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道德经人生格言(摘抄好句94句)

道德经人生格言(摘抄好句94句)

道德经人生格言

1、(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道德经人生格言)。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道德经人生格言)。

5、感悟: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自古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每个人的看法不同看到的东西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境界不同,凡事都有两面,有的人行善得善果,有的人行善不一定就得到善果。行善不能总挂在心里面你做了多少善事,多么多么的伟大,这样的善是虚伪的也是无有功德的,一切随缘。

6、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8、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克罗齐

9、想高人一等,脚跟离地,用脚尖站立的人,是站立不稳的;想迈开步子再大一点,把胯部打开的人,是无法走路的。人生可以有梦想,但是不能超越现实,好高骛远,否则贻害终身,寸步难行。

10、(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1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2、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达:明显。善于行军的人,不会留下明显的踪迹。指隐秘行踪,不为人发现。

13、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论语》

1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洪应明》

15、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17、道具有形而上的品格,道是宇宙的本源《老子》中的“道”是真实存在的浑然休的东西,没有具体形象,也没有名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确,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共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8、恒也。——第二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19、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20、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2、积钱积谷不如积德,买田买地不如买书。——《增广贤文》

23、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2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25、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布莱希特

26、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官令尹喜站在关门望见远处有紫色的祥云从东边徐徐飘来,便知道有圣人过关,

2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28、音乐是唯一可以纵情而不会损害道德和宗教观念的享受。爱迪生

29、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

30、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2、果然不久老子便骑着青生来到两谷关,尹喜款待老子请他普述,

33、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王阳明》

34、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5、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6、良心才是我们惟一不可收买的至宝。——菲尔丁

3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8、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

39、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0、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41、真正积极的人,只能是会爱别人的人,高尚的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42、(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43、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第五十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44、忍耐——肉体的小心和道德的勇气的混合。——哈代

45、(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46、大意: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其实很多人都懂这个道理,可是为什么还做不好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煎烹小鱼。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运用这些道理,并不是听过之后我们就懂了,而是践行,也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真正的懂得这个道理。

4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0、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万事莫贵于义。——《墨子》

5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52、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53、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4、夫唯弗居,是以弗也。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55、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窄狭时难回头。《施耐庵》

5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7、译文: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58、译文: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因此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59、(感悟)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6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6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

62、(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6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4、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有失厚道、虚伪待人,总是想着千方百计地利用别人,占一些小便宜,以满足自己的私利,最终只能为世人所不齿。

6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66、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论语》

6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68、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晁补之

70、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该超过自己照亮别人,否则等于没用。——莎士比亚

71、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孝经》

72、(感悟)治国须正,用兵须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73、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74、有些人,就连儿童文学都能使他们腐化,他们带着特殊的乐趣阅读《诗篇》和《索洛门寓言》里那些挑动人心的章节。政论家律师医生等,摸透人类罪恶的全部秘密,却并不以不道德出名;现实主义作家常常比寺院方丈更有道德。契诃夫

75、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77、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78、想做一件难度很大的事,要从这件事最容易的地方下手;要想做成一件大事,先要从最细小的地方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无论工作还是学习中,都应该从细节入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79、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8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8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82、(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8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道德经》

8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85、感悟:人生在世,贵在懂得知足常乐。拥有一颗豁达开朗平淡的心,在缤纷多变、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拒绝各种诱惑,心境变得恬适,生活自然就愉悦了。

86、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马克思

87、这是告诉人们适可而止本事天然法则,不能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但要注意,此处“身退”并不是要人作隐士,只是要人功成而不有,不自我膨胀,不把持,不露锋芒,不咄咄逼人。

88、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洪自诚

89、(译文)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90、吾所以有大患回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9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9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93、轻浮,是不懂得自重是根本;浮躁,是不懂得安定才是王道。所以君子每日的行为,都展现稳重、安定的样子,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急躁不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