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的人生哲理
1、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
2、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的少一点后悔。
3、在看来,一个的发展往往不在于终极理想有多高远,而在于眼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4、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5、我不是神,不是传奇,我只是我。我不可能把所有角色都演好,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够真诚。都说众口难调,能有一大部分人喜欢你,就够了。你又不是钱,不能让所有人喜欢你。就算是钱,人们对它也是有爱有恨啊!
6、在生活中,你可发现和有些人的相处让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他们不温不火,却常常能影响身边人的情绪,甚至于他们的行为举止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7、39)一个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没有资格谈人生(于丹的人生哲理)。
8、怎么看待我们的生活,决定一个人的态度。一个人如果在忙碌中抱怨的话,第只会让自己情绪更沮丧,第会失去智慧的判断,就是你为什么会忙乱?一个人好的状态是忙而不乱。人可以忙,但是要忙得有条理,就不至于那么沮丧。第三是最根本的,就是你心里没有感恩过,你还有忙的机会吗?
9、如果是棵小草,即使在最好的企业里,你也长不成大树。果真如此,不如历经风雨,把自己培养成名贵花卉。
10、记忆想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11、这些年在大学里,我其实很痛心一件事,就是发现很多得抑郁症的孩子都是尖子生,许多孩子都是在最后毕业论文的时候出事了,这些孩子不能接受我比别人差,因为我一直这么好。我们还遇到个一上学,就想往重点大学考的孩子,但是一上学,就觉得接受不了了,大家竞争都很厉害,所以孩子急性抑郁。我们赶紧找家长,说孩子情绪不是太好,建议回家休养一学期。家长说,“老师,我孩子学校毕业演讲都是他做代表,我咋能一学期就领回去呢,我丢不起这个人,不能领回去。”这就是现在家长的心态。我苦口婆心地说,“大姐,你如果不把孩子领回去,我们不是监护人,你没想过会出事吗?”
12、◎去到自然中。不追求物质的奢侈,追求心灵悠游上的奢侈。
13、我们应结交那些可以完善自己品德,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人。
14、竞争,其实就是一种友谊,在对手的帮助下提高你的聪明度,害怕竞争的人已经输给了对手。
15、二十一世纪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把你的名字变成钱。
16、圣经里面说:世界上追不来的三件事是说出的话射出的箭和失去的机会。
17、对一草一木、一花一叶的关怀中折射出的一种光芒。
18、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
19、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
20、所以,我说做老师是一种功德,因为你的工作就是一个使命,就是陪伴成长。陪伴成长需要功德心,要认识到个体差异,平常心对平常事,这就叫做“取财于地,取法于天”。
21、有一种人只做两件事:你成功了,他妒嫉你;你失败了,他笑话你。
22、企业一定要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独特资源。
23、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我们的痛苦都是由自己造成。我们都认为是这个世界亏欠了我们,使我们没有能得到幸福;在我们得不到幸福时,我们就把责任怪在最靠近我们的那个人身上。
24、36)……无所谓好或不好,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
25、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
26、理想之道给我们一个起点,给我们的心灵储备一点能源。
27、在生死的态度上,儒道殊途同归的那就是,让生命获得价值。
28、不少平庸者与周围人关系融洽,不少出众者与周围人关系紧张。
29、我们的眼睛看外面太多,看内心太少。对外无限宽广拓展世界,对内无限深刻发现内心。
30、我们像是表面上的针,不停的转动,一面转,一面看着时间匆匆离去,却无能为力。
31、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32、真正的和谐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之间的和谐。
3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为政》),一定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他所提倡的是这样一种从容地把有限的知识放大到极限的学习方式。经过这样的学习、历练,我们逐渐地提升自己、有所感悟,这样就走到了三十岁。
34、关于“惑”这个概念,《论语》中有过多次阐述。人怎么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内心不惶惑?这需要大智慧。
35、于丹从李白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周易文言传》、庄子、老子的经典论语;从大道至简、天人合一到君子气象与人格养成。对天、地、对人生、对生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给予了经典的论术。真是感悟传统中国的经典文化深奥,感悟2000多年前古人的超人智慧,感悟人生哲理和做人做事道理。今天峨眉山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跨越发展的关键是人的跨越发展,就是精神文化的跨越发展,就需要我们吸取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深入领悟经典传统文化的深刻智慧。峨眉山市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县级领导、各单位主要领导、基层群众代表、社区代表、优秀青年代表、优秀学生代表共1200人,聆听了于丹教授的感悟《中国智慧》感悟人生哲理的专题演讲。演讲会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卞茜主持。市委书记陈长明、市长吴小怡等领导参加了辅导报告会。(付杰)
36、梦也许在现实中不是一种生产力,不能带来一种物质的结果,它给我们带来的却是对自己灵魂上的一种开掘。今天的我们不仅仅是远离了一个古典的时代,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种悲悯的情怀和从容做梦的心境。
37、正常规律是年轻时偶一点!年老时实一点!如果年轻时先实了,年老的时候我坚信无论如何也偶不起来了。
38、敌人变成战友多半是为了生存,战友变成敌人多半是为了金钱。
39、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
40、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41、◎由德、由仁生发出来的一种旷达的勇气。从容的内心变得镇定、勇敢。
42、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欧阳夏丹经典语录语句欧阳夏丹经典语录语句
43、但是现在的标准答案思维太强了,往往告诉孩子,就只有这一条路,就只能这么想这么做。以至于我们的孩子,好奇心失掉很多。在这种高压下,人的自制力也失去很多。我们如果去买一辆车,大家会觉得什么部位最重要?其实买车最重要看两个部位,一个是油门给不给力,第二是刹车灵不灵。其实人的求知欲就是油门,人的自制力就是刹车。我们现在最怕教出的孩子油门不足,刹车不灵,对世界没有好奇,而管理自己没有控制。
44、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
45、在这样一个秋将逝、冬将至的日子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国学的话题,让我们从中国智慧的感悟中看一看中国人的血脉传承,还能不能够站在当下,激活经典,让那些能够活在现代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做人和做事的一个依据。
46、在对天命有了透彻的了解,自己的内心有了巨大的定力之后,孔子说,“六十而耳顺”。此时,你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你能理解任何一个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
47、一起感受两千年前孔子的温暖,这样的想法,真好。《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4假期,儿子在翻看《于丹的论语心得》,很专注,很专心,我不假思索就好奇地问:“能明白吗?”虽然儿子今年就要上高中,但在我的印象中《论语》都好像是文言文,不好懂。我一说出口,儿子就笑了起来,意味深长地说“老妈呀,这是《于丹的论语心得》呀!好懂,不信你看。”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于丹对《论语》的诠释。
48、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49、人生其实就是木桶效应,你永远不要追问你那块最高板你什么地方更优秀,而你最低的板,最该去考虑。
50、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51、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
52、生活总嘲笑我们太年轻,可青春却不经易老去。
53、把爱情投资在一个人身上,冒险;把爱情投资在许多人身上,危险。
54、我落日般的忧伤就像惆怅的飞鸟,惆怅的飞鸟飞成我落日般的忧伤。于丹语录我们不缺乏鸿大的理想,但缺乏理想的切实的道路。
55、无论生活跟你开什么样的玩笑,我们都要微笑面对!
56、为了提高人生幸福指数,你会选择______
57、在这里,让我们三五成群,分享着收获,诉说着感悟,旁征博引,举一反三。
58、敌人变成战友多半是为了生存,战友变成敌人多半是为了金钱。
59、这一生时光里,充满着种种的不确定,绝对确认的只有终将老去这一件事,什么才是我们可以抓住的时光呢?回忆已经定格,未来还没展开,真正可以抓住的只是当下这个瞬间,倾心倾情过好了当下的人,少一点遗憾,就多一些无怨。----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
60、成功是一种观念,致富是一种义务,快乐是一种权利。
61、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62、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谎言;当一个女人厌恶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真理。
63、中年人哪有不忙的呢?在现在就业机会不多的情况下,能忙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忙,说明你重要,说明你的价值大,人们需要你,人对忙这件事情是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64、成长其实是一件挺残酷的事情,总是要在混乱中逐渐找到一个自己想要的人生。
65、人生的财富,不是你拥有多少货币,拥有多少不动产;而是你帮助了多少人,支持了多少人,影响了多少人,在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有多少人怀念你!
66、本人的《论语要解》是对《论语》全部内容的精要解读,全书35万字,从儒释道三学的角度,深刻地剖析了孔子的仁德思想、为人治世及具体成仁为圣之修炼方式,打通了三学的界隔,融汇了三学的要核,做到了一通百通,一了百了,精炼而不繁,晓畅明达,实是析读《论语》,认识圣人,通达中华历史精髓之必备之书也。
67、真正崇尚学问的人,他的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把学习当作谋生的手段,当作炫耀的资本。
68、◎从自身修修养做起,一个真正的君子,从现在起做最好的自己。
69、忽一日在电视上看到于丹,又想到了她的书。便又翻出书想静静的品读一下。读书的过程是一种心灵净化的过程。论语向我们展示了中华五前年的传统美德和个人修养的魅力所在。主要以教化人的品质道德为主,里面还掺入了一些佛家的禅论。教人要"仁",即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世间万物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