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诚信成语五十个
1、《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失信于人损人害己
2、炫玉求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同“炫玉自售”。
3、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4、(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5、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6、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百工无信,则手工产品质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可见失信对社会的危害何等大啊!
7、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9、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10、(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11、赤诚相待: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12、(举例造句): 抱诚守真的做法往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13、始终不易::易: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14、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
15、(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讲信用的人
16、宋濂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从小喜爱读书,但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17、宋·赵善璙《自警篇·诚实》:“力行七年而后成,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18、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19、“言而有信”读“yánéryǒuxìn”,译: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20、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21、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22、食言而肥: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23、(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24、言听计从: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25、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26、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27、译文:以忠义为原则处事的人,正是事情所要的结果。故某集说忠义的人,表里如一。
28、(出处):《晋书·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29、言行信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就一定办到。
30、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31、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32、船骥之托:船骥:船只和千里马;托:信托。比喻可信托,可重用的人才。
33、(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34、2021年度“中国流动科技馆”广东省巡展活动(郁南站)启动!
35、徙木为信:徙:迁移;信:信用。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36、《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37、古语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可使内心无愧,坦然宁静,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快乐,是人们安慰心灵的良药。人若不讲诚信,就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彼此无信任感,后患无穷。正如《吕氏春秋·贵信》篇所说,如果君臣不讲信用,则百姓诽谤朝廷、国家不得安宁;
38、(举例造句):上头的公事是叫地方官时时接见商人,与商人开诚布公,联络一气。★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39、(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40、一言为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īyánwéidìng,指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改变。
41、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42、出处:《周易·乾》:“闲存其诚。”孔颖达疏:“闲邪存其诚者,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
43、百约百叛:约:约定。多次订约,多次背叛。形容毫无信用。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信用。
44、(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45、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
46、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47、现在我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更应该强化诚信意识、加强诚信建设、打造诚信中国,这对于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实现社会稳定、提升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48、指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49、(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50、背信弃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51、秘而不宣: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52、诚信∶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诚,真实,诚恳;信,信任,证据。所以说,诚信,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
53、讲信修睦:修:建立;睦:和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54、《史记·商君列传》:“有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55、 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声誉,增强诚信意识,珍视信用记录,杜绝违法行为,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广泛提倡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共同营造良好的“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诚信环境。
56、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57、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58、苦肉计: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
59、至诚高节: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60、 18178322185 莫老师
61、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
62、(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夫人而诚一诺千金,更无食言也者。”
63、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比喻一言为定,决不反悔。
64、寡信轻诺: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65、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66、出自《论语·学而》第七章,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67、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68、腹心之臣:像人的腹心一样的臣下。比喻极受信任的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