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陶行知名言名句知行合一(摘抄好句76句)

陶行知名言名句知行合一(摘抄好句76句)

陶行知名言名句知行合一

1、你旳教鞭下有瓦特,你旳冷眼里有牛顿,你旳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旳小学生。

2、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3、到底什么是“格物”?格物就是保持善良、祛除恶意。

4、电影《闻香识女人》里,阿尔帕西诺说:“如今我来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总是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知道。但我从来不走,为什么?因为太TM难了!”(陶行知名言名句知行合一)。

5、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6、对人和事迅速精准的洞察与抉择是良知的洪荒之力,它轻而易举地击碎了哪怕最巧妙的伪装,使那些看上去正义凛然实则猥琐不堪的赝品无所遁形,参破万事万物的真相,宛若高悬的明镜,虽魑魅魍魉千变万化,亦一触即溃。

7、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8、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9、身体不属于你,只有生命之神属于你,是别人抢不了、带不走的真正的财富。生命不等于身体,身体这种原子与大自然的物质并不仅仅属于你自己。

10、比如“清泉石上流”,会发出声响。你在泉水和石头身上都寻不到响的理,只有用心琢磨,才会明白响声是二者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这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有我之境”,就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自然现象被赋予了主观意义。

11、人能习于勤,亦能习于惰。人之有惰念,不难芟除之;所可惧者,既由惰而因循,复由因循而长惰。

12、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陶行知

13、生活如同一杯酒。同样一杯酒,你哭着去喝,你会觉得很苦;你笑着去喝,你就会觉得很甜。这就是体验。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不至于责人已甚,而自治严矣。

15、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16、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宋〕朱熹

17、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18、《2021王阳明心学日历》音频节目已经在喜马拉雅FM正式上线了!

19、张贯峰:陶行知在《“伪知识”阶级》一文中对真知识进行了解释: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你如何理解“行是知之始”?

20、习惯比天性更顽固。             

21、   翻译: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22、你如果想要儿童变成顺从并守教条的人,你就会采取压服的教育方法;而如果你让他能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2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求真务实,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24、于是将心得体会上报给燕王。燕国据此施政,很快实现大治。

25、赵建岳:所以,读陶行知可以加强我们的职业认同,减少职业倦怠,明白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

26、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陶行知

27、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

28、   翻译:译义有多种。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另一理解为“智者乐,水”——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

29、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陶行知

30、在聆听中,收获的喜悦与思维碰撞的火花共飞;在交流中,精神的盛宴和读书的快乐并存。让我们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向更深更远处迈进!

31、思想、精神才是人的真正财富。物质、金钱不是,它只是暂时存放在你的名下,总有一天你要还给别人,还给社会。培育你的思想吧,哪怕你不是一个思想家,你也要有自己的思想,思想才是你快乐的源泉。

32、孩子在学习时出现了问题总是请求家长给予辅导或帮助解决。这时,家长千万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因为有人说:宁给孩子一把梯子,不给孩子一个果子。

33、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34、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35、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36、王 琳:教师需要一边教一边学,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生活。

37、   注解: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38、一事当前,按照良知的第一声断喝坚定去做,不过度思虑,优柔寡断。譬如见童子坠楼,正常人条件反射必会冲过去救;见牛被宰割时流泪,也会产生恻隐之心。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为何现实生活中数见不鲜的恰恰是知行不一?

39、越退缩,越失意——面临重大抉择时,要有强大的意志力,不轻易动摇。

40、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

41、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42、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43、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4、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45、正如教育家斯霞所说,智育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的危险品。而德育必须从小培养,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培养习惯,无论是道德习惯还是学习习惯。

46、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陶行知

47、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48、老太婆年轻时,别人教她念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对方误将“吽”读成了“牛”,老太婆也便错着念了几十年。喇嘛替她纠正了错误,欣然上路。

49、幸福不在于拥有成功,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很多人成功了,但他并不一定会幸福。

50、责任心是金,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事业心、慈悲心、怜悯心、同情心、进取心、雄心、恒心、孝心、关心、善心等等“群心”相比,是其中最灿烂的一颗心,其它的“心”即使弱一点,有了责任心,会弥补人很多的弱点。

51、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52、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53、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要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能力,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方法。

54、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

55、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56、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宋〕朱熹

57、陶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于1946年7月25日逝世,汉族,徽州歙县人,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58、“乐观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能看到一个机会,而悲观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某种忧患。千万要记住,一个人思考的角度,可以主宰你面对事情的态度。”----美国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

59、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60、耳目之闻见,善用之足以广其心。——〔明〕王廷相

61、陶行知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学习刻苦,在校成绩非常优异。23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随后赴美留学,曾师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归国后,陶行知致力于宣传新式教育,并针对中国落后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极力倡导平民教育。他曾说:“中国以农立国,人民十有八九住在乡下。平民教育就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只有农民的教育水平提高了,中国的整体水平才会有发展。”为此,陶行知还放弃了优越的生活与各种名誉,甚至是自身的前途特意到乡下去实践。

62、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63、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64、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体验。知,顾名思义就是知识,在这里应该是动词,学习理论知识。陶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他的“行知”认识论对于我们的现实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65、一个笔误居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非总结道:这是信本身的力量吗?肯定不是,而是看信人的力量。

66、其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些学生已经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学习。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学生不再是听老师在那枯燥乏味的讲,而是自己亲自做试验得出结论。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6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68、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陶行知

69、河南教师读书会,由河南教育时报社发起,成立于2009年,目前有省内外会员900余名。读书会倡导“读书为己、私享汇智”,一起读书与成长。是教师,爱读书,就可无门槛进入。目前,每周五晚8点在QQ群(67643920)共读一本书进行中。欢迎单位名+实名敲门加入,进去后或旁听、静思,或跟读、主讲。我们在书乡等你。     

70、曾国藩说他:“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71、首要就是破除唯分数论。现在学校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眼中只盯着学科成绩,考试成绩固然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成果的重要标杆,但在衡量一个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方面,如果只盯着成绩,这是不合适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回归本源,教育不就是为了一个人全面的成长发展吗?仅凭考试成绩就可以衡量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程度吗?陶先生的理念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理念,生活教育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他所倡导的知行合一所强调的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2、张 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73、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4、   后人延伸: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75、我们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