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素材人物事例
1、同样身处困境中的亚默尔目睹眼前惨景,毅然改变了初衷,放弃淘金,专门寻找水源。他勘察地质,挖掘水渠,引水入池,然后把水过滤澄清再分袋包装出售。几年下来,当初与亚
2、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历史都是过去历史的历史,也即历史在发展中是有继承关系的。尽管历史都有续接性,但这种续接的程度差异很大。一般认为伟大时代的特点是最大程度对历史的续接进行否定,也即伟大时代要在一种更为广义的价值里开创历史。如古罗马帝国、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新中的建立等。伟大时代在颠覆旧有的存在上越表现得不遗余力,时代就越容易找到标签的意义。卑鄙时代的特点是在混乱里向旧有秩序上演全部复古情节。比如中国历史上很多叛乱、复辟,以及希特勒的二战等,这些历史都强调对混乱秩序的野蛮依恋。——李冰鉴《我们会落寞很久》
3、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名的三大怪杰,文学家弥尔顿是瞎子,大音乐家贝多芬是聋子,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中年后是哑巴。
4、①干工作,你不但要用心记事,还要有想法,要发挥你的智慧才能。②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只要勤学苦练,掌握知识和技能,农民工也能有所作为。
5、英国有个叫吉姆的小职员,成天坐在办公室里抄写东西,常常累得腰酸背痛。他消除疲劳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工作之余去滑冰。冬季很容易就能在室外找个滑冰的地方,而在其他季节,吉姆就没有机会滑冰了。怎样才能在其他季节也能像冬季那样滑冰呢?对滑冰情有独钟的吉姆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脚上穿的鞋和能滑行的轮子。吉姆在脑海里把这两样东西的形象组合在一起,想像出了一种“能滑行的鞋”。经过反复设计和试验,他终于制成了四季都能用的“旱冰鞋”。
6、一代代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创新、接续奋斗,充分彰显了他们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不畏艰苦、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他们的拼搏奋斗故事,激励了一代代特区建设者敢闯敢试、勇立潮头;他们的真挚爱国情怀,感召了广大香港民众饮水思源、爱国爱港;他们的几代接力传承,凝聚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香港繁荣发展的磅礴精神力量。
7、 可用主题:开拓精神、自主创新、科技强国、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8、王存斌——从事复合材料胶接成型工作24年,在缩短型号研制周期、提高碳纤维原材料利用率、实现太阳翼基板国产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先后攻克高模量碳纤维缠绕成型操作中纤维起毛、断线和含胶量控制不稳定等技术难题,并形成操作规程;解决了大型薄壁碳纤维管件成型和Kelvar纤维绳绷弦操作难题;独创桁架结构装配胶接新技术,使得大型绷弦式刚性太阳翼基板各项性能满足大平台太阳翼技术要求,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航天技术能手、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9、新事物也许并不完美,但它毕竟要替代旧事物。
10、乔文革——从事装配钳工工作26年,在防空反导武器系统的弹上产品“伺服机构”、“天馈系统”和地面设备“汇流环”、“随动机构”为代表的高精密结构件加工与总装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精密微波器件装配及调试的生产工艺中,创新了某型号天线一体化装配方法,获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创新二等奖。制作发明的专用抛光定位工装,较好地解决了和差器盖板平面抛光质量难题。曾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11、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
12、创新也是学习的恩泽。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或个人,要进步,要发展,都要有一股推动其不断向上的动力,使人们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由此推动人们自强不息,努力奋斗。这个动力的形成,正是基于勤奋学习和知识累积。人们越是学习,未知的世界越大,人们也就越感到自身知识的缺乏;而越不断学习积累,越能不断有所创造。
13、所谓移植式创新,就是把在A领域所使用的技术或模式,移植到看似没有关联的B领域,从而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模式。
14、这一点常常使思考者喜出望外,兴奋异常。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保守是创新最大的障碍——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15、庆历五年(1045年)三月,韩琦任扬州知府,王安石为签判,成了韩琦的幕僚。王安石经常通宵达旦地读书,因此当差的时候时多来不及洗漱装扮。韩琦以为王安石夜夜寻欢作乐,就劝他不可荒废读书。王安石也不辩解,只是说韩公不能知我,后来韩琦才发现王安石非常有才华。
16、 “科学世界是无穷的领域,人们应当勇敢去探索”
17、张伯苓成为教育家楷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他毕生践行“要教育学生,首先要教育好自己”的教育理念,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18、知心“莎姐”梅玫,致力于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用无私关爱、团结协作呵护未成年健康成长。她带头成立组成“莎姐”志愿者组成的大团队,用大爱帮教让数百名孩子走向新生;她注重未成年人普法工作,通过宣讲法治在数万名学生心里播撒法治的种子。
19、王阳明身上,始终存在着呆气和油气这两种相生相克的气质。因为呆直,所以他敢于指斥刘瑾为权奸,以至于被廷杖贬为龙场驿丞。但他又不是一个不知权变的人,他也很油,知道刘瑾不会放过自己,肯定会半路杀来,过钱塘江时,就使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把自己的帽子和鞋子留在江边,还煞有介事留下一封遗书,表示已投江自尽。可是,躲得了一时,却躲不了一世。作为替补圣贤,王阳明也面临着哈姆雷特般的选择。最终,他选择了流放,呆气战胜了潜伏在体内的油气。
20、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袭。小年夜,陈贞第一个报名请战支援武汉。在金银潭医院,陈贞护士长和其他队员接管了重症病房。一天工作下来,防护口罩深深的勒痕留在她脸上,病人们看不清穿防护服的陈贞,只能从护目镜中看到她从容的眼神,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大眼睛护士长”。
21、寂静是对于大自然而言,而宁静与安静主要是指向人类群体,可谓词不同而意相近。《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这本书尽管是围绕大自然的好声音与寂静进行生态层面的叙述,可是对于人与社会的启发是多维度的。我们身处快速发展转型的这个时代,不仅要遏制生产生活中的噪音,还要祛除思想、文化、行为中的噪音,在风清气正的氛围中,安静地阐释生命的美义。
22、许振超,生于1950年,山东荣成人,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之一。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d员”“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23、身为名人的王选有一串串闪光的头衔,但唯独对“老师”这个称谓看得比其他任何名誉都重。他最常用的名片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王选”。他不止一次地说:“这张名片是永恒的。”这从一个侧面突出地反映出王选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
24、包起帆,生于1951年2月,浙江镇海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荣获改革先锋、全国优秀共产d员、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多次荣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5、“全国优秀共产d员”白登文,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打头阵、冲在前,带领加油站员工坚守武汉抗疫最前线,为来往大型物资运输车辆加油,三次为雷神山医院工地运送柴油,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d员的精神风貌和新时代石油工人的家国情怀。
26、沈渭滨先生书房里的一副对联:半世坎坷皆为字,一生惬意是文章。
27、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28、陈贞,1974年4月出生,副主任护师,华东医院ICU(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她长期从事重症患者护理岗位,以高超的护理技术,全心全意服务患者。疫情期间,她主动报名驰援武汉,付出艰辛努力,作出重要贡献。2020年,陈贞入选2-7月“中国好人榜”。
29、(关键词:求知,创作,坚持,文化传承,挫折,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