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名句赏析
1、(古韵今弹)七律刘氏宗脉(外二首)|刘金现
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用生动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诗形式整齐,平仄协调,对仗工稳。首联写景,描绘送别时的环境;次联点题,突出诗人自己与杜少府的共同点;
4、今苦向谁斟?绕碑春瑟瑟、问山禽。白云未语去哪寻?夕阳老,鸦暮已森森。
5、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遥望蜀地,穿过迷茫的风沙好像能望见泯江的五个渡口。
6、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赏析)诗人以疑问的形式巧妙地写了柳叶儿。“不知细叶谁载出”,从形态上突出了柳叶儿精巧细致匀称的美,这一句同时又与第四句构成一种设问关系。“不知细叶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诗人自问自答,这一问一答,再加上一句形象化的比喻,将诗作由描写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描写春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9、岱宗夫如何?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11、你不必到著名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们最熟悉的去处。
12、 有人说:生活就是唯心主义,事实上怎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为怎样。
13、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1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5、赵师秀的《约客》中,写主人约客不至的失落、无奈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只要内心安定,哪里都可以是家乡。这句富有哲理的千古名句,歌颂了主人公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也抒发了作者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17、示例: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18、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
1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种侧面烘托诗人陶醉在丰收的欢乐之中的写法极为动人。
20、聪明人也有失策的时候,就如诸葛亮那般的能人也会有街亭的战败.
21、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
22、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3、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24、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牵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包含有无限怅惘。
2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仲秋》
26、①发轫(ren读去声""):出发。苍梧:即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舜所葬之地。兮(ⅹi读阴平"一"):文言助词,相当于现在的啊。县圃(ⅹuαn读阳平"/"pu读上声"V″):神山,在昆仑山之上。
27、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9、“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30、A.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天明。
31、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32、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五:《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3、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34、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35、《逢入京使》中,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信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早晨从南方苍梧出发啊,傍晚就到达了昆仑山上。
3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杨万里《小池》
40、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度碧海青天。
4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记》
42、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43、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44、 钱钟书先生说: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4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46、刘金现,河南省林州人,中师毕业,退休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安阳市诗词学会会员,作协会员,南国文学安阳分社副社长,林州诗词学会会员。井头刘氏族谱编委。作品散见林州诗词微刊及书报。安阳诗刊,珠江诗刊。(诗海选粹)雅风,北京诗社。中原诗韵等。
4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8、“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49、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50、(出处)汉《古诗源·枯鱼过河泣》(鉴赏)枯鱼:晒干了的鱼。全句意思是干鱼被运送经过从前常住的小河,伤感地流下眼泪。何时悔复及:后悔莫及。这是一首古诗,作者已不可考。诗作者构思奇妙:枯鱼居然还有感伤往事的眼泪,而且还深情挂念昔日的朋友们,写信向朋友提出劝告。“相教慎出人”一语,正是全诗的命意所在。诗奉劝世人要谨慎做人,一言一行都要小心啊!(原诗)枯鱼过河江,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5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重湖叠山献清嘉,有__三_____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近重叠的山峰清朗美好,还有整个秋季怒放的桂花,遍布十里的荷花!_____九万__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52、注: 名句多用于,好友之间分别时的情景。“天平山”地名,属太行山南部林州境内。飞吻(wen读上声"√"):先吻自己的手,然后向对方挥手,表示吻对方。
53、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看见太阳落山不要着急。
54、D.尾联中的“风尘”比喻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5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6、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5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表现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结论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