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意思
1、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二月天气寒冷季节。
2、“黄宫暖律暗相催,腊后春前见蜡梅。”蜡梅,又称金梅、腊梅、冬梅、寒梅,先花后叶,花黄似蜡,浓香扑鼻,在寒冬腊月盛放,能从11月开到第二年3月,不是梅花,胜似梅花。蜡梅超级耐寒,-10℃以上也能安全越冬。
3、出自: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4、银装素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世界。银、素:白色。裹:包。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干净,一般用来形容下雪后美丽的景致。
5、腊月是农历的十二月份,按照阳历来算,从阳历1月15日开始就是进入腊月了。“腊”本是一种祭礼。尤其是到了商代,每年人们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4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称为“腊祭”。因此,人们就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这个时期正好是一年冬季最寒冷的时期,所以便有了“寒冬腊月”一说。
6、啼饥号寒:啼:即哭;号:亦可作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7、鹅毛大雪:指像鹅毛一样飘落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8、所谓“破土”是指此时对基础设施房屋的挖掘。临近过年的时候事情很多,这个时候天气很冷。这个时候挖基建房不方便,工作也很危险。
9、人们喜欢在寒冬腊月里把香肠腊肉熏好,等着过年的时候拿出来待客。
10、(意思)遍布天空;满天。或形容雪花或轻的东西满天飘的样子。
11、嘘寒问暖:嘘寒:呵出热气使寒冷的人感到温暖;问暖:指问寒问暖。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
12、经过长时刻的静坐思维,最后在腊月初八那夜,豁然大悟“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时年三十五岁。
13、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14、冰封雪盖: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四周被冰雪覆盖,地面上都结成冰了,头顶上还下着雪。
15、出处:戴复古《饮中》诗:“布衣不换锦宫袍,刺骨清寒气自豪。”
16、车在乡村公路上摇晃了一个多小时,挖笋的雄心早已被睡意代替,梦了几次周公之后,终于到了目的地。
17、(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18、译文:一年三百六十几天,寒风像刀子,霜像剑一样刺人的肌肤。
19、数九寒天:数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四九最寒冷。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20、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有着“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21、雷成祥、董功礼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看望慰问了平安开诚公司职工王怀峰。在王怀峰家,雷成祥关切地询问了他工作及家庭生活情况,并代表工程院d委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雷成祥鼓励他说:“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定要坚定信心,要相信企业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组织是你们最坚实的保障。”在了解王怀峰在单位工作情况后,雷成祥向王怀峰一家致以新春的祝福,并叮嘱他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既要积极投入本职工作,也要照顾好家庭,只要踏实肯干,生活会越来越好。王怀峰激动的说:“企业的关心和关怀,是我们一家人战胜困难的动力,感谢企业,我们会越来越好。”
22、在寒冬腊月,一下雪,雪孩子们就漫天飞舞,不一会儿,整座城市就变得银装素裹,美丽极了!
23、解释:寒风刺骨意思为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多用来形容恶劣的寒冷天气。
24、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25、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寒冷。篇二:表示寒冬腊月的成语寒风凛冽:凛冽,刺骨寒冷。形容十分寒冷。
26、号寒啼饥: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悲惨生活。
27、就连这春色上好的艳阳天里你都不愿意努力,更别说寒冬腊月了。
28、艾青 《骆驼》诗:“你来自塞外的生客啊--披着无光茸乱的干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