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勤奋的名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2、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富兰克林
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4、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孔子关于勤奋的名言)。
5、春秋 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孔子关于勤奋的名言)。
7、孟贫昔不贫,孙贫今暴富。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妬。
8、孔子语录:《关罘,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9、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翻译: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翻译: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10、(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1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1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13、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14、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15、翻译: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16、君子有九件用心思虑的事,看要想到看明白没有、听要想到听清楚没有、神态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谈要想到是否诚实、处事要想到是否谨慎、疑难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愤怒要想到是否有后患、见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该得。
1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18、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以重乎?死而后已,不以远乎?”(《论语·泰伯》)这可以说是对孔子的不老精神的真实写照。正因为孔子晚年具有这样的青春心态,所以他才可以达到“不知老之将至”的道德境界。
1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0、(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21、(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2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3、人才的培养,成功在于专心致力,而失败于杂学而不精。
24、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25、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孔子关于努力的名言篇二其使民也义。
26、翻译: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27、翻译: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两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2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9、收割遗下的颗粒就留给乌雀吧,多余下来的粮食散发给穷困人家。明天早晨就的带着农具去垦荒,山间寒冷易结冰霜莫误了时光。
30、◆初二|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重点知识,可打印!
31、(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32、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