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建议100条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即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企业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本企业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即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事故。
2、安全是幸福家庭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3、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对新工人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并有熟练工人指导方可上岗操作,生产车间要不定期检查工艺参数执行情况。严格贯彻执行岗位工艺流程的操作法,对规定的工艺参数、技术要求应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按规定进行检查,做好记录,认真填写各项记录、日报表、台帐,做到及时准确、清楚、完整、规范,严格执行标准、产品工艺要求,如需修改或变更,应提出申请,并试验鉴定,报请审批后可用于正式生产。(安全生产建议100条)。
4、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对本单位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设施,明确责任人员,制定并落实防范和应急措施。个人安全生产意见建议篇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顺利实施,现就切实抓好XX年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5、由于近期生产任务不足等问题,造成职工思想不稳定,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容易发生事故。建议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增加生产任务,加强安全生产巡查力度,及时做好职工思想工作。
6、加强领导安全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杜绝一些领导和职工、干活凭经验,管理凭感觉,老思想跟不上管理的现象。
7、行政处罚是因为单位没有作好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发生了安全事故,而采取的一种惩罚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对发生了安全事故的单位进行教育,
8、有爆炸危险的工艺未采用防爆墙及轻质屋顶或未考虑足够的泄爆面
9、公司机关包括质保部仍在使用木质配电盘和刀闸,属于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生产车间已经改造完毕,机关应尽快整改以消除隐患。
10、 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根据本条的规定,对于生产经营单位有本条所列8项违法行为之一的,将由有关行政执法机关责令有违法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纠正违法行为,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比如,没有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修改删去了“可以”,因此此处的行政罚款不再是选择性处罚措施,而是一项强制性法律规定。本条仅对处罚金额的上限作了规定,具体的行政罚款数额由有关行政执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一般来说,对于违法情节比较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给予顶格的罚款处罚,而违法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酌情减少罚款金额,但不能完全免除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的行政罚款处罚。
11、小心无大错,粗心铸大过。生产秩序乱,事故到处有。
12、部分车间存在厂房老化、环境差,保暖设施不完备等情况,会导致职工私自使用各种取暖设备,加强职工冬季用火安全教育要从人性化管理方面着手
13、二是人员心理问题。许多员工复工返岗后自由散漫的心还没有收回来,心思并没有真正回到工作岗位上,容易发生“三违”行为。建议企业在复工复产期间,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提醒与监督,同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制度,抓好反“三违”管理。
14、答:氯气(Cl2):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碱溶液、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与一氧化碳作用可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氯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产生局部刺激。主要损害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的黏膜,引起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严重时引起肺水肿。吸入高浓度氯后,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停止,呈“电击样”死亡。
15、(6)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含承压锅炉的操作工、锅炉水质化验工。
16、冬季抓“三违”应特别注意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和无证取暖问题。
17、安全检查的类型有:日常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和节假日后安全检查、不定期安全检查。
18、(1)在搬动存放气瓶时,应装上防震垫圈,旋紧安全帽,以保护开关阀,防止其意外转动和减少碰撞。
19、营业厅业务前台及更衣室内物件摆方不整齐,工作场地摆放凌乱,工序不明了,不能做到道路畅通,影响安全生产。
20、为了更有效实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内的目标。笔者在实践工作中总结认为,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的方针,解决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就能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营造一个安全、少灾、无害、祥和的安全环境。
21、以d的“xx大”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安全生产工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围绕州d委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以遏制较大事故为重点,以减少人员伤亡为目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全面推进“双基”建设,继续深化“执法年”和“信息化年”建设;狠抓“三方”责任落实,强化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在遏制较大事故、实施治本之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为XX年实现州直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奠定坚实基础。
22、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23、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
24、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25、(7)压力容器作业。含压力容器罐装工、检验工、运输押运工、大型空气压缩机操作工。
26、强化规划、加大投入,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基础建设
27、公司劳动纪律比较松散,大门口进出无人过问,职工在车间干活还想着家中的事,要加强劳动纪律,严格出厂条例,加强对厂门卫等人员的管理,不能抓三天就松懈了。
28、答:(1)线间短路;(2)保险器安装不合适;(3)过负荷;(4)接点或连接处接触不良电阻过大,导线发热。
29、今年6月10日,潮南区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特别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深刻吸取“10”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教训,举一反迅速落实强有力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生活环境,经第39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30、细化生产流程,改进工艺技术,降低采购和制造成本,优化工作流程,简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及时了解行业上同类产品信息,及时捕捉适销产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生产煤矿急需的救生设备等
31、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技能
32、答:应先切断电源,使用砂土,二氧化碳,“1211”或干粉灭火器灭火,不得用水和泡沫灭火器进行。
33、职工劳动保护穿戴不统一整齐,部分车间职工工作服缺失,需要购置新工作服。
34、应当在安全风险辨识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标准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化工装置开车方案,明确开车步骤和各项安全措施。并针对复产期间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特点和危害,编制有针对性的专项应急预案,或者在开车方案中明确相关应急处置措施。
35、提高企业各级领导的认识。特别是企业法人代表必须充分认识提出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意识到安全生产不但关系到企业的信誉,而且关系到财产及施工人员生命的安危。因此必须坚持贯彻执行好安全第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的关系。在生产、效益、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36、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
37、(3)充装有气的气瓶装车运输时,应妥善加以固定,避免途中滚动碰撞;装卸车时应轻抬轻放,禁止采用抛丢、下滑或其它易引起碰击的方法。
38、个人长期使用的工具做到领用与实物相符,丢失赔偿,各种工具工件按规定使用,严禁违章使用或挪作他用,细密、贵重工具、零件应严格按规定保管和使用。
39、一部分职工在工作时存在侥幸心理,凭经验办事的表现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