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表示团结合作的成语(摘抄好句67句)

表示团结合作的成语(摘抄好句67句)

表示团结合作的成语

1、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常与“休戚相关”误用。

2、  (误用)不能用于表示非常关心,跟“无微不至”不一样。

3、  (解释)批评说话人说得不好,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4、离心离德:思想不统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条心。

5、(三人成虎)城市本无虎,传言有虎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即能蛊惑人心。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误例:①在最困难的3号巷道,几名共产d员齐心协力,三人成虎,终于排空了积水。②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赏心悦目)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误例:节日的北京,绿草茵茵,鲜花处处,真是美不胜收、赏心悦目。(深居简出)指常呆在家里,很少出门。不能理解为“简简单单出门”。误例:看妈妈出个门还打扮半天,真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莘莘学子)表示众多的学生,不能指具体一个或几个。如果前加上“一位”“每一个”“几个”等这些限定,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误例:①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②每一位莘莘学子都应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③教室里坐着几个莘莘学子。91/(身临其境)指亲身到了那个境地。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误例:只要你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那样求全责备了。(生灵涂炭)形容广大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易用成“人民生灵涂炭”,造成语义重复。误例: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6、为孩子解读成语故事,妙趣横生,有趣有料;分析科学知识,活灵活现,有理有据。并通过这些故事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寓意和来历,启发孩子们的科学思维,让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7、大人们或许习以为常,对说了半辈子却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说的成语,已经漠然了。小孩子们却葆有一颗好奇之心、探索之心,喜欢追根问底。当孩子们问这则成语为什么要那样说、那则成语为什么要这样说,就表示他不满足于只知道世界是“这样”而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对他来说,每个“为什么”都不是小问题!您能启发他找到满意的答案吗?(表示团结合作的成语)。

8、挑唆是非:挑唆:挑逗,引动。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9、不约而同: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10、一朵孤芳自赏的花只是美丽的,一片互相偎依着而怒放的锦绣才会灿烂夺目。同欲者胜、民齐者强,让我们投身到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汪洋之中,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在凝聚和奉献中闪耀团结之光,彰显力量之美。

11、为丛驱雀:丛:丛林;驱:赶。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12、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13、  (误用)不用于能力、水平、成绩等参差不齐。

14、精诚团结(解释)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1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权

16、1(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误例:家用电器的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1(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误例: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一直坚持战争主张,对世界人民反战呼声置之度外,最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1(捉襟见肘)捉襟见肘本指衣服破烂,后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与“不合身”无关。误例: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1(走投无路)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不能误解为“没有路可以走”。误例: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突然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17、  吴越同舟: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18、一心一力: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9、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0、  (误用)错用来表示报复,恩将仇报,以怨报德。

21、(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22、(解释)形容箜篌的声音使人震惊。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3、(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24、  (误用)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25、成城断金: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26、(解释)出自《诗·幽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是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七月流火是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27、  (解释)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28、(道弟称兄)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团结合作的成语3(成语):通力合作

29、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30、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常被人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代替“首先”。

31、(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32、众虎同心: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33、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34、1(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理解为“普通的乡下人”。误例:①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②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1(相濡以沫)原指在困境中的鱼为了生存,互相用口中的水沫沾湿对方的身体。后用来指夫妻感情,也可用于朋友。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不能指一般情况下的互相帮助。误例:周礼的家是个四代同堂的小康家庭,一家人相濡以沫,幸福和睦,被居委会评为五好家庭。1(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谈论。不可指同一人、物,不可混同“同日而语”。误例:当年穷山沟沟里的小放羊娃,如今已是集团董事长,今昔之别,简直不可相提并论。1(心悦诚服)表示真心实意地服从或佩服。不能理解为“心情舒畅愉悦”之意。误例:他听着风顶树梢,听着小鸟欢噪,心悦诚服,不原离开这个地方了。

35、        四班杨佳仪、邵寓靖、何雨芳、吴俐瑶

36、铜墙铁壁(解释)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

37、  (解释)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对,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38、(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39、同心协力: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发奋。

40、●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被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增多,使皮肤癌患者随之增加,并造成人体免疫系统和眼睛的障碍。此外,也可能妨碍植物生长,影响农产品生产;对浮游生物、鱼类、藻类更有非常不良的影响,破坏海洋生态。 

41、  (解释)自己无能,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42、活着,为的是替整体做点事,滴水是有沾润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为波涛。

43、群威群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44、  (解释)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45、(解释)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46、  (解释)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47、(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48、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民族文化教育的意识进一步强化,中小学语文新课标更加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成语正是实现这一目的之有力媒介。其结构严谨,意蕴丰厚,凝结着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49、(解释)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50、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51、成城断金(解释)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52、(误用)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53、  (误用)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54、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5、同生共死 志同道合 共赴危难 齐心合力 同心叶力

56、同心协力: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57、台湾图书杰出品牌小牛顿学习漫画系列——“写给孩子的成语故事”,大陆首次全套独家引进,畅销台湾30余年,所出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推荐。

58、(解释)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59、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很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60、90个成语,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成语。然而,99%的学生,经常会把这90个成语用错!有空时,请带着孩子一起熟悉这90个成语,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成绩,还能避免生活中闹笑话哦!

61、合作的确是一种精神,它源于信任,且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是难以估量的。这个时代呼唤许多精神,而合作精神将永远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不竭动力。

62、  (误用)现在多用于讨论一个人,是不对的。

63、(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4、单丝不成线,独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65、(出处):《论语.颜渊》:“盍彻乎”朱熹注:“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

66、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写文章粗心大意,不加标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