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对联故事10字(摘抄好句58句)

对联故事10字(摘抄好句58句)

对联故事10字

1、针对封建社会的“上尊下卑”官气十足,有人戏一联:

2、话说甘州府太平村有一个小孩叫何生,从小就乖巧懂事。六岁这年的一天,正在外玩耍的小何生被人叫回家,说他妈妈上吊死了。何生回家一看,只见妈妈直挺挺地躺在地上,邻居们都在抹眼泪。要说这孩子命真苦,一年前他父亲撇下他们孤儿寡母,生病死了。如今他母亲也不明不白地离开人世。正当大家都在为小何生的生活担心时,原来雇他父亲做长工的李员外主动收养了他。这李员外只有一个女儿,跟何生一样大。他看何生天资聪明,便在夫人的劝说下出钱供小何生上私塾读书,打算以后将他招为上门女婿,将来好给自己养老送终。

3、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路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副对联。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接着,又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对联故事10字)。

4、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

5、曹尚书哈哈大笑:“解神童有所不知,我这上联,还有第三个意思,说的是庭前种竹子,教书先生询问别人,这是什麽原因,所以是:

6、赏析:张之洞是清末名臣,陶然亭是北京名胜,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字面却对得非常工整,这是无情对的特点。

7、  老翁听后连连摆手而去。使者笑问东坡:“这……”

8、▶身上这块“肉”可能决定寿命长短,体积越小身体越差!

9、清初,某县有一主事官喜欢议上司是非,抨击时弊。一天,朝庭有一御史视察县衙,有人将此事上告,御史叫来这个主事官痛斥一顿,并忿忿道一上联:

10、尼姑觉得被当兵的戏弄了,心想,不妨续上半联,免得不那些当兵的小看了自己。于间,转身对着兵船说:冰冻兵船兵敲冰冰破兵走。

11、他刚念完,一群帮手立刻拍案叫绝,借此奚落解缙。没想到解缙泰然自若,说:“恕我冒犯”,接着对出了下联:

12、苏小妹: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讽刺和尚的光头)

13、  吟罢,他又补充道:“出句为实人实事,对句也是实人实事。请各位于4天之后的辰巳时分,在城南门等着,到时可以验证。”4天后的辰巳时分,果然看见一头驴驮着墨卷慢慢向城里走来,后有还有两人随行。众人拥上去询问,得知两位书生姓卢、马,以驴载新科墨卷,前往会城出售。众人相视大笑。孙英对大家说:“人们常说巧联需巧对,果不其然。由此看来,世上流传的奇联怪对,有一些尽管短时间不能对上,那只是与之相偕之事还没有被人发现,只要等到一定时间,肯定有人能对出佳联。”

14、传说,清代乾隆皇帝喜欢游山玩水,又很擅长诗文,走到哪儿都撰联题词。有一次下江南时,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普通人的样子到民间私访。他走到一个地方,见一户农家正在办喜事,乾隆皇帝想看看乡俗,便灵机一动,叫侍从拿出三个铜钱,又写了一个单联一起送去,作为贺礼。联句是:

15、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16、  这对联不吉利就没人揭了。第二天凌晨,他让儿子献之给对联添了个尾巴,为:

17、磨大眼小齿稀稀,可分细分粗。明万历年间,湖北人氏钟惺、谭元春才华出众,主持乡试的学台大人出联试二人才华,且自比伯乐;钟谭二人对下联,以磨自喻,说明有人推动便会为国出力。

18、何生便把自小没爹没娘,李员外将他养大成人的事说了,最后他说:“李员外养育我十几年,我和他家小姐青梅竹马,如今我虽考取功名,但不能忘本。状元郎可以不当,负心郎却绝对不能做!对联故事篇5清代有个姓潘的山东人在江南某地当县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书一联相送:泪酸血成,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联语告诫儿子,做人应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不可见利忘义,为非作歹,人间自有王法。否则到了那时,才醒悟到泪酸血咸、头有青天,悔之晚矣。

19、日月灯,云霞彩,风雷鼓板,宇宙间一场大戏。

20、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碳;

21、有个农民欠财主的债无法偿还,于是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对联是:

22、但是,与吕蒙正要好的大臣很不满,要追查此人是谁。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追查。下朝以后,和吕蒙正同朝的有些大臣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逮住那人。

23、清朝有个知县叫王寅,贪脏枉法,有位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到了县衙的门口,联道:

24、缙知之,于对联尾上再各加一字,变成了: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25、朱元璋一次便服出访,遇到一个农民在卖藕,立即出一上联:

26、有个农民欠财主的债无法偿还,于是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对联是:

27、关注赏木轩个人号“pifa2288”,查看文玩相关品

28、解缙说:“如果把‘月下’改作‘啼月’;‘花中’改作‘宿花’,岂不是‘舌冷’‘梦香’?”相爷欲要叫好,但又反问:“你既然早已知道,为何将错就错?”

29、一年除夕,王家大门口对联几次贴出几次被人揭走,王心生一计,贴出一副对联:

30、有一天,他在田垄上遇到一位挑泥的农夫,田垄很窄,只能过一个人,两个人谁都不肯让路。农夫笑道:“我有一个上联,你若能对上下联,我愿意给你让道。”

31、谢觉哉中秀才后,一直不愿做官,而在家乡从事教育事业。后来,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有趣对联故事篇3从前,读书最兴作题对对子,先生出上联,学生对下联,要对仗工整,讲究平仄和押韵。有一日,一位姓刁的先生出了一句歪联:

32、工部和水部办公的衙门失火后,大司空金简督工重修,他与和绅一样借机搜刮金银,引起大众不满,有人在新建的衙门上贴了这样一个上联:

33、清咸丰年间,热河知府卜昌欺塞外无人才,便微服去热河诗社寻衅。适逢两个娃娃在家,卜昌喝令他们快去找社主。一个小孩道:“今天我俩在家,要对诗,只管赐教。”卜昌无奈,出句道:

34、横批只写了一个“老”字(没有里面一“点”)

35、从僧人那里回来后,周渔璜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下联。

36、  然后他就在⽼太太买的扇⼦上题字,⽼婆婆哪知道是⼤书法家,忙夺过王羲之⼿中的笔,我说这位客官,您是来捣乱的吧,我这⼲净的扇⼦都没卖出去,您来给我这乱涂乱画⼀通,我卖给谁?

37、他以一根雪白的藕,比作美女西施的手臂,想考考农民是否能对。那农民望他一眼,笑着答首:

38、寇准夸奖他:“好一个大年,真是绝顶聪明!”

39、说是有一天,他和几个人在亭子上聊天。这个亭子在水池边上,快到中午时分,太阳在水中倒映出来。寇准写了个上联让他们来对:

40、一天傍晚,苏东坡与好友佛印泛舟江上。忽然,苏轼用手往左岸一指,又指指佛印,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手将自己手中写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泡入水中。两人四目相对,不禁大笑起来。原来,这是一幅哑联:

41、此联寓意深刻,暗含讥讽,可谓颇具匠心。解缙才说完,看客们拍案叫绝,曹尚书顿时语塞,只得佯醉而退。

42、四水江第四时夏第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43、也有很开心的时候,高二去落落家发现她贴在自己房间里,当时特别高兴但是她今年没有问我要。

44、朱元璋说;“皇宫中,有一大戏台,朕出上联,卿对下联。”解缙叩头道:“万岁,臣遵旨。”

45、清初,某县有一主事官喜欢议上司是非,抨击时弊。一天,朝庭有一御史视察县衙,有人将此事上告,御史叫来这个主事官痛斥一顿,并忿忿道一上联:

46、从前,有个姓李的财主,他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有一年过年,家家户户忙着贴对联。李家更不用说了。李财主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在大门的两旁,对联是:

47、四水江第四时夏第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48、讽刺哥哥脸长: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49、上联:八方亭,亭八方,八方亭上望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

50、张之洞甚为恼怒,即书一联,叫人送到门外去,那联书曰:披一品衣,报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梁启超看了,即回对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51、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一日,舒游黄鹤楼题一联于楼壁:

52、郑说:大概是你教得不好,误人子弟吧!我先考考你的才学,遂指着大堂悬挂的灯笼出一联:四面灯,单面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老先生听了即对道: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53、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碳。

54、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55、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相仿,既非家禽,又非野兽。

56、苏小妹至今为止都不知道是否历史上真有其人,可是在对联的世界里,她和她的哥哥苏轼的互以对联嘲讽却十分有名。

57、三年级的冬夜写得很晚了申请就寝,父上指示再写一副我不肯,在他举起拳头的前一秒跑出家门,英明神武的父上直接把门锁上了,于是只好在安静而寒冷的夜里死命敲门,哭着说我非常愿意再接着写;差不多同年父上借了顶桌子让我在村口菜市场摆摊送春联,居然有人排队!带去的红纸居然写到不够用了!第一次尴尬也是小学,跑去同学家的时候发现她们家门上贴的是她爷爷写的;高中送给m某只一年后她告诉我她爸爸是我们市书画协会副会长(内心尴尬到撞墙,斧头舞到鲁班家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