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论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摘抄好句61句)

论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摘抄好句61句)

论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2、我们每个人有“生”便会“有生活”,有生活即有教育。所以,“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要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最重要的就在于使人们养成持续不断地学习的习惯。正是基于“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后来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观念。

3、陶行知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

4、“小先生制”倡导由年长的优秀学生教年幼学生或民众,以传播知识,开展人民大众教育。让儿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即知即传人”,把学到的知识随时传授给周围的人,是解决普及平民教育师资问题的“穷办法”。

5、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6、感悟和提升,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新课程既要解放学生、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

7、陶行知坚决反对没有“生活为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陶行知还把“传统教育”称作“吃人教育”。他主张把旧传统教育中的“字纸篓,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方法转为着重培养学生的活的能力的轨道上来。

8、 “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陶行知过于强调生活教育的价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他把“生活”和“教育”混为一体,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十分吻合,对于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9、陶行知提出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先建立良好的习惯。陈鹤琴认为,幼稚园应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

10、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11、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重要内容。陶行知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自化化人的”。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他曾经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师才能培养真人才”。陶行知从培养人才的高度,将‘‘教人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塑造能服务于大众的“真人”作为教育培养目标,将“真教师"作为教师学习的楷模。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陶行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12、20东北师范教育学考研群778911426

13、三是谁在那里教就教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知识的更新与补充,组织学历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开展行政管理人员岗位培训、领导上岗、竞岗培训、提高培训等干训工作,提高教育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这是毋庸置疑的。

14、  陶行知认为,衡量你所从事的教育是否是新教育,有三个基本的标准:一是“自新”,依据自身实际,走出自己的教育改革之路。二是“常新”,教育的改革和探索,每天都要做,日日新。三是“全新”,新教育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要新,如果骨子里还是既有的教育传统,仅仅做一些表面的文章,是称不上新教育的。

15、陶先生通俗易懂地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讲;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

16、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为此,必须反对鸟笼式的学校,反对导致儿童营养缺乏的教科书,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解放了儿童的空闻,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17、在根据中国国情创建新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独具特色的创造教育思想,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贡献。认真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18、一线教师陶行知在《新学制与师范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师范教育的三原则:

19、(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现代教学方法论,其主要涵义是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题干中好先生不是教学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即教学生做,故符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因此,选B。

20、“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主张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二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

21、陶行知主张的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生活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其核心就是启发儿童、青年、人民大众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手脑结合的实践创造能力,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的世界。

22、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23、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

24、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25、时的教育状况,对新教育、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做过比较深入的讨论。

26、②1932年,创办了山海工学团;首创“小先生制”,即“即导即传”,人人将自己的知识和所学文化随时随地传给别人,儿童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承担者。

27、做中学、做中教。“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28、    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29、  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30、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31、B.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延伸。陶行知认为既然“生活即教育”,那么“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教育理念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传统教育观念,从而形成了社会为学校,学校与生活混然为一体的崭新概念。

32、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33、中教必背(12)|简述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三大方式”

34、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35、  教师要将一定的实践经验结合教学理论教给学生,而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实现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形成能够“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促进身心的共同发展。

36、20福建师范教育学考研群694374767

37、在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上,陶行知先生更加具体地说:“跟学生学,你要教你的学生做你的先生。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陶行知先生的话字里行间揭示着教育教学规律,如果教育教学工作者不去充分了解教育教学对象,那么你就无法使学生听从你的教诲;如果你不了解学生的特点,你就不会知道如何发挥他们的长处,也不能弥补他们的不足。就像针灸医生给病人针灸一样,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找出其有效穴位,才能针到病除。好的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之后,找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38、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所以说,整个社会活动都是教育的范围。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的范畴。这一点与我们现代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有着相通之处。

39、一般的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各种考试使得儿童没有时间去接触自然和社会,结果就使得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形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问,也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其创造力。因此,“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时间的解放,可以使儿童有时间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知识,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积极去创造”。

40、20首都师范教育学考研群696047189

41、(全年招聘)2020年各学科小学教师招聘公告长期招聘、五险一金|省内学校招聘各科教师和辅导员公告

4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43、“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4、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于坏的环境也应该学会辨识,将好的环境改造不好的环境。学校不可以与社会脱离。

45、“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46、  陶行知反对教、学、做分家,他说:&lDquo;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救,在做上学&rDquo;。他的&lDquo;教学做合一&rDquo;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

47、  解放儿童的大脑  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把儿童的头脑从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儿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48、③“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有教先学”即教人者先教自己。同时,教人者还要先明了所教对象为什么而学、要学什么、怎么学。“有学有教”即“即知即传”,它既要求会者教人学、能者教人做,还要求不可保守、不应迟疑、不能间断。

49、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50、  陶行知说:“学”字的意思,是要自己去学,并不是坐而受教;“生”字的意思,是生活或者生存。将两个字放在一起来看,就是自主地学会生活,也就是学习人生之道。

51、教育界所需要的人才可分四种:一是教育行政人员,二是各种指导员,三是各种学校校长和职员,四是各种教员。他说“吾国自办师范教育以来,无论高等师范、初等师范只顾到第四项,只是以造就教员为目的;对于教育行政人员、指导员、校长和职员的训练都没有相当的注意”,以致“大家都以为这种种职务可以不学而能,人人会干,无须特别的训练更无须科学的研究”,“中国学务不发达的原因固多,但是教育行政办学指导人员之不得相当培养也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广义师范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凡是教育界需要的人才都应受相当的培养”。

52、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53、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大自然与社会;

54、“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55、创造教育就是行动的教育。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

56、传统教学中,学生围绕老师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知不觉的将教、学、做分离了。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使我们呕心沥血备课,千叮咛万嘱咐,可谓煞费苦心,可到头来发现学生对我们的讲课毫不感兴趣。我们要改变教学观念,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教学资源,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加深和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57、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儿童生活教育的五个方面:健康的教育、劳动的教育、科学的教育、艺术的教育、社会的教育。

58、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59、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有如下含义: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他以种田为例,种田要在田里做,便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教师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实学。他特别强调“做”在 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作用。 

60、首先,要有“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其次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再次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最后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晓庄师范学校、上海山海工学团、重庆育才学校、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为陶行知举办的主要的学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