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名言警句
1、 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司马光(司马迁的名言警句)。
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5、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司马迁《史记》
6、 ——司马迁
7、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汉司马迁《邹阳列传》
8、两军交战,打得赢的要攻,打不过的要守,守不住的要逃,逃不了的要降,连投降的资本都没有,就准备死!南京,有逃的机会,有投降的机会,本不至于要大家送死啊!
9、译文: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决定了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
10、是好的敌人。做事情,没有的完美,只有的错误。
1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
12、了解自己,这叫明白;接受自己,这叫清醒;承认自己,这叫勇气。一个人有了这三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4、司马迁(前145年—约前87年)字子长,左冯诩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5、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类别:修养
16、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17、但是,事出意外,天汉三年(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辩护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
18、原谅别人的不原谅,理解别人的不理解,接受别人的不接受。这样才能当领导。
19、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司马迁
20、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史记·平准书》
21、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2、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司马迁
2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2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5、譬如祝福,考生收到来自师长的鼓励“祝你一飞冲天”;譬如上司表扬下属,“没想到你能做得这么好,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6、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27、目光远大的人,只要看到些许小事情的端倪,即可判断出其是非清浊。
28、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迁《史记》
2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司马迁库申名言韩非名言兰多名言司马迁名言佳句共赏年代:汉朝
31、(大意)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的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死的作用不同啊。
3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3、10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3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35、善于用兵打仗的将领,不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敌人的长处,而是以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
36、酒极则乱,乐极则悲。——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37、天下熙攘,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
38、可惜的是,再过两年霍去病便因病去世了,从18岁上战场,死时年仅24岁,短短六年间创下了不世之功,他是2000多年来无数人追随、景仰的“冠军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9、白发如新,倾盖如故——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语》
40、原谅别人的不原谅,理解别人的不理解,接受别人的不接受。这样才能当领导。
41、就是说能够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够说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够说出怎么做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够做得好这件事情。
42、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司马迁《史记》)
4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44、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45、现在我虽然想自我雕饰一番,用美好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也没有好处,因为世俗之人是不会相信的,只会使我自讨侮辱啊。简单地说,人要到死后的日子,然后是非才能够论定。
46、韩信申明军法,张苍制立章程,叔孙通确定礼仪,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诗》《书》等被毁弃的古书亦不断在各地被爱好文学的人士搜寻并献出。
47、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司马迁《史记》
48、这句名言后来演变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两个成语,意思是兔子都死了,留下狗也没用;鸟都散尽了,还要弓做什么?一个人的利用价值都消耗殆尽了,留着也是浪费粮食,只能落得个被杀的命运。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4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50、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司马迁
51、释义:一个人,为了国家、民族的事业,可以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
52、善意的忠告,听起来虽然会令人感到不舒服,但是这种忠告对于我们的行事,却有很大的益处。
53、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历史著作的一种体制,是我国称为“正史”的第一部巨著。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史记》更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典范。那么,《史记》中的名言,可以说是多不胜数。今天寒柏给大家试着说一说我能记着的,也认为对自己过去和现在有意义有帮助的几句,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54、在领导身边工作有三大忌讳:忌泄漏;忌轻慢;忌欺瞒。
55、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56、译文: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57、译文:有足够的智慧可以不听取他人建议,有足够的口才可以掩饰错误。
58、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59、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60、教育是指导不是指责,教育是示范而不是口传。
61、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62、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63、用价值观管高人,用制度管普通人,用人盯着小人。
6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