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爱祖国爱家乡8句律诗(摘抄好句40句)

爱祖国爱家乡8句律诗(摘抄好句40句)

爱祖国爱家乡8句律诗

1、中原重陷敌手,国家山河破碎。此时的精忠报国,便在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中淋漓尽致地呈现。这不像“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叹惋,而是一种浩气长存,还我河山的壮志凌霄。剑气如霜,不惜百死,这是一代英雄的至死壮歌,也是每一代中华儿女必当汲取的爱国力量,至今读来仍让我们热血满腔,热泪盈眶。

2、   简单地说,上联写五祖寺的自然环境,笑红尘磨情志,羡古洞证日月;下联写在五祖寺交往的人员,怅叹世事如梦,效仿名儒风流。有人认为,从联中可看出於甘侯有欲远离尘世,归隐寺林的情态。我认为,不能这样理解。为什么呢?请注意下联中的“不过假禅关静息”中的“假”字,“假”字,古通“借”字。“不过假禅寺静息”,就是“不过暂借禅寺静养而已”,言外之意是说,我在此暂居,等待时机,好再度出山以酬报国之志。不是吗?他在《金镒垅》与《康家寨》两首五言律诗中,以“干戈犹未已,好自作岩栖”和“攀跻无气力,不是为途穷”的诗句,就表达了这个意思,而他自号“东山居士”本身,就有“东山再起”的含义在里面。

3、此次“清明诵经典”活动,增进了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让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得以萌芽,传承红色基因,感受中华民族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使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民族之花。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5、——屈原《离骚》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6、分别以正楷和小篆形式摘录了余光中先生的《当我死时》和《乡愁》,余光中先生气度的雍容持续了古老传统,也汲取了现代因素。感性与理性,头脑与心肠。他以自己的乡愁描写自己的爱国情,所谓秦魂汉魄就在他的文字里。

7、  诗中的“落红”、“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8、  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潘汝瑶毅然从香港回内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后在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等校开展教学工作。

9、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0、这两首诗描写了故乡永胜的史事。明末流寓永胜清水古镇的钱邦芑,曾在清水驿瑞光寺墙壁题诗;明代四川状元杨升庵曾经旅居永胜,并在金江古渡题咏诗词。诗人黄恩锡对此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感受,分别写下“瑞光古寺绝纤尘,环壁余诗迹已陈”、“月色孤明天万里,可怜诗句动边州”等诗句,抒发了对前贤的缅怀追慕之情。

11、序:七七芦沟桥抗日战起,两年间狡写七言绝句一百首,名曰《抗战百咏》。今忆其所及不过十之一二。

12、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13、《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此作既有对永胜地理环境的描写,又有诗人独在异乡、不忘故园的抒怀。

15、酴醾废垒发花迟,南国风光异昔时。红豆经年零落尽,人间无地著相思。

16、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17、       285590079 @qq.com 

18、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9、相将就蜀道,欢聚忘百罹。卜居江津城,且喜常相随。

20、——《管子·牧民》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1、临危生死见分明,千古争传大令名。莫把英雄比儿女,坠城身重坠楼轻①。

2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3、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24、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5、诗中的“闺娃”一词,是地道的湖南方言土语,而又出自于永胜诗人笔下,“湖广调卫”与永胜的边屯渊源关系可见一斑。

26、风雨沧桑一百年,敢招日月驱云烟。披荆北战开新路,挥戟南征创史篇。脱掉贫穷仁政著,扫清毒疫众心坚。中华正展腾飞梦,猎猎旗声万里宣。

27、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8、古往今来,边屯诗人和边屯后裔诗人们的诗歌,内容丰富,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出了永胜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名胜、风物等各方面的特情。曾任丽江地区文联副主席的唐兆坤,一生精力多尽瘁于地方志,但他也创作了210首诗歌,见载于他的诗集《故园集》和《丽江文史漫话》等著作。

29、“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古往今来,人们常以诗词为载体,抒发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如今,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爱国诗词所蕴含的对祖国的赤忱丹心永不会改变。神州奋起,国家繁荣;山河壮丽,岁月峥嵘;江山不老,祖国常春!

30、唱支心歌给d听李婧提按使转浓淡干湿一笔又一笔我们用神奇的墨韵歌颂d的丰功伟绩百年辉煌百年砥砺伟大的d啊您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才有了今朝的国泰民安才有了今朝的龙腾盛世您的儿女怎不为您载歌载舞怎不为您挥毫写意那起伏的山峦那蜿蜒的小溪都在为您浅吟低唱书写着隽永的诗句片片的云儿缱绻地摇曳着我的思绪20-------★------

31、作品名称:《録陆游诗一首庚子秋月谢楚昀书》

32、   这首《题临安邸》是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已被纳入小学课本中。

33、  《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34、序:七七芦沟桥抗日战起,两年间狡写七言绝句一百首,名曰《抗战百咏》。今忆其所及不过十之一二。

35、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6、星火点燃势燎原。锤镰辟地更开天。红旗席卷倒三山。古老神州除旧貌,贫穷故土换新颜。复兴在即梦将圆。

37、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38、唐兆坤先生的《永胜二景》是1993年3月24日写的。请看其一《高寨仙人洞》:

39、红船颂——写在建d一百周年王贵海一百年前,一艘红船,从南湖出发,承载着九州父老的命运,冲向战火硝烟。那时的华夏,哀鸿遍野,豺狼施虐。日寇的铁蹄,正践踏着我们的河山。同胞的生命,在侵略者的刀尖上被终结。羸弱的中华,怎不令人耻辱和汗颜。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呀!无论侵略者怎样篡改,永远抹不掉兽行斑斑。伟大的中国共产d,你是桨,拼尽洪荒之力,在恶浪中行船。你是风,撕破黑暗,把乌云吹散。你是雨,汇聚成革命洪流,搬走了压在头顶的三座大山。你是雷,将沉睡的雄狮唤醒,你是电,让侵略者魂飞胆颤。先驱者用生命,攻下了一座座城池,后继者用鲜血,让每一寸国土归还。十四年的艰苦卓绝,您带领华夏儿女,平息了内战,把侵略者赶出了边境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伟大的d,带领六亿人民,走出了苦海,闯出了险滩。新中国是一道崭新的课题,只能在跋涉中摸索着向前。一穷二白,是当时的情景。科技强国,是唯一的答案。每一次科研的成功,都凝聚了科技工作者的心血。每一种作物的丰产都记载了农业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王进喜焦裕禄,袁隆平钱学森。用榜样的力量,践行着d的诺言。不能忘记,茫茫戈壁,有七百六十一位烈士,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在那里长眠。他们用钢铁的意志,为了祖国的强大默默攻坚。他们用生命和血肉之躯,让科技走在了世界前沿。工业腾飞,农业发展国民富裕,军事强悍。每一次进步,都是千锤百炼。每一次钻研,不知熬亮了多少黑夜。每一次成功,都经历了千难万险。潜艇入海,飞船上天。氢弹爆炸,核武亮剑。每一次欢呼,扬眉吐气。那是革命战士,用忠诚向d交出的答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