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岑参的诗的特点风格22句集锦

岑参的诗的特点风格22句集锦

岑参的诗的特点风格

1、岑参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形式相当丰富多样,但最擅长七言歌行。有时两句一转,有时三句、四句一转,不断奔腾跳跃,处处形象丰满。在他的名作《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诗中,从中可以看出他也很注意向民歌学习。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的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

4、高适的诗歌思想深刻、现实意义强烈,岑参的诗歌更多的是描绘奇异的边塞风光、不一样的边塞生活。而岑参的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入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十分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一幅边地雪景,充满着异域情调和浪漫色彩。

5、“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 。“路漫漫”三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离家已越来越远,思念自然越来越强烈。

6、   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之前,对岑参的认知仅停留在朝代和几首著名诗歌上,通过邓老师的解读和此次阅读内容,他让我有了更多了解。在诗意翩翩的大唐,岑参出生在一个并不幸运的家庭,但是,在岑参的诗里,“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需醉倒”我读到了一个直爽乐观的形象。“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我读到了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形象。尽管后来他也入得仕途,因上谏书提建议,得罪了权贵,所以并没有太被重用。原来凡事挑战权威的人都有三个特点:深厚的学识、高超的见识和非凡的胆识。所以一个人优秀的程度,和他的交友品味有很大关系,这句话放到现在同样适用,纵观岑参的朋友圈:王昌龄是“七绝圣手”,颜真卿是书法大家,杜甫是“诗圣”,高适是“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所以岑参能写出边塞诗的压轴之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点儿也不奇怪。

7、全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8、(6分)“怀”。①首联“晓笛”“乡泪”“秋冰”“马蹄”,交织成一幅塞外秋晓行旅图,是触发“怀”的媒介;②中间两联通过“一身”与“万里”、“终日”与“连年”两组的对比,强调边塞的路途遥远与生活单调,暗示出“怀”的原因;③最后两句写思念故山的清溪,形之以梦,点出“怀”的对象。(每点2分)

9、   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诗歌特点是意奇语奇,而其边塞之作更是奇气益著。我们熟知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而婉,侧重于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则是奇而壮,那猛烈的风沙、豪迈的人物,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该诗是诗人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为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送行所做。

10、●高三丨2020高考一轮复习之写景诗的表现手法

11、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2、乾元二年(759年),岑参被贬为虢州长史。因为被贬,岑参心情的失落是必然的。任内,岑参的写景诗意境上清新可人,体物更为细致,写景技巧已经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内容上,一些写景诗透出岑参渴望隐逸山林和遁世逍遥的情绪,这实际上是一种吏隐思想——“仕”是主要情结,“隐”则是暂时的情绪。总体看来,岑参在这一阶段所创作的写景诗已经褪去了边塞写景诗中的雄浑激昂之气而与其早年的清丽风格对接,大多通过清丽山水抒写清新恬静的境界,同时也包含了岑参诸多的心酸和无奈。若其早年嵩阳写景诗是感性山水的快感直抒,则虢州写景诗就是理性山水的苦闷诉求。(13)

13、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这当然有点夸张,仍不失为真实,甚至可以说是更形象地突出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14、   他的诗歌创作可分为五个时期:嵩阳隐居期,出入两京期,两度出塞期,虢州长史期,嘉州刺史期。他的写景诗的主要风格为“尚清”和“好奇”。近代文学家郑振铎曾说过:“岑参是唐代最富有异国情调的诗人。”他在西域写景诗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迥异于内陆的异境奇观,以真实传神的描写给人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15、约开元二十年(732年),时年十五的岑参移居嵩阳(今河南登封县),开始了一段时间的隐居生活(持续时间不详)。在这一阶段,岑参常摄取大量明丽静逸的意象入诗,配以自然冲淡的表现方式,诗风清新淳淡。特别地,因为人生阅历和智慧的欠缺,岑参此时的写景诗少了对人世沧桑的体悟和卷迹独善的思考,更没有为摆脱世事羁绊而自隐山水的主观动因,因而其时岑参所抒写的清音山水完全源于童年时期的审美直觉,是一种纯粹的审美。(4)(13)

16、参考:诗人和使者在路上匆匆相逢,这是一个多好的给家人捎书信的机会呀!可惜却没有预先准备好纸笔,于是,诗人急中生智,那就干脆为我带一个平安的口信吧。可以感受到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17、②清寒之境:就本质而言,清寒之境就是孤独、悲凉之境。出入两京时期,岑参为契合求仕途中凄清孤独的心境而大量冷色调的景物来构置清寒之境,因而其创作中的清幽山水也就逐渐褪去了闲静的幽致而加入了寒冷、苍茫的冷境。

18、以下六句便集中写“怀”。“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这一联写边塞的遥远和自己的形单影只。“一身”与“万里”互相对照,突出了独处塞外的孤零。“虏云”和“胡天”说的都是塞外,而用两句反复来写,就突出了异地的感觉。“虏云”而言“外”,“胡天”而言“西”,就都强调了边塞的遥远,归家的不易,也就暗示出“怀”的原因。这两句与《安西客馆中思长安》里的诗句“绝域地欲尽,孤城天遂穷”都表达了一种独处异地的愁思。

19、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再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的怀古兴叹,《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轻盈飘拂,《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俊逸秀美,《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的秀而不冶,艳而不妖。

20、从语言风格来看,高适诗浑厚,岑参诗奇峭。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简洁明净,朴实有加。岑参的语言风格虽然也很明白晓畅,但是,在炼字上面所费的苦心一点也不输给贾岛。

21、   唐诗,悠远绵长,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史,诗中有魂。说到唐诗,不得不说说岑参,这位从火焰山归来的诗人,到达了远方,却依然思念家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