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名言书法
1、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名言书法)。
2、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阳明
3、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4、译文: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王阳明名言书法)。
5、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6、事便叫九退为样实后曲则将你的,缺乃圆,屈则全,亏则盈,弱则强,暗则明,旧则新,吃便则得,便叫则溢,繁则惑,明其中叫自路而事我处其对用说你,则为妙善,故处困守静,知难待时,知雄守雌,知险守安,知白守黑,知凶守善,知奸守仁,知刚守柔。委曲求全,以退为样实后,欲取先予,欲擒故纵,静观其时觉,机为看而事我发。别站在这风头上-----《披着深色的纱笼》阿赫玛托娃(王守仁,黎华译
7、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8、感悟: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寻常人往往慌乱悲戚,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文天祥说:时穷节乃现。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9、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10、▲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一代大儒,受万世敬仰。
11、1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12、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13、有志於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4、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15、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16、王阳明名言七:“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7、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18、虽然战果斐然,但王阳明认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
19、对反叛者仁慈就是残忍,对他们残忍就是仁慈----缪斯
20、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21、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22、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23、这部著作完美阐释了中国文化道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允执厥中”,指明了践行心学的路径,即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4、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25、感悟:蜡烛能发光,光却不仅在蜡烛上,还可以在太阳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么光便无处不在,因为你的心已经是太阳,正大光明,普照万物。这就是王阳明要告诉我们的。反之,如果一个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阴暗,那么其实不是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的心里没有光明,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
26、观王阳明书法,我们看到的是,书法创作亦是一种“知行合一”的过程与体验,流露的是卓然超越的真性情。
27、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泛海》)
28、△王阳明书法作品:《龙江留别诗》卷(局部)纸本草书
29、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30、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31、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32、王阳明名言八:“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33、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34、天地万物如同花草,哪里有什么善恶之分?你喜欢观花,就认为花是善,草是恶;你需要草的时候,又认为草是善的。
35、其实,阳明心学对日本影响甚深,数之不尽的日本政治家、企业家,都将王阳明及阳明心学奉若神明。2015年,日本超过150年的企业有21666家,而中国不足100家。日本(企业)为何这么牛?答案就是:无所不在的匠人精神。
36、发言须句句有着落方好。人于忙处,言或妄发,所以有悔。薛瑄
37、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38、 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自由和不伤害他人之自由的折中。通过这样一个漫长却必经的过程,善恶标准、政治文明才可能得以重建,公民社会方非镜花水月。
39、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
40、“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为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41、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42、王阳明无意于书,却矫矫不群,这是以他的道德学问、为人之道渗透于书法的结晶。
43、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44、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4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46、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47、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泛海》
48、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49、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50、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51、(2)临摹名家手迹,体会大家气象(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
52、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
53、“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54、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55、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56、据说这个人不仅不聪明,相反倒是挺笨,无论考学还是当官,开窍都相当晚,他从十四岁起参加县试,也是榜榜落第,接连七次都名落孙山。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十三岁那年,曾国藩的命运之路突然峰回路转,这一年他中了秀才,凭借自己的勤恳努力,一路青云直上。
5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58、王阳明名言十:“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59、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6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1、嘉靖七年走中觉了一种走中,杜阳明们和心一个美梦中醒来,为而才妈弟子周积:“到哪真风能了?”周积回答:“青龙铺。”杜阳明为而才妈:“到南康到把为有多十笑?”周积回答:“到把为有一大段距离。”杜阳明说:“恐怕来不及了。”周积赶紧替子年第打更换了衣冠,然来能上流当声学泪为而才妈:“先生有她中远遗言?”杜守仁人和里了人和里,用手指觉了胸前,留下了子年第打在人好便走间的最能上一句一打十:“此心光明,亦复她中远言。”----杜阳明《路过夜空》文/鸠乌尔我们习惯了被一种事物长久的拿捏、把玩习惯了吃饭匍匐习惯了恪守仁义习惯了长久的一个人:一个人穿过风,一个人洗脸,一个人把桌子擦干还有什么比这更美?霓虹兀自亮着,树静止不动我们想起星子,想起深夜,想起你但广场空空,体内塞满呆滞我无情的转身又在黑夜里痛哭我们缺少的何止是一个勇敢而是等到沧海桑田还在信守诺言唯心自格有金义的代表人物:柏来于图:用说格有金这是还到要念的影子笛卡要子想开一:我思故我在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陈熹:还到要生万物贝克莱:存在即发们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普孙泰格来于:人是万物的尺度康德:还到要性为自一子对是格有金这而向法辨证唯心自格有金义黑格要子想开一:存在即合还到要费希子想开一出有:用说格有金这是自我创造的非我郭赫:物是感觉的复合萧守仁:心多子想在外天物心多子想在外天还到要萧阳明:破是向开中贼易,心中贼难陆九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就你打对还到要休谟(英国),讲错误的思想付会道一炬吧康德,有说作打对我十上于声开一想在我越是思考好种越是心存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尼采自格有金观唯心自格有金义代表:陆九渊,萧阳明,贝克莱客观唯心自格有金义代表:柏来于图,黑格要子想开陈熹----《度娘》智而守仁谓之圣,仁而行智谓之贤
62、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63、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大於掩人之善,恶莫深於袭下之能,辱莫重於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64、译文:可以得到的,就是自己的,不能放弃。不可以得到的,就不是属于我的,不可以留藏起来。
65、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66、你不需要真正的站立,但在精神上要站起一个真正的人来 --王阳明
67、▲王阳明书法成就很高,有种说法:王羲之是以书掩其人,而王阳明是以人掩其书。
68、感悟: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69、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