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打灯笼后半句
1、例句:父母本来答应期末考好了,给买辆新自行车,结果猫咬猪水泊~给个虚欢起,真考好了,也不兑现。
2、成品尺寸:145mm*210mm印张:10
3、初生牛犊不怕虎此地无银三百两打开天窗说亮话
4、憨态可掬 文质彬彬 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斗志昂扬 意气风发 威风凛凛 容光焕发 神采奕奕
5、请你根据自己对威尼斯的了解,为它写一句宣传标语。(3分)
6、小心翼翼: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4分)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3分)“死信”是指..因地址、姓名不清等原因无法投递的信件。“复活”是指找到了收信人。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他对工作认真负责。 第三部分:作文(30分)略
7、在我的老家,过了初村里的夜晚就热闹很多——各家各户的孩子们都会打着灯笼出来。
8、记的有一次,数学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份试卷,可是,有一道选择题我不会做,我绞尽脑汁想了又想,就是想不出来。不一会儿,该交卷了,我就匆匆忙忙随便写了一个答案交了上去。下课了,同学们都在争论这道题,最后,老师告诉我们这道题最后的答案应该是选A。这时,我非常伤心,因为那道题我选的是C,心想:这下完了,得不上100分了,就因为那一道题也得不上100分了。唉,谁叫我这么粗心呢?这只能怪我自己。这一天晚上,我久久都没有入睡,一直担心明天发试卷会是怎样的场面,到明天我一定会很难堪,同学们会不会取笑我?想着想着,我不知不觉睡着了。
9、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生字笔顺动画演示,收藏学习!
10、没有城市里缤纷绚烂的焰火,没有成串灯笼点缀的大街,更没有喧嚣热闹的人群,安静的小乡村里,孩子们依然快乐,打着小小灯笼,约上左邻右舍的伙伴,走街串巷一路欢笑。小时候的元宵节,你是这么过的吗?
11、孩子们用蜡烛互相点亮灯笼。嬉笑、打闹、碰灯,燃烧的灯笼预示了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儿时记忆中的年就是这样划上完美的句号。
12、由于过了初五(“破五”)才能打灯笼,我和弟弟常常就守着崭新的灯笼掰着指头数日子,终于到能打灯笼的日子了,等不到天黑,我们就缠着父亲给我们做打灯笼的架子。先将一块薄木板或者萝卜头用刀削成适合灯笼大小,再用铁丝弯曲成两股插进去,做成一个灯台。然后就是缠着母亲要红蜡烛,经不住纠缠,母亲会从柜子里拿出用手帕抱着的小小红蜡烛。将蜡烛插在灯台上,小小的灯笼就变得红彤彤了。
13、例句:你看看你晃(像)掐腚的蜂子~东一头西一头,瞎忙活,什么活没干出来。
14、他平时对人很和蔼总是乐呵呵的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老郭每次他一下班我就缠住他外公外公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共产d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3分)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4分)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分)
15、示例:我认为这种现象应该得到制止。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我们应该尊重汉字,不能随意地去曲解汉字。
16、解释分析:这是一句逻辑推理型歇后语,来源于北方农村有个传统民俗,每年正月当舅舅的要给外甥送一个灯笼,从出生后一直送到外甥的第一个本命年结束,也就是十二生肖完成一个循环,以此表达长辈的美好祝福。所以就有了一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17、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A.√B.√C.√D.√E.√
18、我能正确拼读下面音节:(6分) xuànrǎn yòuzhì dǎnqiè è hào wánbìguīzhào ( ) ( ) ( ) ( )(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骆驼咀嚼(juéjiáo)的样子令我惊呆了,我静静地看着它慢慢地嚼(juèjiáo)着。 敝(chǎngbì)人不胜惶恐,这不太宽敞(bìchǎng)的房间怎能让你在这暂时隐蔽(bìchǎng)呢?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并按要求写词语。(4分)A.垂头丧气娓娓动听目瞪口呆巧舌如黄 B.负荆请罪完壁归赵天衣无缝脸声屏气 C.鞠躬尽瘁赴汤蹈火肝胆相照愚公移山 请写出带“兔”字成语:__ __
19、我们祖国的领土是shénshèng()不可qīnfàn()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守岛卫国32年,他们的精神令我们sùránqǐjìng()。
20、见了官老爷叫舅——高攀舅老爷请春客——奉陪到底
21、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的诸葛亮,的武松,__________的小嘎子,的严监生,的刘伯承。
22、 在小学阶段,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这些事情或者令你难忘,或者令你后悔,或者让你觉得有趣……,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以“一件……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写看到的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求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3、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24、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请写出下列人物特点。(2分)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例句:在一个同学家里聚餐,大家都在忙活,菜饭做好了上齐了,一个同学推门进来了,他是苍蝇拱牛腚来~吃现成来。
26、有的歇后语与事实与逻辑故意背道而驰,但你确能从中辯出问的关健症结。
27、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28、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的诸葛亮,的武松,__________的小嘎子,的严监生,的刘伯承。
2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观棋不语真君子。
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照旧(舅) 开动(冻)了 有言(盐)在先 示例:咱们可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谁输了都不准哭。
32、记者的家乡临汾是没有这个风俗的,关中这个风俗吸引了记者的好奇,莫非,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这个歇后语的严厉与此风俗有一定的关联?对此,记者询问了多位乡邻,有的说,是因为先有这句歇后语,而有的则说,灯笼是舅舅给外甥送的“眼睛”。但似乎总觉得不尽如人意。终于,村里的一位老者告诉了记者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他对此风俗的解释为,是先有习俗后有歇后语的,而习俗要追溯到我国农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