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庄子名言名句100(摘抄好句73句)

庄子名言名句100(摘抄好句73句)

庄子名言名句100

1、事物的那一面同样存在是与非,事物的这一面也同样存在正与误。事物的对错或是非标准不同,不能僵化绝对的看问题,要看具体情境,具体对待。(庄子名言名句100)。

2、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3、(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4、只要有超人的德行,形体方面的不足就会被人忘掉。人们不忘掉应该忘掉的形体而忘掉了不该忘掉的德行,才是真正的遗忘。

5、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6、只要有超人的德行,形体方面的不足就会被人忘掉。人们不忘掉应该忘掉的形体而忘掉了不该忘掉的德行,才是真正的遗忘。

7、“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庄子名言名句100)。

8、(译文)因为利益则结合在一起的人,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抛弃;以天性相连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包容。

9、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10、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1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13、烛薪的燃烧是有限的,而火的传续下去却是没有穷尽的时候。

14、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15、圣人的那套道德准则和善恶标准如果不去除,大的恶行和恶性事件就不会停止。

1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濠水小桥)之上,庄子曰:鲦鱼出入从容,鱼之乐也。惠子曰:子(您)非(不是)鱼,安知(怎么知道)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是直觉(神遇)主义者,惠子是名家的逻辑主义者,他们的思维方式当然不一样。

17、他说:鱼儿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江湖里各自自由自在地作逍遥游。

18、“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19、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20、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22、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23、言无定型,有些人很爱说话,别人可能嫌其多话,也可能欣赏其多话;有些人不爱说话,有些人可能欣赏其沉默,也可能嫌其笨拙。

24、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25、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

26、(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27、现在的某一事物或现象开始时看起来简单不起眼,但经过发展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所谓“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正是这个道理。

28、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天道》

29、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3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31、而“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就是道家的“天地之平”,“道德之至”。

32、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3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34、(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35、更进一步,庄子认为,鱼儿不仅“忘水”,而且要互相“忘”了。

36、好朋友不是通过努力争取来的,而是在各自的道路上奔跑时遇见的。

37、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

38、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39、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每天都发生着酸甜苦辣,我们忘了这些酸甜苦辣,全当作是日常生活,我们就享受和逍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

4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41、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42、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43、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庄子·杂篇·庚桑楚》

44、解析: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45、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46、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

47、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曷若相忘于江湖。”《庄子》

48、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

49、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50、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5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52、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

53、学习庄子“鉴于止水”的“道”之理,在喧嚣的世界里,守一份安宁,守一份淡泊,守一份清高,守一份本真,让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气质,我们的人生多一份自由和逍遥,多一份“道”。

54、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55、即便外界的动水冲击了静静的止水,止水也只是泛起波纹而不动,最终消融了外来的动水,归于寂静。

56、(感悟)知足者常乐!人只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何时何地都能做到超然脱俗。

57、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8、这句话讲出了太多人的心声,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人在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呀。

59、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60、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61、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2、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3、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64、“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65、(感悟)如果能把外在的钱财、权利、都放下,也许就会体会到生活中真正的快乐了。

66、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67、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68、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逍遥游》

69、(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70、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7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72、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