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朋引类
1、出处:《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2、引。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来自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呼朋引类)。
3、迭矩重规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4、呼朋引伴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hūpéngyǐnbàn,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引:牵引,招
5、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福康安攻占台湾嘉义斗六门
6、这家伙真是一不做,二不休,呼朋引类,又去约了三四个帮手,看样子还有一场风波。
7、与日俱增:形容不断增长或增长速度很快。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种植。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9、出处:《三国志·蜀书·郄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10、当地时间8月14日,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9秒81的成绩夺得冠军,实现奥运三连冠。此前里约奥运会女子百米大赛冠军汤普森同样也来自牙买加。然而马拉松项目奖牌得主鲜少牙买加选手,这就让人纳闷了:牙买加黑人都只擅长短跑吗?
11、呼朋唤友hūpénghuànyǒu,汉语成语。
12、出自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其文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不仅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13、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道士叱曰:尔盗赵公丹已非,又呼朋引类。务败其道,何也?
14、例句:小鸟在树枝上叫着,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15、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三十回:“也有做‘请宴’的,也有做‘窥醉’的,也有做‘借茶’的,也有做‘刺虎’的,纷纷不一。”
16、独来独往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
17、出处:《庄子·齐物论》:“民食刍豢,麋鹿食荐,且甘带,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
18、公诸同好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19、出处:清·华广生《白雪遗音·马头调·逛窑子》:“呼朋唤友把窑子进。身入迷魂,装烟倒茶,好不殷勤。”
20、天地会茶阵中的“桃园三结义”,破阵人要先把中间的杯子推向茶壶方向,再将旁边两只杯子向两边远置,最后饮茶。用于确定会众的身份。图片来自《Vista看天下》
21、大义灭亲: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其受到法律的制裁。
22、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23、汉语成语,拼音是hūpénghuànyǒu,意思指招引意气相投的人。
24、抛砖引玉 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25、(拼音): chūn fēng dé yì
26、出处:《孟子·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
27、呼朋引类 hūpéngyǐnlèi,汉语成语。
28、第三个字是“拉”的成语:(共8则) (b) 半半拉拉 (c) 摧枯拉腐 摧枯拉朽 扯篷拉纤 扯纤拉烟 摧朽拉枯 (d) 丢三拉四 (j) 九牛拉不转
29、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八:“出处殊途,俯仰异容。瞻叹古烈,思迈高踪。”
30、出自《东郭外传》:“你逐日在外头呼朋唤友,你兄我弟,是没有工夫料理家务的。”
31、解释: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32、小鸟在树枝上叫着,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33、那陈秀才专好结客,又喜风月,逐日呼朋引类,或往青楼嫖妓,或落游船饮酒。
34、引风吹火 利用风来吹火,使火越烧越旺。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
35、示例: 他当然高兴,像孩子一般眉开眼笑,立刻呼朋引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