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
1、(释 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2、于是,“努力”在任何场景和语境中,都成了天然的政治正确。
3、所以我们后来总结出来了望梅止渴这样一个成语,原意是梅子酸,人们想吃梅子就会流口水,因而就不渴了。后来我们用它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无法实现的愿望,和画饼充饥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4、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士兵都体力不支,行军很慢。曹操担心贻误战机,就对士兵说: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5、曹操立即指挥队伍行进经过一段时间,终于把队伍带出这个没有水的地方,来到有水源的地方。大家痛痛快快地喝足了水,精神焕发地继续行军。(望梅止渴)。
6、他回过头,对正处于干渴中的士兵说:“将士们,翻过前面的那座山,就有吃不完的梅子”士兵们一听到梅子,想起梅子那酸甜的味道,口中都不由得流出了口水,于是,士兵们突然都有了力气,奋力向前前进。后来,他们终于到达了有水的地方,但是发现根本就没有梅子林。
7、曹操又下令就地挖井。士兵们挥汗挖土,但过了好长时间,也挖不出一滴水。(望梅止渴)。
8、如果是望梅止渴,则是看到食物流口水的非条件反射。但作为望梅止渴的故事,士兵们听到曹操说梅而没有看到梅,这是语言中心参与的条件反射。
9、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10、(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11、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就这样子,有了望梅止渴的故事。
12、曹操心想,情况很严重,如果在这里久留,会有更多的人无法坚持下去。曹操略微思索了一下,猛地用马鞭指着前边的山坡,大声对手下的将士说:“这个地方我熟悉,翻过前边的山坡,就会有一大片茂盛的杨梅林,到了那里,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将杨梅享用个够。”
13、关于延迟满足,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实验。不,这回要说的不是棉花糖和小孩了,故事的名字是《望梅止渴》。
14、有一年夏天,他带领一支大军,经过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当时已经到了中午,烈日当空,天气十分炎热。将士们携带着沉重的武器,全身都被汗水浸湿,又热又渴,非常难受,对行军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5、(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16、意思:想到梅子就觉得口不渴了一样。形容用想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17、望梅止渴近义词:说梅止渴、纸上谈兵、聊以自慰、止渴望梅、指雁为羹、画饼充饥。
18、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足智多谋,善于解决用兵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19、后来罗贯中写书,觉得不雅,便改成望梅止渴,流传至今。
20、《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21、(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2、(白话释义)::精修学问,喜好古道。认真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
23、(例句)如果不潜心钻研;一心只想走捷径;恐怕是~;无济于事
24、曹操又下令就地挖井。士兵们挥汗挖土,但过了好长时间,也挖不出一滴水。
25、它未必真实存在,但人们必须相信她存在。不仅自己必须相信,还要教会子孙后代不能质疑。
26、(解释):望梅止渴的意思是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27、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
28、小到团队,大到社会,所有人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和预期才分工合作的,那只军队是为了梅林才一致向前的。
29、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30、不管是望梅止渴,还是画饼充饥,它都会激励你不停手中的桨,去追逐哪怕是一星微小的火光。
31、(辨析)~和“画饼充饥”;都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常可通用。但~表示空等、空想;没有实际行动;而“画饼充饥”往往有聊以替代的画饼的行为。
32、他没钱买别墅,只好天天看着房屋广告望梅止渴了。
33、☞点击蓝色文字(领取)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下册精品教案课件(多套)+超全教学资料!
34、曹操看到大家因为口渴都不愿意再走,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觉得口不渴呢?忽然,他想到一个办法,曹操指着很远很远的一片山林,大声地对士兵说:“喂!弟兄们,赶快起来喔!前面是一座梅子林,树上结了好多好多酸溜溜的梅子。我们只要走过这一片大原野,就有梅子可以吃喽,人生语录。”
35、东汉末年,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盘踞在宛城的张绣。当时已经到了中午,烈日当空,天气十分炎热。将士们携带着沉重的武器,全身都被汗水浸湿,又热又渴,非常难受,给行军带来了严重影响。曹操见将士们一个个舔着干燥的嘴唇,勉强行走,心里非常焦急。下令队伍原地休息,派人分头到各处去找水。过了好一会,派去的人全都提着空桶回来。原来,这里是一片荒原,没有河流,也没有山泉,根本找不到水。曹操又下令就地挖井,士兵们挥汗挖土,但过了好长时间,也挖不出一滴水。曹操心想,情况很严重,如果在这里久留,会有更多的人无法坚持下去。曹操略微思索了一下,猛地用马鞭指着前边的山坡,大声对手下的将士说:“这个地方我熟悉,翻过前边的山坡,就会有一大片茂盛的杨梅林,到了那里,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将杨梅享用个够。”将士们一听说梅子及梅子的酸汁,就自然而然地想像起酸味,从而流出口水,顿时不觉得那么渴了。曹操立即指挥队伍行进,经过一段时间,终于带领队伍成功找到了水源,大家痛痛快快的喝了水,精神焕发的继续行军。
36、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望梅止渴的成语故事3(释义)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7、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成语故事叫做望梅止渴。望梅止渴的原义是梅子很酸,人只要想吃梅子就会流口水,口水流多了就觉得不渴了。后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就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38、梦想拥有一个无限的灵魂,拥有无限的知识,无限的眼界和无限的兴趣。
39、越是辛苦,就越要找意义,找出路,越渴望有人告诉自己这一切总会有个尽头。
40、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41、◆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2-3),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42、将士们一听说梅子及梅子的酸汁,就自然而然地想象起酸味,从而流出口水,顿时不觉得那么渴了。曹操立即指挥队伍行进,经过一段时间,终于带领队伍成功找到了水源,大家痛痛快快地喝了水,精神焕发的继续行军。
43、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44、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45、欢迎来到妞爸的成语课堂,今天是成语故事第十期,我们一起来学习『望梅止渴』。
46、将士们一听说梅子及梅子的酸汁,就自然而然的想象起酸味,从而流出口水,顿时不觉那么渴了。
47、更何况很多人生目标,本身就是虚无缥缈的,人追求的是事实上不存在的东西。
48、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假谲》,说的是关于曹操的一个小故事。
49、过了好一会,派去的人全都提着空桶回来了。原来,这里是一片荒原,没有河流,也没有山泉,根本找不到水。
50、郭翰很有礼貌地问: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51、士兵们一听到前面有酸酸的梅子可以吃,嘴里面不知不觉就产生许多唾液出来,感觉不那么渴了:“哇!有梅子可以吃,那我们赶快走吧!”大家一下子都有精神了,曹操也就顺利地带领大军继续向前走。望梅止渴成语故事篇4成语望梅止渴出处: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假谲》,说的是关于曹操的一个小故事。
52、 今天我们来说说“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三国时,曹操带兵去攻打河南南阳的张绣,当时天气十分炎热,士兵们都很口渴,曹操派人四处找水,又命令士兵就地挖井,始终见不到水。为了不耽误行军,曹操灵机一动,指着前面一个小山包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个个来了精神,最后终于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这个成语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安慰自己。
53、(出处):《警世通言.卷三王娇鸾百年长恨》:「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54、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
55、
56、“望梅止渴”之事表现出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断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得及前源”。后以“望梅止渴”比喻虚偿所愿。从本文中可看出,曹操是一个机智聪明,善于思考,懂得变通的人。
57、郭翰很有礼貌地问: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望梅止渴的成语故事4成语望梅止渴出处: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假谲》,说的是关于曹操的一个小故事。
58、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59、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60、如果不潜心钻研,一心只想走捷径,恐怕是望梅止渴,无济于事的。
61、(成语故事)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62、望梅止渴的意思是在口渴的时候,通过想象梅子,使口腔产生唾液,从而达到解渴的目的。经常会用来形容愿望不能实现,只能通过想象来安慰自己。
63、原义是梅子很酸,人只要想吃梅子就会流口水,口水流多了就觉得不渴了。后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就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64、当所有人因为共同的欲望产生共同的预期时,他们都会做出同一个行为;一个由很多性格各异的人组成的组织,就维持了秩序和凝聚力。
65、意思:想到梅子就觉得口不渴了一样。形容用想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66、人只能一代又一代地传承这样一个信念:终点一定是一片梅林。
67、曹操见将士们一个个舔着干燥的嘴唇,勉强行走,心里非常焦急。他把向导叫来,问他附近有没有水源,向导作了否定的回答。曹操不甘心,下令队伍原地休息,派人分头到各处去找水。
68、我们被告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大家努力加班,玩命内斗,把“不够努力”的人都挤出工作岗位,最终所有人的“努力”都便宜了老板。
69、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望梅止渴的故事典故"/>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70、(近义词):说梅止渴纸上谈兵聊以自慰止渴望梅指雁为羹画饼充饥割肉医疮
71、曹操心想,情况很严重,如在这里久留,会有更多的人无法坚持下去。他灵机一动,站到一个高处,大声说道:“有水啦!有水啦!”
72、从这种意义上说,“努力”和宗教起作用的方式,是很相似的。所谓死后的天堂,不也是一种延迟的满足吗?
73、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士兵都体力不支,行军很慢。曹操担心贻误战机,就对士兵说: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74、(例句):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要勇于面对,通过望梅止渴来激励自己,才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75、有一年夏天,他带领一支大军,经过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当时已经到了中午,烈日当空,天气十分炎热。将士们携带着沉重的武器,全身都被汗水浸湿,又热又渴,非常难受,对行军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76、今日互动话题:曹操是否算是一个英雄,为什么?
77、故事说的是曹操带兵行军,士兵没有水喝,干渴难耐。曹操就发令说,前面有一片大梅林,结了很多酸甜的梅子,可以解渴。
78、所有反射都是有条件的。先天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后天反射是条件反射。
79、曹操指着前面说:“这条路我过去曾走过,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结的梅子又大又多,它那甘美的酸汁可以解渴,咱们快上那儿去吧!”
80、 上个月,巴铁公司开发出一款全新的高架巴士“立体快巴”,可以搭载1200名乘客,车流可以从快巴下通过,如果投入使用,解决交通拥堵可能不会再是望梅止渴。
81、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说:“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由于条件反射)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他们凭借着这个(暂时的不口渴或想吃梅子的愿望),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82、没有现代通讯手段的古代军队是很难维持组织纪律性的,只要有10%比例的减员,就能导致整支军队的溃散。
83、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现在我们会用“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来比喻用空想或空话等来安慰自己。
84、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85、有一年夏天,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秀。由于路途遥远,太阳当空,一丝云彩都没有,炎热难耐,大汗淋漓,加之连续几天的急行军,士兵喝不上水,有的中暑倒在路旁。
86、人只能幻想自己的辛苦有价值,能在将来换一个解脱。
87、东汉末年,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盘踞在宛城的张绣。当时已经到了中午,烈日当空,天气十分炎热。将士们携带着沉重的武器,全身都被汗水浸湿,又热又渴,非常难受,给行军带来了严重影响。
88、我一直在想,既然人生的结果是完全随机的,为什么“努力”还是不可动摇的政治正确呢?
89、将军口中描绘的一大片梅林,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