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庄子名言翻译(摘抄好句53句)

庄子名言翻译(摘抄好句53句)

庄子名言翻译

1、——《庄子·齐物论》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名言翻译)。

2、译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3、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4、译文: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5、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6、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7、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8、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就遗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捕到兔就遗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意识的,掌握了思想意识就忘了语言。我到哪里去寻找遗忘语言的人来和他交谈呢!(庄子名言翻译)。

9、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10、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11、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12、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13、译文: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14、译文: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15、白话释义: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16、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17、译文: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18、弟子们记住,品行贤德而又能去掉自以为贤的想法,哪里会不受爱戴呢!

19、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2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21、)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22、译文: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23、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24、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25、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26、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27、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8、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29、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30、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31、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 论》

3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33、(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

34、欧阳修要大家把这一幕记下来,实际上,他这个主编是在考这几位编辑。结果有一个人写了二十多字,说马发疯了,把绳子咬断了,跑过来把狗就踏死了。

35、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36、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37、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38、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39、白话释义: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40、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

41、译文:五光十色,有时会令人眼花瞭乱,看不清丑恶;优美的顺音,有时会令人听不到忠言;美味佳肴十分爽口,有时会令人品尝不了疾苦;骑马游猎,有时会让人性情放纵;有时一些稀有珍贵的物品会让人图谋不轨。

42、(译文)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只不过一瞬间罢了。

43、为什么宗教的教主会喜欢用譬喻?因为最高形而上的道理,很难讲出来,只好讲一个譬喻。所以,我们假使问某人长得如何?听到回答说那个家伙的脸像马一样,我们就一笑,反正就是脸长了,这就是譬喻。

44、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外篇·天道》

45、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46、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47、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48、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49、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50、“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51、如果我们能够暂时把心中执着的那个“我”放下,将身心融入茫茫自然之中,站在整个宇宙时空的角度去看,就会发现,我们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就和山川草河流、花草树木一样,没什么区别,都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52、“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这一段文章在中国文化思想上,文学、哲学上,几千年来分量都很重。实际上是庄子文章的写法,文字上看起来很啰嗦,翻来覆去的。学文学的同学,能不能简化呢?当然可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