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经典古文名句及翻译(摘抄好句59句)

经典古文名句及翻译(摘抄好句59句)

经典古文名句及翻译

1、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云、响、影”是名词作状语,译时加“像……一样”。(经典古文名句及翻译)。

3、凝缩法。对古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同义这些用了繁笔的文句翻译时要加以还原,用简笔的形式翻译。如:

4、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5、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7、后赵王石勒请武乡有声望的老友前往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同他们一起欢会饮酒。当初,石勒出身贫贱,与李阳是邻居,多次为争夺沤麻池而相互殴打,所以只有李阳一个人不敢来。石勒说:“李阳是个壮士,争沤麻池一事,那是我当平民百姓时结下的怨恨。我现在广纳人才,怎么能对一个普通百姓记恨呢?”于是急速传召李阳,同他一起饮酒,还拉着他的臂膀开玩笑说:“我从前挨够你的拳头,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随后任命李阳做参军都尉。

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9、李林甫为宰相后,对于朝中百官凡是才能和功业在自己之上或受到玄宗宠信或官位快要超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除去,尤其忌恨有文学才能而进官的士人。有时表面上装出友好的样子,说些动听的话,而暗中却阴谋陷害。所以世人都称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1、(答案)(1)这就是人伦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

12、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14、(2)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

15、分析译句前后内容,把握译句大概意思;看清译句的长短,停顿,标点,语气;审清译句的语法现象。可先抄出来,圈注。

16、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7、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8、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苏试《后赤壁赋》)

19、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20、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2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22、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23、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24、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5、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26、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这样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27、(翻译)(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才可以称之为“士”时,孔子)回答说:“言语一定信实,行为一定坚决……”

2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9、都御史刚峰(海瑞的号)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怀民一人。苏点其宦囊,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不立d。”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30、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31、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32、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33、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3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35、“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再翻译。

36、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3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3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9、20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喜来春》)

40、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4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42、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43、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4、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45、对于生活在北方的我来说,雪,常见在冬日,雪景之美,并不足为奇。

46、如:“吾从而师之”,译时加“把当作”;“吾妻之美我者”,译时加“认为”;“项伯杀人,臣活之”,译时加“使”。

4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48、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村绝句》)

49、10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0、(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51、都御史海瑞,死在官衙的屋子里。他在南京做官的同乡人,只有户部苏民怀一个人。苏民怀检查清点海瑞做官的俸禄,竹箱中只有八两银子,两丈麻布,几件旧衣服罢了。像这样的都御史怎么会多呢?王凤洲对海瑞评价说:“不怕死,不爱钱,不结d。”这九个字写全了海公的一生,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胜过这评论吗?

52、生活最好的气质,就是简单干净。爱生活的人,必被生活所爱。

53、三绝,用情至深。而今,虽然我们看不到王羲之的真迹,但在后人的摹本中,依然可以感受到王羲之掖不住的喜与藏不住的愁。

54、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55、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5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57、(背景)王勃看望父亲路过滕王阁,都督宴请群僚于阁上,王勃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虽遭挫折,仍思进取的可贵志向。

5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