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的萝卜歇后语
1、指有好人,也有坏人。或有聪明的,也有蠢笨的。
2、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3、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4、关于腊月的歇后语还有“腊月里种麦子——不是节令”、“腊月里卖凉粉——不看天气”、“十冬腊月卖冰凌——没人问”等等,就不一一解读了。
5、“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腊月初一嘣一嘣,全家老小不得病”。太原地区的民俗,腊月初一是要炒“五谷豆”吃的,五谷豆包括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和黄豆。吃五谷豆一种说法是象征五谷丰登,另一说法叫作“咬灾”,说是吃上五谷豆可以消灾免难。所谓的“嘣一嘣”,就是指炒五谷豆时玉米和豆子在锅里爆裂时发出的嘭嘭嘭的声音。
6、歇后语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7、一雷天下响---处处皆知十字街口告示---众所周知大年三十吃肉---还用你说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心里开个窗户---明白了天明下雪---明白水晶棺材---透明手心里的虱子---明摆着的事石灰窑里装电灯---更加明白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电灯照雪---明明白白西瓜子拌豆腐---黑白分明豆腐炒韭菜---一青(清)二白豆腐煮猪血---黑白分明苍蝇落在饭碗里---黑白分明浅碟子装水---一眼看到底单眼看老婆---一目了然画匠不给神作揖---知道你是哪块地里的泥周文王请姜太公---尽找明白人浊水里放明矾---看得见底玻璃菩萨---明神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萤火虫的屁股---亮通通的蜈蚣吃萤火虫---心里明白
8、大姑娘送郎------老走在前面土枪换大炮------闹粗了王胖子的裤带------前松后紧水到屋边帆到瓦------水涨船高芝麻开花------节节高吕洞宾打摆子------颤仙(占先)泥鳅上水------争先恐后卒子过河------有进无退青出于蓝而胜蓝------后来居上草鞋无样------边打边象倒吃甘蔗------一节更比一节甜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鞋(邪)归正脚踏楼梯------步步升高落水麻绳------先松后紧暑天里的温度计------直线上升短杜的秤------上升得快矮子上楼梯——步步升高墙上栽花——高种(中)鞋帮做帽沿——高升鲤鱼跳龙门------高升磨子上睡觉------想转了矮子放风筝------节节高
9、“腊月里磨镰儿——遭人命呀”。镰儿,是农民们夏收秋收的时候用来割庄稼用的农具,过去因争地争水而发生械斗时也是能伤人的武器。咱们山西中部四季分明,到了腊月寒天,地里没有可以收割的庄稼,你磨镰儿做什呀?那还不是要和人打斗去。“遭人命”在太原方言中因打斗而非正常死亡的意思。
10、土地庙里的菩萨---没有见过大香火井底下的青蛙---只看见簸箕大的一块天从门逢里看大街---眼光太窄了坐井看天---见识太少眉毛上吊钥匙---开眼蚂蚁爬槐夸大国---小见识背着八面找九面---没见过十(世)面眼睛看在鼻尖上---一寸光老鼠子眼睛---一寸光眼睛长在屁股上---只看见自己的一堆屎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螺蛳壳里赶场---地方太狭小了
11、晋源方言|后生把人家对象“扤(wa)蹭”了
12、刘备字玄德,蜀汉昭烈帝,三国蜀汉建立者。比喻对贤能人才的诚心邀请、拜访。
13、例如:“孔夫子搬家”我们会想到他有很多书,而“书”与“输”同音,所以隐含“净是输”的意思。用这个歇后语来形容比赛或战斗老是失败,幽默诙谐。
14、寓意性歇后语,是一种“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从前面的比喻部分进行推理,就可以领悟到后面部分的意思。
15、不见棺材不下泪,不到黄河心不甘---死心塌地木匠的斧头---方头扁嘴铁心肠见了棺材不落泪---硬心肠人过江烧船---断了后路过河拆桥---不留后路吃了秤砣---铁了心肠张飞吃秤砣---铁了心肚脐上面巴膏药---贴(铁)了心项习攻秦---破釜沉舟蚂蚁啃骨头---慢慢来蚂蚁搬泰山---下了狠心胸前挂擂椒槌---杵了心铁棒磨成针---全靠功夫深麻油苏豆腐---下了大本钱绸子揩屁股---不惜代价韩信打赵国---背水一战隔墙撂肝肠---死心塌地舅老爷请春客---奉陪到底
16、投稿、合作请发送稿件至:bzr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