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屈原的千古名句解释(摘抄好句34句)

屈原的千古名句解释(摘抄好句34句)

屈原的千古名句解释

1、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2、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求索精神。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4、语出战国屈原《离骚》。后演变为成语“九死一生”。比喻情况非常危险,也用来指经历多次生死关头而幸存下来。军事上用来形容在长期战争中,历尽艰险,死里存生。

5、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的千古名句

6、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屈原的千古名句(屈原的千古名句解释)。

7、6月送书活动开始啦!快与美书来个近距离的接触吧!

8、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汨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9、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0、文征明书屈原《离骚》。纸本,总计248行,2476字。卷末署“嘉靖乙卯二月既望”为文征明86岁晚年书法作品。此卷-气呵成,精妙清新,流畅之至,毫无疲倦之意,令人赞叹。

11、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

12、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13、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14、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15、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东流不溢,孰知其故?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16、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

17、他愤怒地控诉了贵族当权派的无耻:“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他痛斥他们弄得黑白不分,是非颠倒。

18、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19、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20、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偶然作》

21、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远游》

22、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终于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

23、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24、在这以后,楚国一天天削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掉。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代有个贾谊,担任长沙王的太傅。路过湘水时,写了文章来凭吊屈原。

25、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

26、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27、译文: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乱。

28、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屈原的千古名句

29、而且听来会令人感觉到有一股“但求目的,不择手段”的冰冷邪气暗暗袭来。

30、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

3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屈原的千古名句

32、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楚辞·卜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