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作文1000字
1、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的租界也沦为日寇占领地。暨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郑振铎夹着讲义急匆匆进了教室。坐得满满的教室鸦雀无声。郑振铎先生热泪盈眶:“……大家知道,今天我给你们上的中国文学史是最后一课,我们是中国人!”讲课开始了,一分一秒显得格外的沉静。不幸的时刻终于来临,当时针指向10点30分时,太阳旗插进了校园。“现在下课!”郑先生挺直了身体,作了立正的姿势。郑先生在“最后一课”上所表现出的崇高爱国之情,感染了千百个后来者。
2、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爱国的作文1000字)。
3、 祖国母亲!我充满激情的呼唤您。即使在风风雨雨中经历了千辛万苦的磨难,我们不会憔悴,我们的祖国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
4、真是闻名如见其人!影片中的嘎子是多么可爱呀!“嘎”气十足!在路上,他误把罗金保当汉奸,虽然闹出了笑话,但显示了他的执着!与胖墩打架,犯了错误,罗…关他禁闭,只要他承认错误即可,可是嘎子拗着头就是不说话。多可爱的嘎子!看到这里,我不禁为他鼓掌!
5、钱学森没有屈服,向美方提出严正抗议,回国的决心更大了。他在家里放好三只小箱子,准备随时启程。后来在中国政府的过问下,被美方扣留了5年的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搭乘轮船回国了。他来到天安门广场,兴奋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来,现在终于回来了!”
6、 我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家中,有三位姓钱的人物: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人称“三钱”。他们都是出国留学后,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回来的。其中钱学森的经历最为惊险。
7、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汗(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8、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9、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喊:“救国!救国!”
10、爱国不是非要轰轰烈烈,大吵大嚷的让全世界都知道,有时候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爱国的体现,这是微观层面上的基本要求。面对日本政府的挑衅,中国政府的沉默,我们不能一味的讽刺中国政府,我们应当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国家领导人们的理性和明智的判断力,而不是做出一些扰乱社会秩序的无知举措来向政府施压。
11、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麽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
12、在学术领域,施一公同样出色。1997年4月,还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施一公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9年之后,他成为学校分子生物学的领军人物和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爱国的作文1000字)。
13、评奖原则:既参考网络展示的点击量、打赏总金额,更要参考专家评委(专家评委名单在评奖结果公布后公布)们的评选意见。即:不以网络展示的点击量和打赏总金额为唯一评选条件,但也不完全忽略点击量和打赏情况。
14、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才有了生命,才有了人类,才有了世界上的一切。希望每个同学都要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不要让人类的眼泪成为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不要让放荡的罪恶降临到我们身上。科学家列出了一组数字,让我们震惊,地球表面的2/3被水覆盖,但其中5%是海水,在余下的5%淡水中,又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和冰雪。人类真正能利用的只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0.26%。联合国一项报告说:全球淡水消费量在20世纪已经增加了6~7倍,人口增加了2倍。到2025年,年人均用水量将减少1/世界40%的人口将面临用水紧张和长期缺水的危机。现在,世界上每天有6000人因为得不到足够清洁的水而死亡。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控制,20年后世界人口的2/3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危险。不要误以为水是无穷无尽的,事实上水荒在世界各地不断加剧,已经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珍惜水资源,不要让它白白浪费掉!
15、历史教训同样表明,当爱国热情没有和具体的强国行动相结合时,爱国热情只会成为一种空洞的感情宣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我们大学生应当集中精力,善于求知,化爱国之情为爱国之行。最后,我们还应身体力行,为身边人树立榜样。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爱国不再是单纯地为国牺牲,而是要做一个容有学识,掌握高科技的理性爱国者,严于律己、崇尚文明、健康、进步的生活方式,带动大家,一同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16、投稿邮箱:1102910230qq.com 317182971qq.com
17、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人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
18、直到我渐渐长大,便开始懂了,甚至还有些同情那些美国语句。可能你会问,不论在哪一个方面都是居世界先列的超级大国的美国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呢?但我认为,美国虽然有钱,却也贫瘠得很。说得夸张一点,就是除了钱,穷得什么都没有了。他们没有文化,没有语言,虽然强大,却没有自己的历史。说到这里,我想你应该理解美国人非要创造出一个美式英语的道理了吧!
19、李兰娟院士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与担当,不管在什么样的年纪,都要有为国出力的意识。
20、本文系本公号编辑、整理或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交流、学习之用,文章及插图著作权均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我们谨致以诚挚的道歉,并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谢谢!
21、 直到过了很久的今天,我才明白爸爸那句话的含义,一个连国语都不会说的人,注定是一个回不了家的游子,徘徊走四方,却找不到根的感觉,很是可怜的。
22、几个月后,是这样一副耻辱的模样。《南京条约》,我们割地赔款,将应得的利益拱手相让:《虎门条约》,我们失去法律,将这片口岸换做别人的茶余饭后的笑谈;《黄埔条约》,敌人得寸进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从而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的主权。一而再再而三地辱华,也不过仅仅十数年。我们眼看着原本歌舞升平,财物雄厚的一代商贸大国即将颓然倒地,却也无能为力。
23、“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这句话,点燃了许多人内心的家国情怀。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人民共和国70年基业上,镌刻着无数为家为国奋斗不已的名字。从“两弹一星”、国产航母等国之重器跃然于世,到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再到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正因为有许许多多以身许d许国、报d报国的侠之大者,中国脊梁得以挺立,中国精神得以弘扬,中国富强得以厚积薄发。
24、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烈(冽),他与冷月作(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舞)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望)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汗(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振(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25、 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
26、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27、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
28、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9、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因对细菌学的卓越研究而享誉欧洲,波恩大学向他寄去了名誉博士学位证书。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侵占了法国大片领土。巴斯德气愤难抑,决定退回波恩大学的证书。朋友劝他说:“科学没有国界。”巴斯德语气坚决地说:“但是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他终于退回了波恩大学的证书,表现了一个科学家的爱国之心。
30、“今天,我们怎样爱国”这个问题是核心。“今天”,指的是21世纪20年代,中国日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西方列强对我们越来越敌视、排挤的这一段时间;“我们”指的是2000年后的这一代年青人;“爱国”,需要为国奋斗,为国付出,不存在选择空间;“怎样”,强调做什么不做什么,需要学生思考、权衡、选择。此外,题目明确提示“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给出自己的答案。
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32、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33、 自古以来,就有“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有“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他们的心中都装着祖国,都装着人民。
34、坐得满满的教室鸦雀无声。郑振铎先生热泪盈眶:“……大家知道,今天我给你们上的中国文学史是最后一课,我们是中国人!”讲课开始了,一分一秒显得格外的沉静。不幸的时刻终于来临,当时针指向10点30分时,太阳旗插进了校园。“现在下课!”郑先生挺直了身体,作了立正的姿势。郑先生在“最后一课”上所表现出的崇高爱国之情,感染了千百个后来者。
35、其次,考生应挖掘材料内涵。三则材料均与国家有关,讲述了我国的杰出先辈们为国奉献、以国为荣的精神。而考生可以由此展开自己的联想与思考,既可以以记叙文的形式写作自己的爱国情感,也可以以议论文的形式展开对爱国精神的论述与呼吁。
36、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