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爱国篇
1、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d落,好汉身躯为群裂。——周文雍《绝笔诗》(红色经典爱国篇)。
2、作品简介:《少年方志敏》是反映方志敏成长经历以及方志敏精神的青少年读物。作品讲述了方志敏童年时期在家乡读私塾备受先生青睐、参加农事劳动与义父抗争、离家去烈桥求学接受进步思想、进城上学与恶势力斗争的曲折经历和成长中的思想变化,塑造了一个爱国、沉稳机智、卓尔不凡、胸怀大志的少年英雄形象。
3、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4、这是一部描写在抗日时期,鲁南地区确有这样一支游击队,开始在临(城)枣(庄)支线,以后发展到津浦干线上活动。在广大的革命根据地中由共产d人领导的一支特殊的游击小分队以打击日伪军的交通线为目的而与日伪势力进行游击斗争的英雄故事。
5、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6、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7、时间过得真快,演讲比赛结束。经过紧张的计票环节,此次比赛的获奖选手产生。年级部长盛琦芸老师和图书馆馆长张勍老师上台为本次比赛的幸运儿颁奖。场下响起来热烈的掌声,让我们祝贺他们。
8、翻译: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9、1952年10月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冯如——造飞机
10、鬼子来了。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
11、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12、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红色基因,血脉相连;红色精神,薪火相传。本次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施展才华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也是我校语文组举办读写兴趣小组的一次成果展示,为营造书香校园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广昌二中更是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洗礼,自觉做到感d恩、跟d走、强国志、报国行,争做“四有”时代新人。
13、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林则徐——销毁鸦片
14、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尔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叶挺《囚歌》
15、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可曾记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16、赫鲁晓夫没有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心怀不满地走了。后来,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两国的许多经济科技协议,企图给我国造成压力,毛泽东又领导中国人民和它们的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作了坚决斗争,捍卫了我国的主权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7、作品简介: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张嘎的故事。少年张嘎目睹奶奶为掩护八路军撤退被日寇杀害,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为了给奶奶报仇,张嘎参加了八路军,当上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机智、勇敢;他多次参加战斗,还缴获了敌人的手枪;受伤被捕后,面对敌人拷问,他坚强不屈,并设法与部队里应外合。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张嘎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战士。
18、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19、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20、(吉洪昌简介)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著名爱国将领。18岁开始戎马生涯。193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d。1933年5月,率领部队,同冯玉祥、方振武等部联合,在张家口组织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二军军长兼北路前总指挥,取得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第一个胜利———多伦大捷。
21、2021年是中国共产d建d一百周年。百年岁月峥嵘,百年初心如磐,百年风云变幻,百年波澜壮阔。斗争、牺牲、奉献、革命、改革、发展,无数红色经典故事孕育着奋斗精神。从山河破碎到新中国成立,从任人宰割到大国崛起,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d带领着中国人民风雨兼程,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22、译文: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23、白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子,屠杀了全村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为亲人报仇的种子。
24、评委老师从内容、思想、文采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经过认真细致地评审,最终评选出优秀征文三等奖。
25、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第一所实验学校,也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与黄埔区在原黄埔区玉山学校基础上合作共建的一所教改实验学校。
26、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27、爱国人物二:华罗庚 在“七”事变后,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28、(注释)这首仅20个字的《就义诗》,却写出了革命先烈坚信革命事业一定能胜利,和他们不惜在敌人屠刀下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本诗一个“真”字,表达了夏明翰同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也写出了先烈们深信革命事业后继有人、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
29、“胸怀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是闪闪发光的,1937年的延安就是一颗闪闪的红星。从外国人毕森的笔下,我看到了在我们民族最危急的时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共产d人是用怎样的胸怀来倡导和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我也真切感受到当时共产d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虽然我不能亲眼见到1937年的延安,但只是在书中惊鸿一瞥,就已经心潮澎湃、心生向往。”
30、有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痛,他趴在床上忍了一会,想硬挺过去,但又一想,明天还要出车,这样疼下去可不行,赶快爬了起来,跑到卫生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