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劳
1、以逸待劳之逸,(成语典故)作佚。佚同逸。说明用兵者,养精蓄锐,以安逸等待疲惫的敌人,则可胜。语本《孙子.军争》。
2、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
3、要不然岂不成了过河卒子,白白送命,不如以逸待劳,黄雀在后(/73655html),出现在两败俱伤之时。
4、我现在可以以逸待劳,测试通过而我几乎没做任何事情。
5、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用直接进攻的手段(而采取疲惫、消耗敌人的手段)。
6、以逸待劳则战士力倍,以主御客则我得其便,坚壁清野则冠无所得,自然二贼深入则有颠踬之虑浅入必无寇获之益。
7、以逸待劳:读音yǐyìdàiláo,逸:安闲;待:等待;‘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
8、风云盟子弟武功本来未必高过这些士兵许多,但是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全,以逸待劳,出奇制胜,当真如滚汤沃雪,猛虎扑羊,突厥士卒未及全力抵御,已经死于刀枪之下。
9、借刀杀人多是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一种政治权术。用在军事和商业及其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在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或者善于利用或者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
10、让自己的军队养精蓄锐,以等候从远方赶来的敌军,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称为“以逸待劳”。
11、两军对阵时,劳役的程度不同,形势的优劣也不同。一个明智的指挥者,会让自己的军队养精蓄锐,等候从远方赶来的敌军,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冯异在这场战争中,就是赶在敌人的前面,抢占战略要地,以逸待劳,等到敌人赶到时,杀对方个措手不及。在现代竞技体育中,人们非常重视主场作战,都力争取得主场优势,就是因为主场和客场的劳逸程度不同,在竞争中的地位也不同,此道理同样适合平常生活。以逸待劳成语3(汉字书写):以逸待劳
12、《汉书.卷六赵充国辛庆忌传.赵充国》:以逸击劳,取胜之道也。
13、他踞了碉楼,以逸待劳,我们倒难以刻期取胜。(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由于球场离我们很近,大家以逸待劳赢得了比赛。
14、塔察儿一面奏闻,一面再发兵北追,驰至长城以北,忽遇着一支大军,把他截住,以逸待劳,竟将塔察儿军,杀死了一大半,剩得几个残败兵卒,逃回陕西。
15、例句:面对远来疲惫的对手,我队则是以逸待劳,从容应战。
16、(2)疲敌劳敌,在敌人力量比较强大、气势比较凶猛之时,为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应采取诱敌深入、疲敌劳敌的战术,使敌人体力疲惫、士气低落,再后发制人,一举破敌。
17、借他人之手除掉对手,自己却不抛头露面,这种间接杀人的计谋,就叫“借刀杀人”。
18、打仗,如能有效地运用“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军事策略,就可以克敌制胜。
19、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也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它是褒义词。
20、他采用以逸待劳的方法,等待最佳时机来临才采取行动。
21、近义词有:墨守成规、刻舟求剑、好逸恶劳等。
22、(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
23、这个故事就用了以逸待劳这一计。在军事上运用自如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春秋时期,秦穆公不顾上大夫蹇叔和老臣百里奚的再三劝告,不远千里去进攻晋国东面的郑国。这一次东征,秦穆公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人为将。孟明视率秦军进入滑国地界向郑国疾进,忽然有人拦住去路,说是郑国派来的使者,要见秦军主将。孟明视大惊失色,连忙接见“使者”。“使者”说:“我叫弦高,我们的国君听说三位将军要到郑国来,特派我送上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肥牛来犒赏贵军将士。”说罢献上熟牛皮和肥牛。孟明视原来打算去偷袭郑国,现在一听郑国已知道了他们来袭击的消息,只好收下牛皮和肥牛,敷衍了弦高几句,班师回国。其实,弦高不过是个牛贩子,他在滑国遇到孟明视、发现秦军的企图纯属偶然。弦高用计骗得孟明视相信后,连夜派人回郑国报告消息去了。晋国得知秦军远袭郑国的消息,十分愤怒,如今见秦军无功而返,当然不愿意错过消灭秦军生力军的机会,在东崤山、西崤山之间和崤陵关裂谷两侧的高地设下埋伏,专等秦军进入“口袋”。
24、(例句)打仗,如能有效地运用“以近待远,~,以饱待饥”等军事策略,就可以克敌制胜。
25、《三国演义.第一九回》:今操兵方来,可乘其寨栅未定,以逸击劳,无不胜者。
26、他采用以逸待劳的方法,等待最佳时机来临才采取行动。
27、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冯异前去攻打,隗嚣得到消息,命令部将行巡立刻去旬邑抢占有利地形。冯异知道后,对其部将说:“我们必须抢占旬邑‘以逸待劳’。”冯异命令部队急行军,终于抢在行巡之前,占领了旬邑。冯异占领旬邑后,严密封锁了消息,偃旗息鼓。行巡的`部队急匆匆地赶到时,城楼上突然鼓声大作,冯异亮出了帅旗。行巡的军队毫无防备,被冲出城来的冯异大军打败了。
28、避实击虚、以逸待劳、联宋灭金,且隐含的策略为假道灭虢,南宋亡也。
29、等敌人攻打累了,再出击,痛打敌人一顿,最终获胜。
30、(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31、紧接着二三番进攻,城头的姜镶依法炮制,以逸待劳,不费一兵一卒,便将清军阻于城下。
32、面对远来疲惫的对手,我队则是以逸待劳,从容应战。
33、西汉末年,陇甘军阀隗嚣脱离刘秀,去投靠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刘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嚣,结果反被隗嚣打败。
34、(出处):《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35、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冯异前去攻打,隗嚣得到消息,命令部将行巡立刻去旬邑抢占有利地形。冯异知道后,对其部将说:我们必须抢占旬邑‘以逸待劳’。冯异命令部队急行军,终于抢在行巡之前,占领了旬邑。冯异占领旬邑后,严密封锁了消息,偃旗息鼓。行巡的部队急匆匆地赶到时,城楼上突然鼓声大作,冯异亮出了帅旗。行巡的军队毫无防备,被冲出城来的冯异大军打败了。
36、半年累计满150积分点卡,还可获得价值150元大礼包!
37、此计让敌军忙于奔波,好让我军以逸待劳,将他们一举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