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简介50字
1、“文革”结束后,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领导请草婴出任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总编辑。草婴考虑了几天,还是婉拒了。他对领导说,自己一辈子做翻译工作,其他的行政领导工作基本上没有经验,“还是能够让我继续干文学翻译吧。”市领导也就没有勉强他。
2、值得注意的是,作品里还提到了中国:“在中国,音乐是由国家管辖的。”当时中国处于清朝末年,“国家管辖”指的是宫廷音乐。可见托尔斯泰具有国际视野和广阔的音乐艺术视角。
3、托尔斯泰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以道德的自我完成与不要以暴力制恶为基础的教谕。一直到今天为止,关于托尔斯泰主义的评论,仍然有如过江之鲫。至今尚未失却其意义的作品之中,有列宁于一九。八年所作的《托尔斯泰俄罗斯革命的明镜》。(托尔斯泰简介50字)。
4、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写他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作者已一语道破,“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耀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作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5、(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6、《加里宁论文学和艺术》,(苏)班台莱耶夫,上海文艺出版社,19(托尔斯泰简介50字)。
7、小说主人公波兹德内舍夫谈到《克莱采奏鸣曲》第一部分——急板时说:“这种音乐只有可以在某种重要的严肃的环境里,而且只有在需要完成某种适应这种音乐的行为的时候,才能演奏。演奏之后就要去做音乐驱使你去做的事。”乐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表达的是愤怒,第二乐章是沉思,第三乐章表现出欢快的气氛。
8、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人。
9、在《复活》中,托尔斯泰最终也没能找到解决俄国社会问题和矛盾的方法,作品最后也只写了聂赫留朵夫希望从福音书找到解决的方法。
10、所以他通过革命者表达了这个思想,即书中纳巴托夫说的;“不应该摧毁整个大厦,只要把这个美丽,坚固,雄伟,为他们所热爱的古老大厦内的房间作一次重新分配就行了”。只希望通过福音书里的教义教导人们向善;
11、此前,周扬翻译过《安娜·卡列尼娜》,不过他是从英译本转译的。草婴看重的是原著翻译,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他希望译文尽可能与原著接近,甚至尽善尽美。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原著十分熟悉。
12、草婴反复研读刚出版的《鲁迅全集》,并开始对俄罗斯文学产生浓厚兴趣。“也就在那时,我开始跟一位俄侨教师学俄语,因为付不起更多的学费,每星期只学一次。当时没有一本俄汉词典,没有一本俄语语法书,学俄语确实很困难。”
13、生卒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14、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15、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16、原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17、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狱中创作的这部小说,其显著特色是以欢乐的情调、明朗的画面展示了新人的故事。人物新、故事新、思想新,正是俄国解放运动进入第二阶段的反映。车尔尼雪夫斯基出生于萨拉托夫的一个神父家庭,毕业于当地一个神学院。受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开始研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这段时间使得他成为了一个无神论者。他的活动曾经得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高度评价。列宁称赞他“从50年代起直到1888年,始终保持着完整的哲学唯物主义的水平”。因而他解决爱情、家庭及婚姻的方法就进了一步,讲述了“新人的故事”。
18、青年的托尔斯泰于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1847年退学离校,他在这里度过了三年大学时光。喀山大学是一所世界名校,成立于1804年,是俄罗斯最古老、最受崇拜的大学之一。该校培养出许多蛮声世界的杰出人物,列宁、高尔基和列夫•托尔斯泰都曾在此学习生活过。
19、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20、小结写法三:精当的议论,画龙点睛地揭示传主的精神世界。
21、C.可憎(zēng)蒙昧(mèi)貂皮(diāo)黯然失色(àn)
22、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23、“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句中的“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和“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各指什么?
24、今年是托尔斯泰逝世110周年,您觉得托尔斯泰对于当代读者有怎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