勤俭为要。还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都体现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它牢记心头!

22、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2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4、圣水本是大财源,省水就是省金钱。全民快快齐动员,爱水节水护水源。

25、龙头打开水哗哗,转身莫忘关掉它。请动一下手,关好水龙头。

26、高炉热水煤炭耗,珍惜热水莫乱倒。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方觉可惜。

27、译文: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

28、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29、(居不重席):坐卧处不铺两层垫子。比喻节俭。

30、——易卜生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31、2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国古人节俭名言推荐1)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32、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这些不良现象中,“大款”、“公款”充当了主要角色。这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d和国家的重视。d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33、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34、大家都知道,巴西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之但当地人民还是很节约,用完水会很自觉的把水龙头关上,也没有人接一盆水,实际只用一半,另一半白白流失的情况,水龙头坏了也会及时的修理。还有,在英国的一些学校新发的课本只准用铅笔写名字,在书上也不能写其他的东西,还要保存完好,如过违反任意一条,都要处罚并买一本新的给学校,这种做发是为了让下一界学生接着用,做到尽量少浪费纸资源。节约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司空见惯。但是这一点一滴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数字也慢慢增加,不久后,这数字一定大得惊人。任何资源,它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每人都浪费一点,长年累月之后,可能就不复有存在了!

35、江南龙节水作乡,水呢,阴阳各占一半。一片湖水有深有浅,两股水泉有温有凉。

36、(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提示)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37、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38、别再让它伤心流泪----请自觉关好水龙头。请用您的手,拭去我的泪。

39、——马克思 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40、翻译: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41、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出处:《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42、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43、——易卜生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44、1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45、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条件都是十分优越的,往往在这种美好的生活中,我们总会落下些什么——勤俭。诸葛亮的《诫子书》曾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是:

46、先不说这些就拿我们从小学的一首诗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可以充分的警告那些不珍惜粮食的人,也反映出我们当前的社会危机——铺张浪费。就像我每次跟爸妈出去吃饭总是眼大肚子小,看见好看的就点也不管好吃与否,到最后总是剩下好多,但又觉得打包不够显排场,然后就剩下了。

4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48、先不说这些就拿我们从小学的一首诗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可以充分的警告那些不珍惜粮食的人,也反映出我们当前的社会危机——铺张浪费。就像我每次跟爸妈出去吃饭总是眼大肚子小,看见好看的就点也不管好吃与否,到最后总是剩下好多,但又觉得打包不够显排场,然后就剩下了。

49、皇帝伟人都如此节约,而我们现在呢?现在,有许多餐馆都非常的浪费。客人们为了扩大排场,只有几个人,却要点一满桌子的菜。客人们吃饱后,却有一大堆菜没吃完,没办法,只好全部倒掉。这样,既浪费了钱财,又浪费了粮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