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读音
1、②迎春:被子植物门>>木犀科>>素馨属>>迎春花(连翘读音)。
2、部首:羽 四角码:57212 仓颉:jusmm
3、既然自古以来都读阳平,那么,现代为什么不少人习惯于读去声呢?
4、ké—贝壳儿花生壳脑壳qiào—地壳甲壳躯壳壳面
5、蓬蒿(hāo)咫(zhǐ)尺美味佳肴(yáo)
6、笼拼音lóng,声母l,韵母ong,声调2:灯笼、 笼罩 、牢笼、 鸡笼、 笼络
7、以树木生的结构、树枝的生长特点来判断。不过有些苗木也能多种用途,像桂花,大的,主干两米-三米以上很明显的可以说是乔木,但有些小桂花,就只能做绿篱,比如佛顶珠这应该算是灌木。
8、(英文名)FRUCTUSFORSYTHIAE
9、炽热(chì)粗制滥(làn)造藏污纳垢(gòu)
10、花团锦簇(cù)小憩(qì)冥(míng)思遐想
11、连翘、雄鼠屎、蒲公英、川贝母各二钱。水煎服。(《玉樵医令》)
12、jiáo—味同嚼蜡咬文嚼字jué—咀嚼过屠门而大嚼
13、还可以利用古诗词格律来判定古人对连翘的读法。
14、shǎi—色子掉色了sè—色彩色调颜色眼色
15、在河南新密市岐伯山上,岐伯墓东有一个地方叫大臣沟。沟上沟下遍布连翘,连翘不仅是一剂名贵中药材,而且是一种适宜观赏的景观树,其叶是久传盛名的茶品原料,其果是清热解毒的佳品。说起连翘来,还流传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6、含有连翘常见的中成药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双黄连口服液
17、(性状)本品呈长卵形至卵形,稍扁,长5~5cm,直径0.5~3cm。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果梗或已脱落。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凸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质硬;种子多数,黄绿色,细长,一侧有翅。老翘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黄棕色,平滑,具一纵隔;质脆;种子棕色,多已脱落。气微香,味苦。
18、 连翘
19、连翘问题一是抢青。因利益导致各地药农纷纷抢青,此品多干瘪,外形内陷,且外皮比较薄一捏就碎。过早采摘的连翘几无药效,大大降低临床的药用价值。二是杂质与霉变。
20、奁(lián)朔(shuò)方胭脂(yānzhī)
21、迎春花:为高脚蝶状花冠,花冠下部合生呈细长管状,上部水平展开呈碟状。
22、取连翘6钱,加水用文火煎至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小儿酌减。视病情需要连服5~10日,忌辣物及盐。8例患者治疗前均有浮肿,血压在140~200/96~110毫米汞柱之间,尿检有蛋白、颗粒管型及红、白细胞等。治疗后6例浮肿全部消退,2例显着好转;血压显着下降;尿检6例转阴,2例好转。
23、按功效分类: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导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益药、固涩药、外用药。
24、化学成分果实含连翘酚、甾醇化合物、皂甙(无溶血性)及黄酮醇甙类、马苔树脂醇甙等。果皮含齐墩果酸。青连翘含皂甙89%,生物碱0.2%。
25、诘(jié)责抑扬顿挫(cuò)深恶(wù)痛疾
26、举起,抬起,向上:翘首。翘望。翘企(殷切企望)。翘足引领。
27、落叶灌木,高2~4米。枝开展或伸长,稍带蔓性,常着地生根,小枝稍呈四棱形,节间中空,仅在节部具有实髓。单叶对生,或成为3小叶;叶柄长8~20毫米;叶片卵形、长卵形、广卵形以至圆形,长3~7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急尖或钝。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半革质。花先叶开放,腋生,长约5厘米;花萼4深裂,椭圆形;花冠基部管状,上部4裂,裂片卵圆形。金黄色,通常具橘红色条纹;雄蕊着生于花冠基部;雌蕊子房卵圆形,花柱细长,柱头2裂。蒴果狭卵形略扁,长约15厘米,先端有短喙,成熟时2瓣裂。种子多数,棕色,狭椭圆形,扁平,一侧有薄翅。花期3~5月。果期7~8月。
28、性状:本品呈长卵形至卵形,稍扁,长5~5cm,直径0.5~3cm。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果梗或已脱落。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凸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质硬;种子多数,黄绿色,细长,一侧有翅。老翘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黄棕色,平滑,具一纵隔;质脆;种子棕色,多已脱落。气微香,味苦。
29、(鉴别)(1)本品果皮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外壁及侧壁增厚,被角质层。中果皮外侧薄壁组织中散有维管束;中果皮内侧为多列石细胞,长条形、类圆形或长圆形,壁厚薄不多切向排列成镶嵌状,并延伸至纵隔壁;内果皮为1列薄壁细胞。
30、正襟(jīn)危坐颔(hàn)首低眉黯(àn)然失色
31、由此可见,“连翘”之“翘”,自古以来都是读阳平的。
32、鬈(quán)锃(zèng)滞(zhì)留
33、 惊骇hài 掳走lú 惶急huáng 疮疤chuāng bā 诘问jié 渴慕mù 疏懒shū 霹雳pī lì 孤孀shuāng 差使chāi 狼藉jí 簌簌sù 蹒跚 pánshān 擦拭shì 交卸xiè 奔丧sāng 典质 diǎn 颓唐tuí
34、形声字的概念可能存在错误,请看一遍下面的文字:
35、其镇吐作用可能是抑制延脑的催吐化学感受区,起到抑制呕吐。
36、胆怯(qiè)执拗(niù)馈赠(kuì)
37、2020年9月21日,连花清瘟胶囊获得毛里求斯中成药注册批文,已在海外13国获得上市许可。
38、做法:将连翘、金银花捣碎,放入白菊花混匀,做成茶包。加热水,静置出味即可饮用。
39、睥睨(pìnì)污秽(huì)咆哮(páoxiào)
40、连翘、防风、甘草(炙)、山栀子各等分。上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七分,去滓温服。(《类证活人书》连翘饮)
41、连翘:花瓣多为4枚,很少能看到5到6枚的情况,花瓣较长。
42、lào—落枕落色luò—涨落落魄着落落花生
43、一日岐伯和孙女连翘在山上采药时,岐伯自品自验一种药物,不幸中毒,口吐白沫,神昏脑胀,双目直视,不省人事。
44、宋代戴炳《山家小憩即景效药名体》:“柴门通草径,茅屋桂枝间。修竹连翘木,高松续断山。仰空青荫密,扫石绿花斑。傍涧牵牛饮,白头翁自闲。”“修竹连翘木”,中(可平可仄,下同)仄平平仄,“连翘”二字在“平平”位置,说明宋人是读平声的。
45、在病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嘴里不停地喊着:连翘、连翘,连翘看爷爷中毒严重,有生命危险,泪流满面的抱着爷爷哭喊着:救命!救命!
46、从此,他开始研究起这绿叶来,经过多次试验,发现这绿叶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效果甚佳,便把这绿叶记入他的中药名录,取名为连翘,以孙女代名,又在他居住的大臣沟里栽种了许多连翘,故事流传至今。
47、青翘呈长卵形或卵形,两端狭长,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有两条纵沟和凸起小斑点,内有纵隔。种子多数黄绿色细长,一侧有翅。质坚硬,气芳香,味苦。间有残留果柄。无枝叶及枯翘、杂质、霉变者佳。
48、将连翘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连翘1克。采用气管滴入法合并肌肉注射。气管滴入一般用6~10毫升,每日1次;症状好转后隔日1次;趋向萎缩或闭合后则每周2次。治疗25例,治愈14例,好转10例,死亡1例;据18例统计,平均治疗12天退热,气管滴注平均8次,最多者50次。
49、踌躇(chóuchú)祈祷(qídǎo)彷徨(pánghuáng)
50、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米以上)、大乔(21~30米)、中乔(11~20米)、小乔(6~10米)等四级。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在6米以下),主干低矮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有些树木也不是绝对的,与上面提到的桂花一样,可能是小乔木,也可能是灌木。
51、药物 (yàowù),治病的药品,能内服外敷。
52、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53、虽然连翘命名的依据不太清楚,因而难以从这个角度探求其应有读音;但是,从历史相沿角度,读阳平“连翘(qiáo)”才是正确的。
54、(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期,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
55、多采用蒸、烤、煮等烹调方式,多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少放盐。
56、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知识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57、取连翘6钱,加水用文火煎成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忌辣物。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性紫癜1例,过敏性紫癜2例。经2~7日治疗,皮肤紫瘫全部消退。连翘对本病所起的作用,可能与其中含有多量芸香甙,具有保持毛细血管正常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有关;此外,连翘似乎尚有脱敏作用。
58、piān(部分)—唱片儿影片儿piàn—唱片影片
59、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凉,味苦。"
60、连翘性凉味苦,轻清上浮,可治上焦诸热,尤能解毒消痈而散结,诸疮痛痒皆属心火,皆结者散之。肿而痛者为实邪,肿而不痛为虚邪,肿而赤者为结热,肿而不赤为留气停痰,连翘为十二经疮家圣药。