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登场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1、1平易近人:既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白话译文:《韩非子·大体》:“不要吹开皮上的毛发去寻找其间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
3、×(兴师动众:发动很多人做某件事(多含不值得的意思)。)
4、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5、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6、√(顶礼膜拜:形容对人特别崇敬(多用于贬义)。)
7、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8、 ③孙太后喜爱她的娇媚伶俐,常常眯缝了眼睛瞅着这位美丽得如花似玉的宫女,唏嘘不已。
9、 为避免用错对象,首先要弄清成语含义,分清范围。如“连篇累牍”形容文章篇幅过多,文辞过长;而”汗牛充栋”则形容藏书非常多。有些成语有自己固定的适用对象,有的用于人,有的用于物,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如“豆蔻年华”只能用于人,且只能用于十三四岁的女子;而“荡气回肠”只能用于物,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还要注意有固定使用对象的成语被扩大范围,如将“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等用于夫妻之间的成语用于一般朋友、同学等。
10、释义:计划得周密,考虑得久远。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谋:策划,计划。
11、炯炯有神:形容眼光发亮,很有精神,多用于人物,也可用于一般动物。
12、他的文章错误百出,观点又是形而上学的,真是不刊之论。()
13、 (正确)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
14、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也形容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15、解析 滥用: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乱用:不懂规则地胡乱使用,指用得不对。
16、出处:袁珂《女娲造人》:“接着一阵兴高采烈地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17、“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曾经雄霸天下,煊赫一时,但都没维持多长时间,除羌族以外,其他四族不久便无影无踪。()
18、春华秋实:既指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又比喻学问与成就的关系,
19、 (解析)“安之若素”是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一般用作谓语、定语。而此句中用作状语,修饰熊猫喝水后走动的情态,显然不符合语法,①错误。“信誓旦旦”形容誓言诚恳可信,②使用正确。“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中。此句意为其他球队都无法赶上该俱乐部的雄厚财力,该成语使用违背常规,故③错。行之有效,是指实行起来有成效,多指政策、方针,④使用正确。“司空见惯”指经常看到,不足为奇。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故⑤错误。充耳不闻,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该词在本句中批判“他不听群众意见”,故⑥使用正确。可见,本题正确答案为D。
20、如今,有一些人拿着“爱国贼”这顶帽子四处乱扣,不外乎是想通过污名爱国而为自己干背离国家利益的事情进行辩解,甚至为他们的窃国祖宗翻案。这些“内奸”还指望煽动我们跟着摇旗呐喊,帮助他们把“爱国贼”这个不该有的概念炒火,我们当然不会上当。
21、我们不但应该对媒体____________(大肆/大事)宣传的所谓畅销书多作冷静分析;相反,对一些看似冷门的美学和哲学书,倒应该添购一些。
22、1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23、养尊处优这一词语在多个句子中的含义大多是批评的意思,所以是偏贬义词。
24、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也用于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25、闪亮登场(褒义词)---粉墨登场(贬义词)、甜言蜜语(褒义词)---花言巧语(贬义词)
26、释义:原指铺张修饰而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章。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假而动听的话。
27、1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28、很多成语有特定的适用的对象和范围,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辨别成语的使用范围和对象。
29、旧时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封建道德认为是丢脸的事)。现在指某人公开露面(多含贬义)。
30、 ①他的那幅看起来还不错的书法作品,一挂在著名书法家启功写的条幅旁边,真如小巫见大巫,令人汗颜了。
31、√(无所事事:没有什么事可做,指闲着什么事也不干。用作贬义。)
32、美式型西服的特点讲究舒适,线条相对来说较为柔和,腰部适当地收缩,胸部业不过分收紧,符合人体的自然形态,一般以2-3粒扣单排为主,翻领的宽度也较为适中,对面料的选择范围也较广。
33、编造“爱国贼”这个概念的人,恐怕想打击的不是“贼”,而是“爱国”。
34、白话译文: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王羲之是位风流才子,潇洒散淡的名人,所有的人都只知道他的书法,而其他方面特长反而都被掩盖了。”
35、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36、在记者招待会上,他从容应答,巧言令色,博得了阵阵掌声。()
37、李登辉出版新书《新·台湾的主张》____________(鼓吹/鼓动/鼓励)台独,以“狗去猪来”形容台湾“外来政权”。
38、百花齐放:指同一事物有许多做法,同一内容有多种形式。比喻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指各种花卉一起开放。
39、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40、释义: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
41、解析 果断:表示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能及时坚定地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定。褒义词。决断:做出的最后决定,指决定事情的魄力。中性词。武断:表示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不顾客观实际,凭个人主观见解轻下结论或做出决定贬义词。
42、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43、1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44、1淋漓尽致:既形容说话或文章表达的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45、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____________(乞求/祈求)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46、 ①在我离开利物浦的时候托雷斯曾经和我 地谈了一次话,他告诉我:“认清现实,做出属于自己的最好选择,不要顾虑别人,你无须再证明自己。”
47、10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48、落花流水:指好的时光流逝。也比喻东西被吃或被抢等残乱而零落的样子;也比喻敌人被打得大败。
49、×(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用作褒义。)
50、诡计多端(guǐjìōān)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51、 历年高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考查始终是重中之重,高考熟语的考查一般采用判断型的选择题形式,即题干中往往有“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或正确)的一项是……”的字样,同时给出六个成语,进行辨析。当然考查的熟语也可能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52、二有褒贬容易弄混的成语,就是古代用来褒义词,现在贬义词,或者反过来也行。
53、老克勒并不是以此自称,而是别人这样尊称的。对上海老爷叔称一句“老克勒”,是对他极大的赞美:为人豪爽、品味不凡、思想新潮、绅士有礼。他们即使没那么有钱,也会保持一种绅士的风度和生活状态,在想象的空间里,消费西方文化。
54、 B.推心置腹 开诚布公 开诚相见
55、 ⑥我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由于技艺拥有者的观念问题而只留传给家人,但仍能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56、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我对@五岳散人 的言论表示不服。
57、 (易错点)易误解为饭食昂贵或挥霍无度。
58、领型:有菱形翻领、剑型翻领、半剑型翻领、披肩式翻领,并且驳头的形状有长驳头、短驳头、宽驳头、狭驳头,在底摆部位有正统的小圆弧底角摆、圆弧底角摆、方角底角摆,在口袋部位有贴袋式、盖袋口袋。
59、多灾多难个中国,刚刚走出了“三年自然灾害”,又跌进了动荡个年月。一开始就拿资产阶级糜烂个生活方式叫做“四旧”,成为了批判、打倒个对象,“老克勒”像煞是过街个老虫,人人喊打,啥人还敢讲自家是“老克勒”呢,也勿好随便叫人家是“老克勒”。乃末,善于变通个上海人就调种方式,拿眼“老克勒”叫做“老迪克”“老约克”,有音无字,搿些字我是根据发声随便写,勿作数个。搿些词语,呒没多少辰光也就消失脱了。
60、深谋远略(shēnmóuyuǎnlüè)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61、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二回: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62、白话译文:《韩非子·大体》:“不要吹开皮上的毛发去寻找其间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
63、词语或者讲口语词语会得与时俱进个,以前个贬义词后来变成了褒义词,或者以前个褒义词后来变成功贬义词个现象常庄有个,没必要大惊小怪。不过,我是勿大喜欢“老克勒”迭个词。
64、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坦然接受了“爱国贼”,那么接下来,“卖国侠”、“窃国英雄”、“亡国主”必将粉墨登场,秦桧、汪精卫、丁默村这些人将不再甘心跪倒在中华民族的危亡史中忏悔他们的罪恶,而是要站将起来把这个民族再次拖入黑暗的深渊了!
65、“长治久安”中的“治”义为“太平”,成语义为:国家长期太平、安定。
66、旁若无人:可以形容高傲。也可以形容态度自然。
67、 (正确)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贬义
68、强词夺理(qiǎngcíólǐ)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69、1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70、调研显示,不少孩子在学校五天的德育成果,竟会在周末两天的家庭教育中因受外来不良影响而消失殆尽,这种被称作“2>5”的教育怪现象如雨后春笋。()
71、释义:(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72、×(重整旗鼓: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褒义词。)
73、 (正确)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74、1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75、由于政府某些官员的____________(庇护/保护),该罪犯分子一直逍遥法外。
76、《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77、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应使成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否则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如“凤毛麟角”“洋洋大观”都是褒义词,常被误用为贬义词;而“改头换面”“文恬武嬉”都是贬义词,常被误用为褒义词。
78、 ③该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球队望其项背。
79、1入木三分:比喻议论深刻;也用来形容书法有力(本义)。
80、呶呶不休(náonáobùxiū)呶呶:形容说话唠叨;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81、(另眼相看)褒义指看重和优待,贬义指用另外的眼光来看待,含有歧视的意思,
82、释义:流:流传;芳:香,指好名声;百世:时间久远。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83、辛弃疾继续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形成了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
84、 (例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85、 (例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86、他们俩经常一唱一和,给领导出难题,让群众看笑话。()
87、《晋书 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88、出处:宋·苏洵《管仲论》:“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
89、 (例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90、√(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严(现多含讥讽意)。)
91、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92、白话译文:《论语·学而》:“《诗》云:‘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93、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有时也用于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94、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9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96、√(d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原指学术上派别之间的斗争,后用来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团之间的斗争。多用在书面语里,含贬义。)
97、√(评头品足: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用作贬义。)
98、 成语的使用都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有的和整个句子的氛围相吻合,有的和人称相对应,有的意义和句子相符合。辨析成语和运用成语,一定要通读句子,看该成语是否符合语境。成语要与句意一致,与句子的场合相符,还要与句子里的人物身份、关系相符。
99、×(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一般作贬义词用。)
100、 ④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101、 (例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102、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坏事做绝。与“无微不至”不同。
103、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04、海底捞月:可以比喻去做根本不能做到的事;也可以形容弯下身子抓起很快就要落地的东西时的动作姿态。
105、 (例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6、不讲原则,不分是非,一团和气,是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团结的。()
107、√(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贬义词。)
108、 ③我们既不应该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
109、这些人振振有词、洋洋得意,经常发号施令,在大小会上点名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