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形容教师的诗句和名言(摘抄好句89句)

形容教师的诗句和名言(摘抄好句89句)

形容教师的诗句和名言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3、  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4、圣明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宝殿,而是鼓励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们建筑。

5、为国为家为民,风吹日晒雨淋。碧海蓝天白云,日月星辰,相伴一生追寻。——佚名《天净沙六首·回澜阁》

6、  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前苏联)尔任斯基

7、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8、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赞美教师的诗句和名言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

9、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10、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指示精神的老师励志天下。

11、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12、您是园丁,为祖国山川添秀色;您如春雨,润育桃李,神州大地尽芳菲。在这喜庆的节曰里,让我献上一支心灵的鲜花,向您表达衷心的祝愿。

13、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14、绿叶的绿色象征着老师青春常在。当我们像鲜花盛开时,永远忘不了绿叶的恩情。

15、老师甘当绿叶,把我们当红花托起。老师是一片绿叶,乐于默默奉献。

16、我崇拜伟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D?D我的老师您。

1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勤求》晋代:葛洪

18、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19、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20、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郑燮

21、孩子是可以敬服的,想上天空,想潜蚁穴,往往他们思维跳跃比我们要快得多。

22、(研桑心计)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医生,长于管理财务。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23、我虔诚地祝福您:康乐、如意!我们从幼苗长成大树,却永远是您的学生。在您花甲之年,祝您生命之树常青。

24、为国为家为民,风吹日晒雨淋。碧海蓝天白云,日月星辰,

25、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26、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7、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

28、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白居易《远师》

2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30、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31、成功源自您的栽培,优秀出自您的耕耘。为今天喝彩的同时,我们永远铭记您当初的教诲和箴言!

32、  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

33、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34、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

3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36、(火传穷薪)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3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38、学会爱人,学会懂得爱情,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法捷耶夫

39、愿我这小溪的乐音,永远在您深邃的山谷中回响。海水退潮的时候,把五彩的贝壳留在沙滩上。我们毕业的时候,把诚挚的祝愿献给老师。

40、你就是这样无私无悔,你就是这样燃烧着自己。

41、小树长成栋梁材,不忘园丁培育恩。是啊,老师的热情像太阳,老师的教诲像春雨,老师的风格像绿叶,老师的事业像大树,我们的老师就是好.★★赞美老师诗五:★★你献上一朵花,我献上一朵花,让我们编织个大花环,献给亲爱的老师妈妈。

42、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关于老师的名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43、老师,您是海洋,我是贝壳,是您给了我斑斓的色彩……我当怎样地感谢您!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灵的每一寸,满是对您的敬意。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

44、也许,您不是最优秀的,但在我心中您是最棒的!节日愉悦,老师!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蓓蕾红。祝您教师节愉悦。

45、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46、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

47、千教万教教书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数学教育的旅途中,我甘愿做一个行者,不断行走、不断思索。

4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49、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代罗隐的《蜂》

50、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不光是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怎样做人。

51、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52、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孩子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孩子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53、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佚名《天净沙六首·王本成》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寄望之后者,成功报师尊。

54、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 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55、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56、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教人为事为天下之大事;教人做人做堂堂正正人!

5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59、  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有人也当水手。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

60、  5)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韦庄《与小女》

61、――《论语·子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62、你经常教育关心我的孩子,我们做家长的很感激。

6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64、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65、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么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

66、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67、  人生旅程上,您丰富我的心灵,开发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谢谢您,老师!

68、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69、是谁——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是您!老师!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是谁——把幼小的我们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是您!老师!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70、愿我这小溪的乐音,永远在您深邃的山谷中回响。

71、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勤勤恳恳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72、我虔诚地祝福您:康乐、如意!我们从幼苗长成大树,却永远是您的学生。在您花甲之年,祝您生命之树常青。

73、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

74、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75、您的规劝、要求,甚至命令,一经提出,便要我们一定做到,然而又总使我们心悦诚服,自觉行动。这就是您留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

76、我是幼苗,你是雨露,滋润我干枯的心田。我是小草,你是太阳,照耀我成长的路。多谢您,老师!

77、辛勤耕耘的园丁,为下一代的成长,呕心厉血。

78、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7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0、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81、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82、性命如歌,桃李芬芳。性命如歌,是您种下了那些音符,是您用辛勤的汗水教育了咱们!

83、用友爱的眼光,启迪学生的心灵;用欣赏的眼光,倾听学生的心语。

84、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5、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的种子。——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玛丽.居里(世称“居里夫人”)

86、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很远,但是无路可通,希望能有一个像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87、是您!老师!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8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北宋欧阳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