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短句
1、为官之廉尤如棋中之帅,廉不存,何以立身;帅不保,全盘皆输。
2、情系生,慎用权,戒诱惑,操守严。魏书生,师模范,好公仆,堪垂范。
3、 那是一双无形的手,把你推向道德的边缘,又把你拉回正义的中间;那是一把公正的尺,让你了解财富的诱惑,又让你懂得收敛的尺度;那是一面澄明的镜,使你看清人性的阴暗,又使你倒影阶级的不公。那是贪婪,那是廉洁,那是我们坠入黑暗,还是凌驾于社会仅有的光明的分界线,那是我们选择被利益吞噬,还是孑然一身的转折点。
4、理想不可无,傲气不可有,钱财不可贪,欲望不可纵。
5、做人要堂堂正正,堂堂正正心自安;为官要清清白白清清白白树德行。
6、淡泊名利在岁月长河中安然度日,公正廉洁在急流险滩中稳度人生。
7、贪作豪船,误⼊欲海⼀时快,终不能返;廉为草屐,如履薄冰刻刻谨,可⾏⼀⽣。
8、廉而奉公,如行坦途身心乐;贪赃枉法,如在荆棘心神疲。
9、若贪钱,事业之舟必搁浅;唯拒腐,成功之路迈大步。
10、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追求。身处官位,如临险峰,如履薄冰,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那些诱惑看似美妙,实则如无底深渊,稍有不慎,便坠入深渊。所以,为官,应当洁身自好,自觉从内心抵制诱惑,常怀爱民之心,像最近热播剧中“达康书记”那样,正直清廉,务实为民,为百姓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11、防意如城,远离腐败筑堤坝;慎终如始,恪守桑榆重晚节。
12、靠贪婪妆点起来的“潇洒”人生,就像浪尖上的一片枯叶——沉浮只是瞬间的事情!
13、 唯才是举,选贤任能。汉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杨震被调人朝廷担任太仆之职,后来升调为太常。杨震在任太常之前,博士选举大多名不副实。杨震任太常后,唯才是举,他所选用的陈留、杨伦等,都是通晓经书、学识过人的今名士,能将所从事的本门学业弘扬光大,儒生们对此称赞不已。
14、于谦对此置若罔闻,还是没有随波逐流,言行始终如一。从此,于谦空手入京就职这个故事广泛传开了,“两袖清风”还被引申为“品德正直清廉官员”的代名词。
15、但是,请拒绝,幸福的湖泊,决不允许,那知些逡巡的魔鬼
16、天平称公正,廉洁以从政;两者稍失衡,铸成悔与恨。
17、创意说明:上句结合建筑行业修路建房的工作,把清正廉洁作为工作发展的基础。下句出自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是作为君子应当以不受外界影响来修养。
18、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19、以至于后人常常用这一句诗来比喻和赞赏有气节的人风骨凛然、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格。我们的为官从政者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
20、智者为官,替国分忧,为民解难,鞠躬尽瘁,一生尽得平安;愚人居吏,为已谋财,弄权求利,机关算尽,永世难求幸福。
21、我自己只带两袖子清风去见皇上,免得人民议论长短。人无钢骨,安身不牢。
22、 宋有希仁,铁面无私,未持一砚;明时海瑞,清风两袖,嘉靖上疏。古往多少年,庙堂之上忧其君。悠悠江水铭。
23、荔玉3分部d员干部前往广西柳州市d风廉政教育基地进行廉政教育学习。所有人紧跟讲解员,聚精会神的聆听解说,从决策篇、制度篇、改革篇等主题内容,回顾了中国共产d的反腐倡廉历程,从廉脉、廉行、廉思中追溯了廉政文化历史,观看了中共十八大以来d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果。
24、放私欲、财欲、损国害己抓d纪、政纪严惩腐败。
25、认认真真做⼈,踏踏实实做事,不求个⼈得失,只求问⼼⽆愧。
26、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27、马行千里不失蹄,只因步步谨慎;人生一世少错误,就在警钟常鸣。
28、标语:效鲁班之匠心典范,筑清正之廉洁堡垒。(一等奖)
29、作者:王红岩(总承包公司皓顺茂一期工程项目部综合管理员)
30、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韶华之树长青;恣欲纵行东食西宿,生命之花凋零。
31、且看官场落马人。关于廉洁的名言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32、塘中偏有自洁莲,一尘不染;世上本无后悔药,三思而行。
33、高尚的人为廉政找方法,堕落的人为败坏找借口。
34、扩展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廉洁文化廉洁文化进校园的诗歌反腐倡廉“三字经”石家庄学院正定分院张素明人之初.性本善,名利前,品自显。情系生,慎用权,戒诱惑,操守严。魏书生,师模范,好公仆,堪垂范。知足者,心自宽,保廉洁,切莫贪。勤学习,勿自满,双师型,记心间。同志间,要互勉,常提醒,共争先。
35、做官当权要记清,迈开左脚是品行,迈开右脚是廉政,两袖清风向前行。
36、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善恶之间只是一念之间,只有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才能做到廉洁奉公。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以人民的名义为社会大众服务,必然受到拥护;以人民的名义滥用职权,必然受到唾弃;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7、从教清廉,有教无类,教师道德之本;教书育人,公正执教,教师从教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