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出自孟子的名言(摘抄好句31句)

出自孟子的名言(摘抄好句31句)

出自孟子的名言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国君会以天下人民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君主将自己的忧患,当做自己的忧患,臣民也会将国君的忧患,当做自己的忧患。

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解释成现代白话文是:我长于修养我的浩然之气。只有浩然之气才能立存于世。

4、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七节》(出自孟子的名言)。

5、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6、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才能得到百姓们广泛的支持拥护,也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再坚固的城池,再好的时机,都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只有“人和”才是最主要的,不能施行仁政的暴君,下场必然是众叛亲离,以失败告终。

7、(56)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名言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出自孟子的名言)。

8、出自《孟子·万章下》。金声而玉振之:指奏乐时以钟声起音而以磬声收尾。所谓集大成,就如同奏乐,从敲钟起音,以击磬收尾。敲钟起音是有条理地开始,击磬收尾是有条理地结束。孟子认为孔子是“集大成”的人。也就是说,智慧的思想家、英明的政治家应该是“集大成”的人。

9、(译文)自我反省而发现正义在我,即使面对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10、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11、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2、拥有的道义的人,自然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到了最后,整个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于他;失去道义的人,就很少有人帮助他,甚至到了最后,连父母妻子都背叛他。

13、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5、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16、出自《孟子·尽心上》。如果不把坑填平,水是不会向前流的;君子励志于洞悉圣人之道,没有一定的成就,是不能达到圣人的境地。

17、这句话广为人知,千古流传。表面上讲,这是博爱的胸怀,高尚的道德;究竟上讲,这是圣贤的境界,是觉悟后的正知正见。

18、语出战国时期孟轲《孟子·尽心下》。百姓最为重要,国家次之,君主放在最后。

19、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2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4、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25、  解释成现代白话文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事不抱怨老天,也不抱怨他人。

26、出自《孟子·离娄下》。不合乎礼仪,不合乎道义,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

27、(译文)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2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9、译文: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30、    孟子学说中的经典名句很多,但笔者遴选出来的十句算是经典中的经典,读懂它,足够我们享用一生,智慧一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