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
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4、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
5、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6、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
7、人这一辈子需要完成许多的事情,而每一件事情都是需要奋斗才能完成的,如果你不奋斗没有经历过风雨那你的生命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8、五十四个春秋,轰隆的铁牛梳理着田野的歌喉,翻卷出丰收的喜悦与欢唱。五十四个春秋,贫油的国土拱起钢铁的脊梁,石油井架耸立在沙海大洋中。
9、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10、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
11、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
12、译:时局艰难的时候不屈的气节就表现出来,一一记在史册上,垂名后世。
13、(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
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15、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6、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17、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18、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1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2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21、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22、(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23、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24、(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25、《论语》(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26、(解读)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接:接触,交往。醴(lǐ):甜酒。
27、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庄子》
28、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o卫灵公》)
29、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o为政》)(译文)(鲁国当政的季康子向孔子问起执政如何让人民服从时)孔子说:“你对待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也会恭敬起来。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也就会对你尽心竭力了。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不好的人,他们也就会互相劝勉了。”
30、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小学六年级个性签名人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长。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勤奋铸就辉煌。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人心齐,泰山移。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要成就大事,先做好小事。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水往下流,人争上游。明理,好学,团结,互助。蓄势待发,有备无患。要争就能赢,要拼才能赢。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体验成长过程,享受生命快乐。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隋寸功。荣誉来自努力,进步来自勤奋!做人要厚道,求学要严谨。不到终点,永不放弃。小燕来,好种田;大雁来,好过年。自主自律,自强自信。团结进取,追求卓越。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勤奋努力,勇创佳绩,团结拼搏,再展雄风。厚德博学,自强不息。欺人是祸,饶人是福。“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乐学苦思,敏锐创新。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强身健体,立志成材。学习如着起之茴,不见其增,日有所长。造烛求明,读书求理。聪明第学习第一!谚语大全小学六年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31、过了晨曦,你可以欣赏暮霭;错过了春花,你可以接纳秋实;错过了太阳,你可以仰望星月;错过了昨天,你可以拥抱今天!
32、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3、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34、(译文)有一直把弓弦拉得很紧而不松弛一下,这是周文王、周武王也无法办到的;相反,一直松弛而不紧张,那是周文王、周武王也不愿这样做的;只有有时紧张,有时放松,有劳有逸,宽严相济,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国的办法。现用这句话多用来提醒我们: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3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37、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8、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o里仁》)
39、大成若却,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0、译: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41、(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42、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43、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o公孙丑上》)
44、在小学和初中语文,不乏国学经典的学习,其中一些经典名句也还是必考题。详细的初中必考100句国学经典名句,背下来,定让你受益匪浅!
45、(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46、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o尽心下》)
47、(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4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4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0、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51、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52、1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尚书o大禹谟》)
53、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5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5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5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57、(译文)孔子(在与弟子子路议论卫国政事时)说:“名义地位不当,说话就不顺理;说话不顺理成章,事情就办不成……”
58、0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60、(译文)如果贤能的君子不当政,无德的小人却在位掌权,对百姓的事不问不管,保不住百姓,上天必然会降下大祸。
61、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62、(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3、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苏轼尝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以柔克刚的态度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64、(译文)孔子说:“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丧失元帅,(但是)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放弃自己的主张。”
65、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66、(译文)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高兴不可过火。
67、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6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6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70、译: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又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
7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72、(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73、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