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四书五经名句以及典故(摘抄好句53句)

四书五经名句以及典故(摘抄好句53句)

四书五经名句以及典故

1、译文:“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3、  译文: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

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四书五经名句以及典故)。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7、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8、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11、(名词)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12、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13、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14、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1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6、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梁惠王上》

17、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18、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19、“五经”的说法由此开始,后世很多朝代更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文化措施,如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就倡导儒学,设置“五经”博士十九人。

20、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21、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22、译文: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23、译文: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

24、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诗经·小雅·巧言》

2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一章》

26、译文: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27、译文: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28、译文: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29、译文: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30、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敬意还不够吗?

31、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32、译文: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节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33、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34、译文: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35、译文:树立德行,最可贵的是使它不断增长;而除掉毛病,最好是除得干净彻底。

36、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7、  译文:当初我离开家的时候,正是杨柳依依的阳春;现在我戍边归来,冒着霏霏的雪花。

38、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39、  “四书”之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40、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41、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鱼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生命去取得大义。

4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3、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44、  译文: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

45、  译文: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节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46、  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47、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48、译文: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却不到处炫耀。而是看准时机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9、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

50、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

51、  译文: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52、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