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明的诗
1、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2、做文明的使者, 让我们用微笑铺设文明路; 做礼仪的少年, 让我们用真心搭建礼仪桥。 文明礼仪伴我行,中华美德放光芒。 文明礼仪伴我行,到处盛开文明花。
3、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关于文明的诗)。
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5、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地道谢,浮夸的蝴蝶却是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6、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7、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8、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有关精神修养的古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孟子.离娄下》
1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13、释义:学礼则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
14、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15、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关于文明的名言警句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罗斯金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16、尽管隔着翻译,包含在原诗中的情感仍然有足够的力量,能激起我们身上至纯人性的情感。中国的爱国主义找到了能够打动所有国家所有人心灵的表达方式,唤醒了人们对他们所感受的社会痛楚的记忆。杜甫的爱国主义,如同李太白的伊壁鸠鲁主义,具有一种独立于所有时空环境的人性意义;而来自这些环境的第二个意义却具有真实的价值。事实上,如同劝酒诗,李太白对学问的蔑视、对行动者的羡慕已经间接地向我们揭示了学习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杜甫通过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主义使我们眼前出现了理想的文明(中国社会据此而造就),可作为典范的道德老师,并向我们揭示了维系和平与工作这两者平衡的代价。杜甫的爱国主义与适于军事主义种族和好战文明的爱国主义相距甚远。如果诗人感到气愤,如果他的心流血,根本不是由于帝国处于危险,皇家军队惨遭失败:不是的,帝国很强大,皇家军队处处告捷;但却把这么多壮丁送上前线、把最好的武器投入战争,把最肥沃的地区变成荒漠,即使祖国没有受到羞辱,也已经变得贫弱不堪。家庭的幸福遭到破坏;夫妻被硬生生地拆开了,像互不相识的陌生人一样生活着;年轻的姑娘听从李太白的意见,顺从命运而不叹息。这个由农民、艺人和文人构成的和平社会没有让武力成为文明的要素:她始终被迫支持最具消耗性的战争,即防卫战争。军事主义的民族至少拥有自身滋养的资源,而防卫性的战争会给被迫去承受的社会带来毁灭。防卫性的战争只是消耗而不从事任何生产,它所吞噬的每两白银都是净损失,不带来任何补偿。战争对所有的民族来说都是可怕的,甚至对好战的罗马人也是如此,诗人通过母亲的厌恶表现这一点。然而战争在勤劳而和平的中国人中激起的恐怖由于幸福的失落而加倍了,因为对他们来说,幸福比任何东西都更珍贵,而战争掠夺了幸福。幸抑或不幸,对于一个类似的社会,战争始终只有一个相同的结果,即毁灭。这样一个民族的对手所冒的风险和损失都比他们少,因为对后者来说,每次胜利等于失败。中国人在战胜和征服方面不够大张旗鼓,他们以中国文明富有忍耐力的智慧,更为审慎地恢复尚未被蛮族暴力耗尽的东西,以维护未被保存的事物。我们已经说了很多中国人的怯懦;然而,当我们更切近地观察,这种怯懦很难与他们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气联系起来;这种怯懦变成了精打细算的谨慎和精明。只有侵略性的战争才是有收益的;然而一个民主、和平、只打自卫战的社会只知道战争的一切坏处,而不知道战争的任何好处。
17、关于这种在某些时期占据整个社会的忧郁的起因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这些可爱的中国诗人回答他们,使我们知道原因之一是以产生一个悠久文明的道德疲倦。灵魂由于斗争和忍受的压力而逐渐衰弱,心灵由于欲望和失望而渐生疲倦。强健的情感是蛮族和年轻社会的禀赋,他们还来不及忘记信心,还不曾猜想人类的灵魂会沦落至如此悲惨的状态,甚至于后悔以绝望换取冷冰冰的和平;然而古老的文明人不再有一丝这种幸运和无知,这就是这些中国诗人以特有的细腻向我们透露的情感。他们那忧郁的脸上永远挂着一丝苍白、温和、文雅的微笑,视线里透出和善的光芒,每一句话都透露出微妙而纯净的人性精神;然而这种柔和只不过是厌倦,占据他们深心的是怀疑。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情感会比这种忧郁的温柔更温柔、更令人伤心的了。真正的忧郁,并非产生绝望和愤怒之情的忧郁,而是顺从的忧郁,这就是这些诗人的忧郁;最痛苦的生活并非被不幸压倒和与不幸做斗争的人的生活,而是只剩下回忆的人的生活,这正是这些诗人的生活。
18、(《论语》)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19、然而,关于中国,不应把希望放在那些能极大地满足您那贪于获悉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的任何事物上,比如阿拉伯国家的丰富智慧,波斯的珠宝,以及印度的稀有蔬菜。第一眼看来,在所有这些遥远的国家中,中国似乎是那个最应该向您展示奇珍异物的国度。或许您为了几个屏风、几把扇子、几幅绘画、装饰精致的瓷杯、精雕细琢的盒子和青铜小制品正准备出发。您梦见了怪兽和巨龙,虚构的故事,矮子和不倒翁变身成了中国官员;您喜欢给中央帝国的人们提供一种思考和感觉的方式,这种方式与这些绘画、雕刻或刺绣木偶的奇特面容有关,凝视着他们会愉快地唤醒您的想象力,找回那失落已久的笑容和天真情感。如何在这些矮小、圆胖如菩萨的人们身上很好地感知和思考人类的存在?假如不懂得他们热情的音乐,还会认为这是可笑的嘈杂声!世界在他们大脑中的印象必定十分怪诞,他们一定有我们缺少的神经。天哪!您是幻觉专家,在您身上诞生了世界上最心灵手巧的手工艺者和最有天赋的装饰家。这种诙谐的天性只存在于表面和绘画中,在成为您壁炉上的装饰品和沙龙里的奢侈品之前,它们装饰的是世界上最务实、最富洞察力的人们的居所。这些古怪的绘画和雕刻、使您对它们产生如许期望的物品仅仅意味着中国人比您的同胞更懂得装饰艺术。
20、 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
21、男合:让我们插上文明的翅膀,飞向蓝天,飞向未来。告诉太阳,告诉月亮,
2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3、君平久不反,康伯循国路。晓思何譊譊,闤闠千人语。
24、“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6、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28、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29、《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30、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31、谁言成功难,只要肯登攀。脚下万里路,勤者自当先。盛世兴国学,人人读经典。时代扬正气,美德天下传。神州歌一曲,锦绣中华赞!
3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3、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孟子.离娄下》
34、四书五经入庭训,儒行月令记燕居;所谓礼仪者,学之端也。——楚君仪《霹雳布袋戏》
35、弧矢重悬旧礼仪,郎君又产玉麟儿。便烦着眼从头看,的似徐卿二子奇。
36、(《三国志》)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7、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38、——《论语?子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39、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40、开会集队进会场,椅子离地手中提; 静心听讲勤鼓掌,演出活动喝彩响。 绿茵草坪环境美,随意践踏花落泪; 垃圾入箱不落地,校园貌美人更美。 寝室卫生人人讲,熄灯睡觉不影响; 千年修得同室友,我爱我家多和美。
41、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42、不学礼,无以立。———春秋战国:孔子《论语季氏》
43、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44、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45、大家互相让一让,交通安全有保障。创作一首关于文明礼仪的诗歌文明礼仪诗朗诵
46、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春秋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
47、——诸葛亮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48、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49、感恩是功课,一生认真做,文明是行动,携手追彩虹,尽孝是责任,奉献情义深,自律是前途,天地任我书,助人是理想,快乐更无疆。
50、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孟子.离娄下》
5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作者)杜甫(朝代)唐
52、让我们手拉手,一起来为文明歌唱, 唱心中规划的瑰丽蓝图, 唱梦中向往的美好前程, 唱诗中营造的深刻意境。 让我们手拉手,一起来为文明歌唱, 唱文明的大潮流奔涌激荡, 唱文明的道路一天天宽广, 唱文明的明天书写着辉煌。
53、参考资料:古诗-百度百科关于文明的诗句大全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54、四库全书,文化典籍;温故知新,学而常思;尊师敬长,入孝出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行有余力,乐助邻里;至诚之道,博厚崇礼;匡扶正义,修身律己!
55、“公公请您先过吧,一步一步要走好。”河水听了哗哗笑,鱼儿听了蹦蹦跳,都夸白兔有礼貌。
56、把自己变成文明树, 去体验文明的欢乐; 把自己变成礼仪花, 去感受礼仪的乐趣。 走进礼仪之窗, 沐浴文明礼仪。 等你从礼仪之梦醒来, 你会悄悄告诉小伙伴: 什么是礼貌,什么是尊重, 什么是自爱,什么是自律……
57、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58、在其他任何其它国家,这种感情只是个人倾向性的一种表达;然而我们是在中国,是这个官员和文人的国家;在这个国家,圣人们始终认为学习具有特别的重要性,甚至连文明程度最高的欧洲人跟他们的意见也不一致。在我们这里,学习不过是个人接受教育的一种方式,一种文化形式;而在中国,学习被圣人们视为一切社会道德的基础,甚至是国家的根基。对学习的热爱与尊敬才是中国真正的宗教。中国人不相信人的直觉推动力,这种神圣的必然性本身将我们推向幸福;他们只相信一种富有忍耐力的文化的结果。所有出自天性的道德对他们来说都是缺陷,尚未通过学习被纠正、完善和巩固。关于这一主题,听听最受他们尊敬的一位圣人说的话:“爱人而不爱学习是轻率,爱科学而不爱学习的人不可靠,爱诚实而不爱学习使人受骗,爱勇敢的事物而不爱学习的人难管理,爱坚定而不爱学习使人愚蠢。”因此,在这样的国家看到李白公开表达对学习的不屑,这是最严重的症状。李白的这种不屑既有对失落爱情的失望,也有对因中国人重视学习而产生的加倍的忧伤。在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愿意被其所崇奉的学问所骗;对中国文人而言,根据传统,这却必定是最高程度的精神痛苦。其他诗人同样也感到了这种导致战争和无政府主义的命定的苦涩;然而他们不像李白那样采取犬儒主义的态度,而是满足于为这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时代悲苦呻吟。
5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轲
60、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以唐朝为界限,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唐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
61、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以唐朝为界限,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唐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
62、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6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64、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65、在如今 却为曾为之自豪的家园 和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学子 而蒙羞 他们朝气蓬勃 他们意气风发 他们前程似锦 他们 他们有着人们所给予的 许多天使般美好的赞誉
66、树立新风我做到。文明的诗歌篇2中华校园五字歌
67、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68、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69、——李白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70、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____刘昚虚《阙题》
71、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72、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江外思乡(唐)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73、文明需有文明的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克己奉公的无私精神,经世致用的责任精神,服务社会的人文精神,刚柔并济的辩证精神,博采众长的包容精神。文明的古诗诗句:
74、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7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明德尚美,求真扬善。
76、译文:这个女子不讲礼节,一举一动全凭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