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的一生
1、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2、习惯了浪迹天涯,且歌且乐,走马天涯之中,寻得人生真谛。有人评:“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士,千古伤心词人”,销魂神伤的人生,写尽了寒门落客的惆怅,怀念他就是怀念我们心中的古典时代。
3、万丈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4、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5、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纳兰容若的一生)。
6、1685年五月,纳兰容若和朋友们聚会饮酒,每人都写了《夜合花》一诗。八天之后纳兰容若去世了。一年后,顾贞观从北京回到了故乡,在自己屋子里挂上纳兰容若的小像,过了三十年隐居的日子。(纳兰容若的一生)。
7、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8、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9、18岁时,纳兰性德去参加科举考试,轻轻松松地考中了举人(清代科举考试分3级:秀才、举人、进士);22岁时,纳兰性德又参加进士考试,是二甲第一名(进士分三甲,头甲只取3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骨子里把自己当文人的纳兰性德梦想着去翰林院之类的地方,没想到却被康熙钦点为武将。
10、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令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11、沈宛出生在江南世代书香门第之家。从小跟随父亲学习诗词歌赋,再加上江南的柔山媚水、人杰地灵的环境的熏陶渐染,造就了钟灵毓秀的超凡气质。长大后,沈宛不仅精通音律弹一手好曲子,还深谙填词之道,成了吴兴一带有名的大美女、大才女。
12、这样的词就像张任政评论的那样,“声泪俱随,令人不能卒读”。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纳兰续娶了一个妻子官氏。这是一场政治婚姻,官氏和他感情说不上有多不好,但也说不上有多好。他们的感情世界好像不太合拍,有点貌合神离。纳兰婚后还是一首接一首地写着悼念卢氏的词。他死后官氏很快就改嫁,在当时社会风气里也是反常的事情,这多少也暗示了两人的夫妻关系。
13、《少林寺传奇之东归英雄》郭力行饰演纳兰容若
14、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15、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16、《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昔昔长如玦。
17、后来,他和一个叫沈宛的女人发生过短暂的恋情。沈宛是江南才女,写过一本词集《选梦词》,但她的身份相当模糊,据推测最有可能的是一名歌妓,就像柳如是、董小宛一样。这段恋情是顾贞观搭的桥,纳兰容若陪同康熙南巡的时候,和沈宛陷入热恋,同居在一起。后来又托顾贞观将沈宛若带至北京。本来按纳兰容若的身份,娶位妾室也属正常,但当时规定满汉不通婚(汉军旗人不在汉人之列),明珠坚决不同意接纳沈宛。几个月后,纳兰容若屈服了,将沈宛送回江南。俩人分手了。纳兰容若对此内疚不已,据说他最著名的那首词就是用沈宛的口气责备自己的:
18、他为什么会有这如许愁?下面的十二首诗词,可谓写尽了纳兰的一生,将告诉你答案。
19、头一次被容若灼灼地注视,卢儿突然感到心慌,仿佛所有的阳光都投射到了自己的脸上,照亮了长久以来忧郁的心情。她突然好担心,担心自己的容颜不够明媚,在这个深爱着的男人眼中,不能留下美丽的倩影。当时,他们都还没有意识到,恰是这一刻,成了他们一生最动人的永恒。
20、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21、此阙词是回复顾贞观的答语。顾贞观是纳兰一生中最重要的挚友,他有个朋友叫吴兆骞,因为被科场案牵连,受了不白之冤,流放到了东北宁古塔。一个江南文弱才子,在那地方实在是度日如年,而且能不能熬着活下来都是问题。顾贞观发誓一定要救他回来。他找到了纳兰容若,给他看了自己写给吴兆骞的词,也叫《金缕曲》,这首词也是清代词中的经典:
22、纳兰性德(1655—16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初学人的一朵奇葩。他在文学诗词上的造诣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国学精粹的一部分。他的风骨柔情让我们倾慕向往。他跟卢氏、沈宛之间的爱情更是令人动容惋惜。历史的长河里,富贵只是云烟,而那些精神财富的力量才能跨越世纪之远,永久的影响着后世之人。
23、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24、只可惜,他与她,相遇的太晚——他已为了青梅竹马而又今生无缘的表妹惠儿受了最重的情伤;只可叹,他与她相遇的太早——他一生中第一次遭遇了爱情的不如意,还没有恢复,他尚且还没有准备好再去接纳另一个女人的深情无悔;只可悲,他与她相遇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成婚当日。
25、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26、纳兰性德从小在父辈的教导下学习骑射,练就了一身功夫,并善于搏击。但是,有着地地道道满族血统的纳兰性德却对汉字、诗词更感兴趣。说起来,这还是源于家庭的影响。其父亲纳兰明珠人如其名,才能如同一颗明珠般熠熠发光。他颇有辩才,在平定三藩时因赞襄军务之功被康熙皇帝赏识,又精通满汉文,曾担任过弦文院学士,英武殿大学士,累加太子太师。在父亲的影响下,汉家典籍成为纳兰性德儿时学习的重要方面。
27、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一份漂泊的情感终究要找一个归宿。虽说这份归宿得之不易,但能找到已是满心欢喜。终于见到沈宛,纳兰感觉自己象是在做梦,握着沈宛的手,纳兰才感觉到真的是沈宛来到了身边。他对沈宛说:“御蝉,你知道吗?你为我带来了整个江南,。你就是江南,江南就是你。“
2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9、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30、但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奈钟情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31、 他写尽世间的惆怅,留下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甚至有人将纳兰性德视为中国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贾宝玉的原型。
32、吴兆骞已蒙冤多年,营救之难可想而知。纳兰性德求助于他的父亲纳兰明珠。1678年,清廷派遣使臣视察宁古塔,纳兰性德借机让吴兆骞写下辞藻极为华丽的《长白山赋》,带回献给康熙皇帝,想请求对吴的赦免。康熙皇帝读后也被打动并主动询问作者吴兆骞的情况,然而因为有人从中作梗,营救最终未成。
33、因为沈宛的到来,使得纳兰性德与父亲明珠的关系骤然紧张。这种状态是非常罕见的,明珠对这个儿子充满了爱意,生怕他受一丁点的委屈。可是这次不一样了,纳兰性德想要为自己的幸福争一争。
34、译文与意中人相处,如果不能像刚刚相识的时候美好而又淡然,没有后来的怨恨、埋怨,那么一切还是停留在初见时的美好为好”。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35、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不断的写诗填词,抒发自己的别情愁绪,聊以慰藉那些心中的寂寥。这让他的才情,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倾慕,结交了众多的文人墨客。
36、沈宛的到来使纳兰性德又找到了久违的爱情滋味。他的生命里的新篇章亦因此而掀开。他庆幸自己在人生的灰暗时节又得遇红颜知己。
37、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哪辨香?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38、全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39、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