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践出真知的名言或诗句
1、假如刘备能听信忠言,戒骄戒躁,又何至于落得个大事难成,白帝托孤的结局呢?假若当初刘备不能三顾茅庐,虚心求教,又怎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呢?要想事业兴旺,就必须广开言路,察纳忠言。
2、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物质决定意识。(关于实践出真知的名言或诗句)。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
4、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空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徐特立(中)
5、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克罗齐(意)
6、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李光地(清)
7、具体例子如《义当先利为后》、《父亲,亦师亦友》、《恃才而骄非正道》等等。
8、适用于先进的社会思潮/不同个体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差异。
9、宋末的文天祥,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的《正气歌》?战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不写下了忧愁幽思、感天动地的《离骚》?
10、“寻常”是看的初感,“奇崛”是思后的认识。“容易”是成功后的感觉,“艰辛”是获得成功的过程。就诗创作而言,“寻常”就是看上去平平常常,无华词丽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也就是很平淡。但是这种平淡,不是平庸无奇、淡而无味,而诗人着力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正如清代黄子云所释:“理明句顺,气敛神藏,是谓平淡。”(《野鸿诗的》)这种艺术境界并不容易达到,宋代葛立方说:“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韵语阳秋》)这种诗看上去平淡无奇,可细味之下便觉奇崛无比。这种诗写成后好像很容易,而写的过程却煞费苦心,必经惨淡经营之劳。张籍的乐府诗具有这一特点,一切优秀之作一般地说也当臻于此境。
11、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心中渐渐有一分明白,如月光泻地。——龙应台
12、心在浩瀚时空可以替换成心怀天下,心怀梦想,心在追求真理的浩瀚时空。
13、译文: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让我的马在咸池里饮水,把马缰绳拴在扶桑树上。关于学习实践的名言警句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践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
14、九层之台,起于磊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5、如果你不带偏见地去考虑问题,如果你思考一下这些准则的一般性质,你就可以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因为所有的准则事实上都是实践上的。--布拉德利
16、“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17、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自吃一吃。——毛泽东(中)
18、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车尔尼雪夫斯基
19、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苏)
20、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1、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社会思想。--瞿秋白(中)
22、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莎士比亚(英)
23、清代顾嗣协《杂兴》中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生材贵适用”和“物各适其天”,一从施用上讲,一从本性上言,其理相通。适用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24、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陆游(宋)
25、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6、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中)
27、春秋《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谚语: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28、必须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莎士比亚
29、(译注)泾溪中石头多,水流急,十分危险,过往的人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所以一年到头也没听说有谁落水。倒是那水流平稳,没有石头的地方,常常听说有人溺水。
30、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
31、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小塞涅卡
32、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空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徐特立(中)
33、适用于平淡等,“唯造平淡难”,可以单独做题目。
34、适用于常常练习,诗歌的好处,文艺的好处等。
35、法国钢琴家贝楚齐亚尼是一个侏儒,身高只有1米。每次演出开始前,他都会在台上面向观众默默站立三分钟。等观众看清看够了他的身形后,才会回到钢琴前,开始演奏。事后,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观众们看清看够了他的身形,就可以专注于音乐上的听觉享受了。
36、真金不怕火来炼;“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或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37、适用于自由。原诗为宋代欧阳修写笼中鸟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山林自在啼。”哪怕是“金笼”总不如“山林”,关键在于自由的可贵。
38、如果你不带偏见地去考虑问题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陶行知(中)
39、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是有害的。——陶铸(中)
40、适用主题:阳光,光明,温暖,社会的进步,自我的坚持。
41、适用于有价值地生活,奉献等,出处宋·苏轼《和陶咏三良》,意思是生命像泰山一样重,别把自己像鸿毛那样轻易遗弃。
42、真正心在浩阔时空的强大生命,是身陷XXXX的他所不能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