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白居易的诗特点(摘抄好句42句)

白居易的诗特点(摘抄好句42句)

白居易的诗特点

1、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是白居易讽谕诗的又一特色。(白居易的诗特点)。

2、⒊提出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形式应服务于内容。

3、《春寒》:“苏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薤白,薤草之根,俗名藠头。薤白酒制法以炒薤白投酒中酿成。张仲景《金匮要略》云其能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4、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5、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带有悲慨的感情基调

6、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7、白居易诗歌理论的进步意义表现在:强调了诗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呼吁诗人正视社会现实,从而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并且使不少诗歌揭露社会弊病,反映现实生活和民生疾苦,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

8、李白不仅七绝的成就卓越,而且乐府和歌行体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绩。如乐府诗《蜀道难》,《行路难》等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了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入乐府,使古题乐府诗歌获得新的生命,把乐府诗歌创作推向无与伦比的高峰。而李白的歌行创作成就比乐府高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化莫测,摇曳多姿的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9、抒情性。写实和抒情兼用。他自己都说:“大凡大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白居易的诗特点)。

10、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

11、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12、《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劝尝光禄酒,许看洛川神。”白居易自注云:“周兼光禄卿,有家妓数十人。”当时周皓兼光禄卿,光禄酒当为其家所酿。

13、李白不仅七绝的成就卓越,而且乐府和歌行体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绩。如乐府诗《蜀道难》,《行路难》等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了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入乐府,使古题乐府诗歌获得新的生命,把乐府诗歌创作推向无与伦比的高峰。而李白的歌行创作成就比乐府高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化莫测,摇曳多姿的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14、局限性表现在:完全从对于政治与教化的作用来看待诗歌的功能,把“风雅比兴”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影响了对前代作家的正确评价。此外,在强调政治内容时,忽视了诗歌的抒情意义,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影响了诗歌的艺术价值。

15、在艺术方面,注重反映下层民众的苦难生活,包括战争和上层的剥削勒索。前者如《新丰折臂翁》,写自残逃役的老兵,读之悲哀;后者如《轻肥》,在极尽描摹贵族穷奢极侈的生活之后,却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作结,发人深省。此外,内容广阔的《新乐府》五十首,一篇专咏一事,以所咏之事为题,下有小序揭示主旨;多以三字句起首,后接七字句,以口语俗语穿插其中;塑造了生动深情的人物形象,如《井底引银瓶》中的“淫奔”之妇。不足之处在于,多议论、重复而缺少艺术性,有生拼硬凑、缺乏情感的篇章,语言浅露、不够含蓄。 

16、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例如杜甫的《兵车行》,诗中既有“行人”出征时的记叙,又有“道旁过者”与“行人”的问答,也有“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的感叹,读后真能摧人肝肠。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既有风卷茅屋的记叙,也有“归来倚杖”的叹息,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强烈抒情与愿望,读后令人唏嘘不已。

17、22福利|50所院校文学考研真题资料包合集!

18、《浔阳秋怀,赠许明府》:“试问陶家酒,新篘得几多?”陶渊明为浔阳人,陶家酒当指代产于浔阳者,此处指许氏家酿。“篘”为滤酒竹器。

19、白诗文字浅显,很少用典故和古奥的词句,还特别喜欢提炼民间口语、俗语入诗。

20、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 “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 “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21、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谕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

22、如在塑造卖炭翁时,他只用“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一个活脱脱的苍桑老炭翁形象便跃然而出。白居易的讽谕诗多为叙事诗,在叙事时,他常要发议论,评价所述之事,以显其志。

23、叙事性。白诗多以叙事性手法来给我们讲故事。其代表作还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24、(福利):34所院校文学考研真题打包免费送!

25、有唐以来的时代审美出现了由雅入俗的变化,与之相应,文学也渐趋世俗化。白居易就是诗歌领域这种趋向的代表。“乐天之作新乐府,乃用毛诗,乐府古诗,及杜少陵诗之体制,改进当时民间之歌谣”(陈寅恪)。其作品远接《诗经》“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近承杜甫诗歌重时事、尚通俗的一面,“务言人所共欲言”,事实上是一种开拓和创新。白居易诗作虽有明显的政治指向,但依然不失对现实的关怀与热情,且通俗易懂、妇孺皆知,故而出现了元和以后“学浅切于白居易”的文坛风气。

26、抒情性。写实和抒情兼用。他自己都说:“大凡大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27、《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白醪充夜酌,红粟备晨炊。”白醪即白酒,但并不是我们今天所指的白酒,而是以米酿制的酒酿。

28、有唐以来的时代审美出现了由雅入俗的变化,与之相应,文学也渐趋世俗化。白居易就是诗歌领域这种趋向的代表。“乐天之作新乐府,乃用毛诗,乐府古诗,及杜少陵诗之体制,改进当时民间之歌谣”(陈寅恪)。其作品远接《诗经》“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近承杜甫诗歌重时事、尚通俗的一面,“务言人所共欲言”,事实上是一种开拓和创新。白居易诗作虽有明显的政治指向,但依然不失对现实的关怀与热情,且通俗易懂、妇孺皆知,故而出现了元和以后“学浅切于白居易”的文坛风气。

29、首先是日常琐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字字句句皆是“称心而出”;其次是记游写景,如《大林寺桃花》《钱塘湖春行》,具有“逸韵谐奇”的散文化特征;再次是说理议论,多表达出世之意,较好的如《效陶潜体十六首》,比陶诗多一层亮色,富有理趣。这些诗作具有强烈的个人化色彩。 

30、2020文学考研峰哥私教班,今晚开始报名!

31、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32、李白,杜甫,白居易是盛唐和中唐时期最为著名的三位诗人。研究这三人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中唐时期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

33、“感伤类”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以咏叹李、杨爱情为主,塑造了杨妃这一超凡脱俗的忠贞形象,充满感伤情调。《琵琶行》叙述与琵琶女的际遇,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这类作品节奏多变,注重抒情,精选各类意象渲染氛围和意境,语言精切晓畅。

34、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中。

35、当然,仅仅凭借一首《望天门山》是不足以说明李白的七绝之妙的。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为多。在这些诗歌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山中问答》等

36、(节选自袁行霈《白居易的诗歌主张与诗歌艺术》)

37、艺术特点:⒈主题的专一和明确。⒉运用外貌和心理等细节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⒊鲜明的对比,特别是阶级对比。⒋叙事和议论结合。⒌语言通俗化。

38、(福利)20古代文学考研百余所院校信息汇总

39、综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40、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41、局限性表现在:完全从对于政治与教化的作用来看待诗歌的功能,把“风雅比兴”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影响了对前代作家的正确评价。此外,在强调政治内容时,忽视了诗歌的抒情意义,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影响了诗歌的艺术价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