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下里巴人(摘抄好句17句)

下里巴人(摘抄好句17句)

下里巴人

1、意思是:有一个歌唱家在京城唱歌。开始唱的是楚国最流行的两首民间歌曲《下里》和《巴人》,这时围观的人中有好几千人跟着唱。(下里巴人)。

2、空前火爆!省内外数万人狂欢平昌音乐帐篷节,快来收图哟!

3、咱们既要会欣赏阳春白雪,也要会观赏下里巴人。

4、来自达州、重庆的艺术家们为平昌观众送上了一场精彩丰盛的文艺大餐,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5、和者盖寡意思是能够跟着唱和的人一定很少,这句话出自于东汉大臣李固所写的一篇书信《遗黄琼书》。

6、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7、示例:清·李绿园《歧路灯》:“谭、娄纯正儒者,那得动意于下里巴人。”

8、成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由此得来。“阳春白雪”后来就用来代表高雅的文艺作品,而“下里巴人”则代表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宋玉简介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城)人,楚国文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

9、《文选·宋玉〈对楚王问〉》中有这样的记载:“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10、释义:原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强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泛指高雅的文学艺术。

11、《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期“乐圣”晋国的师旷所作。

12、下里巴人在混沌生活中表现出的渺小真令人惊诧。

13、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4、       也省作“巴里”“巴人”“下里”。如“谬承巴里和,非敢应同声。”(孟浩然《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雅曲终难和,徒自奏巴人。”(骆宾王《和王记室从赵王春日游陁山寺》)  :“懦夫仰高节,下里继阳春。”(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15、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16、      正因为家教、视野、格局的不同,人的行为规范和思维底线就完全不同。不说什么“人分三六九等”,就两种已经拉开了灵魂的距离:一种是“阳春白雪”,一种是“下里巴人”。去年翻《楚辞》刚好看到《宋玉答楚王问》,里面就讲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典故——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都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