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夏天的古诗十首(摘抄好句45句)

夏天的古诗十首(摘抄好句45句)

夏天的古诗十首

1、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体裁为七言绝句。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夏天的古诗十首)。

2、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轩:窗。唐·杜甫《夏夜叹》

3、(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鲜嫩的小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4、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5、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夏天的古诗词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6、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8、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9、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10、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____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1、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农夫们扛着锄头归来,碰在了一起谈天说地,依依不舍。  田夫:农夫。  荷(hè)锄:扛着锄头。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12、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1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4、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15、“睡觉莞然成独笑”,梦醒之后,诗人却要“莞然”一笑。诗人所读的书,是“柴桑处士诗”;诗人所作的梦,也是耕樵处士之梦;梦中是处士,醒来是谪官,他想想昔为布衣平民(“持正年二十许岁时,家苦贫,衣服稍敝。”事见《懒真子》),鸿运一来,金榜题名,仕途廿载,官至丞相,后来天翻地覆,谪居此地,如同大梦一场。诗人“莞然独笑”,是在“午梦长”中有所妙悟,从而领略到人生如梦,富贵如云烟。由此,他想到了归隐;想到归隐,马上便有隐者的呼唤——“数声渔笛在沧浪”。而听到了“数声渔笛”,他的归隐之情就更加迫切了。

16、站在南楼上倚着栏杆向四周望去,只见山光、水色连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

17、这首诗,着意刻画了作者贬官后的闲散之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诗人的另一首诗说:“公事无多客亦稀,朱衣小吏不须随。溪潭直上虚亭里,卧展柴桑处士诗”就是对他那种官冷事闲生活的写照。不过,它没有这首诗写得委婉深切。

18、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19、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0、  清代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此瓣香陶柴桑。顾云:‘田夫’二句恬澹。又云:‘即此’二句冲古。”

21、参考答案:①直抒胸臆,反衬见意。看到万物皆有所归,归得惬意,诗人既羡慕又惆怅,反复吟咏《式徽》,反衬出自己独无所归、归隐太迟的惆怅,寄托归隐田园的心情。②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前面诗句以白描手法描写初夏傍晚农村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向抒情,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③用典。王维在诗中借吟咏《式徽》以表达归隐田园的急切心情。

22、示例: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纷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理解“跳珠”在本诗中的比喻义及其特定的表达效果即可)(2分)

2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4、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25、(注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田园诗,体裁为五言律诗,写的是作者应邀到农村一位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此诗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26、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

27、生活给了我们多少,我们就尽情享用好了,知足常乐,心静生凉。

28、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29、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田家情事如绘(‘野老’句下)。”

30、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31、  《采莲曲二首》描写了采莲女子的美貌,具有诗情画意。第一首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第二首以写意法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将采莲少女置于莲叶荷花丛中,若隐若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32、诗评家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也就是说孟浩然的诗表面平淡却韵味悠长。请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两句为例,简析一下孟浩然的是诗“语淡而味终不薄”的特点。

3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34、《千家诗》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的启蒙读物。本辞典以宋代谢枋得选辑、明代王相作注的《增补重订千家诗注解》为底本,收录120余位诗人的226首诗作。所选诗作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题材广泛,易于吟诵。每首诗设有“作者简介”“注释”“题解”和“赏析”四个板块,从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细致鉴赏,以帮助读者充分领悟原作的意蕴。

35、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忽然间卷地而来的狂风吹散了满天的乌云,(风雨后的)望湖楼下水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平静(宁静的西湖恰如一面镜子,倒影着天空的景色)。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平静。

36、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37、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家(做客)。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在古代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38、积雨辋川庄作》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维。诗句全文如下:

39、(注释):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

40、楚地之水清澈见底,似若空无,直与远处的大海相连。你我将远别于千里之外,兴致却同在眼前的杯酒之中。

41、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42、施耐庵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4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水晶帘动微风起”诗句。(4分)

44、  杨万里(1127—1206年),南宋大臣、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太常博士、太子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